時間:2007-06-29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今天,2007年秋季高考的最后一天。考場外,無數雙焦灼而又期待的眼眸,一樣的父母心……其中,也包括幾位特殊的家長——      謝德君,10年艱辛,讓失明的女兒學會獨立,在課堂上、運動場上充滿自信;朱美蓉,下崗多年的單親媽媽,用點滴言行,教會女兒從容面對困境;馮云霞,因小兒麻痹癥而腿腳不便的母親,悉心教導,讓孩子懂得感恩生活,活得精彩……讓逆境成為孩子人生財富,他們加倍地付出,加倍地愛;如今,終于微笑目送兒女步入考場。他們說,經歷了風風雨雨,孩子終于長大成人,站在人生的一個新起點。      放開手,讓孩子飛得更高      謝德君的女兒謝丹玲6歲時,因青光眼失明。他下定決心:孩子失去光明,但不能失去生活,放開手,孩子才能高飛。“放手”,從上學開始。從奉賢的家到長寧的盲童學校,路上起碼花費3小時,第一次,他帶著女兒,一路上車下車,詳細告知哪里上車,哪站轉乘;第二次,他把女兒送到莘莊,讓她自己回校;第三次,完全讓女兒一人從家到學校。      “思想有多遠,路能走多遠。”在填報高考志愿時,謝德君鼓勵女兒學習技能,為社會服務。小謝最終選擇了上海中醫藥大學的中醫護理專業和上師大的社工專業。      困難成為奮發向上的動力      已下崗多年的單親媽媽朱美蓉,與女兒相依為命,家里經濟條件一直不寬裕。一次,親戚邀請母女倆去喝生日酒。朱美蓉特地向鄰居借了一條牛仔褲,準備讓她穿上去赴宴。女兒不高興了,覺得挺丟人。她撫著孩子的頭輕輕說:“媽媽不能給你富有,但我們可以一起努力,把貧窮化作人生財富。你努力了,將來成功了,這‘第一桶金’就是你自己挖來的,那才是最值得自豪的。”女兒有些驚訝,初中畢業的媽媽講的話如此富有哲理;女兒暗暗下了決心,暫時的困難已成為奮發向上的動力。      感恩生活,不忘回報      腿腳不便的馮云霞,用紡織廠每月400元的收入,支撐起只有母子兩個人的家,可不久工廠又關閉了。困難接踵而來。令她和兒子超超永遠難忘的,是伸出援手的那些熱心人:黃浦區工人文化宮畫圖班的胥老師免去了超超大部分學費,市南中學讓考藝術類專業的超超免費借讀。超超的高考考場在路途遙遠的吳淞二中,馮云霞打工的雇主連續三天開車接送……“那么多人幫助我們,真的幸運”——母子交心時,這句話媽媽說得最多。      前幾天,黃浦區工人文化宮的畫圖老師上門,想請超超高考后去當“小老師”,馮云霞二話不說就答應,卻拒絕了老師提出的報酬,“沒有你們,超超怎么有機會學畫畫,現在幫著教小朋友,是應該的。”   來源:解放日報  |
上一篇:人生沒有邁不過的坎
下一篇:巴式財富的哲理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