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7-08-29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對于教師來說,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呢?蘇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熱愛兒童。”       愛,是人類情感的最高形式,更應該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愛,應該是自然的迸發而不是故作姿態,應該是不求回報的甘心付出,更應該是數十年如一日的長久滋養。愛不僅意味著每個學生的喜悅和苦惱都敲打著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關懷和擔心,不僅意味著小心翼翼地、深思熟慮地、關懷備至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更意味著擁有一顆寬容之心,去引導學生暫時失當的行為,去喚醒學生暫時迷惘的靈魂。       教育的奇跡很多時候都是由愛與寬容造就的。朱小蔓教授說:“有了教師的愛,就可以激發出學生的情感,教師的人格和學生的人格就開始互動、影響和溝通,在潛移默化之中教師的人格轉化成了學生的人格,教師也就完成了人格化教育的任務。”       學生是處于發展中的未完善的人,我們不能用不符合學生實際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行為和思想,對于學生的錯誤或不完善之處決不能求全責備,否則可能導致精神萎縮。一顆無愛、無寬容的冷漠之心,必將絞殺學生的智慧和個性。       有一則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老禪師,一日傍晚在禪院里散步,忽見墻角有一張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位出家人違犯寺規越墻出去了。他沒有聲張,走到墻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少頃,果真有一個小和尚越墻而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現剛才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并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口吻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我希望我們的教育過程也能充滿這樣漫溢寬容的細節,這樣的細節才真正具有人性的魅力。       謹記泰戈爾的一句話: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 |
上一篇:金錢與人格
下一篇:猶太人對金錢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