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22日是第4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主題為:“珍惜地球資源 轉變發展方式 倡導低碳生活”。旨在借助地球日活動平臺提高公眾對國土資源國情的認識,普及有關科學技術知識,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減少碳排放、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實踐。 “地球日之父”:丹尼斯·海斯,生長在美國華盛頓州環境幽美的哥倫比亞河峽谷,他從小養成愛好大自然的個性。到了大學時代,他雖然讀的是法律,卻始終沒有放棄對環境問題的關心。 第一個“地球日”活動之后,被稱為“地球之父”的海斯先后到史密森尼恩研究所和伊利諾州政府任職,研究制定有關能源方面的政策。以后又得到美國當時的能源部長施萊辛格的贊賞,擔任了由能源部經辦的太陽能研究所的所長。海斯一直從事環保活動,1955年,他同朋友們一起討論籌辦紀念地球日20周年的活動。他的倡議很快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聯合國的支持。 鑒于丹尼斯·海斯在環保事業中所做出的重大貢獻,他曾榮獲Sierra Club、聯邦野生動物協會、美國慈善協會、美國太陽能協會、遠離戰爭組織和Interfaith Centerfor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的最高榮譽獎項。丹尼斯·海斯還榮獲了1978年度,35歲以下杰弗遜最佳社會服務獎,還曾被形象雜志(Look Magazine)評為20世紀100個最具影響力的美國人之一,并被國家奧杜邦協會評為100個最杰出的環保人士之一。在2000年又被著名的時代周刊(Time Magazine)提名為100個“地球英雄”之一。 [Ok3w_NextPage] 歷屆主題 地球之旗1974年 《只有一個地球》(Only one Earth) 1975年 《人類居住》(Human Settlements) 1976年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Water: Vital Resource for Life) 1977年 《關注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濫伐森林》(Ozone Layer Environmental Concern; Lands Loss and Soil Degradation; Firewood) 1978年 《沒有破壞的發展》(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79年 《為了兒童和未來——沒有破壞的發展》(Only One Future for Our Children -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80年 《新的10年,新的挑戰——沒有破壞的發展》(A New Challenge for the New Decade: Development Without Destruction) 1981年 《保護地下水和人類食物鏈;防治有毒化學品污染》(Ground Water; Toxic Chemicals in Human Food Chain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1982年 《紀念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10周年——提高環境意識》(Ten Years After Stockholm (Renewa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1983年 《管理和處置有害廢棄物;防治酸雨破壞和提高能源利用率》(Managing and Disposing Hazardous Waste,Acid Rain and Energy) 1984年 《沙漠化》(Desertification) 1985年 《青年、人口、環境》(Youth: Popul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1986年 《環境與和平》(A Tree for Peace) 1987年 《環境與居住》(Environment and Shelter: More Than A Roof) 1988年 《保護環境、持續發展、公眾參與》(When People Put the Environment First, Development Will Last) 1989年 《警惕,全球變暖》(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ning) 1990年 《兒童與環境》(Children and the Environment) 1991年 《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合作》(Climate Change. Need for Global Partnership) 1992年 《只有一個地球——一齊關心,共同分享》(Only One Earth, Care and Share) 1993年 《貧窮與環境——擺脫惡性循環》(Poverty and the Environment - Breaking the Vicious Circle) 1994年 《一個地球,一個家庭》( One Earth One Family) 1995年 《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We the Peoples: United for the Global Environment) 1996年 《我們的地球、居住地、家園》(Our Earth, Our Habitat, Our Home) 1997年 《為了地球上的生命》(For Life on Earth) 1998年 《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For Life on Earth - Save Our Seas) 1999年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Our Earth - Our Future - Just Save It) 2000年 《2000環境千年——行動起來吧》(2000 The Environment Millennium - Time to Act) 2001年 《世間萬物,生命之網》(Connect with the World Wide Web of life) 2002年 《讓地球充滿生機》(Give Earth a Chance) 2003年 《水——二十億人生命之所系》 (Water -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2004年 《海洋存亡 匹夫有責》 (Wanted! Seas and Oceans – Dead or Alive?) 2005年 《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Green Cities – Plan for the Planet) 2006年 《莫使旱地變荒漠》(Deserts and Desertification–Don't Desert Drylands)2007年 《冰川消融,后果堪憂》(Melting Ice–a Hot Topic) 2008年 《善待地球 造福人類》 2009年 《綠色世紀》 (The Green Generation) 2010年 《低碳經濟綠色發展》[Ok3w_NextPage] 近年中國主題 中國參與世界地球日活動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在1990年4月22日地球日20周年之際,李鵬總理發表了電視講話,支持地球日活動。從此,中國每年都進行地球日的紀念宣傳活動。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面對日益惡化的地球生態環境,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行動起來,用自己的行動來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目前最主要的活動是由中國地質學會、國土資源部組織的紀念活動。每年中國紀念“世界地球日”,都要確定一個主題。以下為歷年主題: 1991年《資源、環境與人類生存》 1992年《保護地球、資源與環境》 1993年《保護地球、資源與環境》 1994年《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1995年《拯救地球》 1996年《保護地球、愛護環境、珍惜資源、防治災害》 1997年《保護地球資源與環境》 1998年《海洋地質與人類》 1999年《地質災害防治》 2000年《地質環境保護》 2001年《地質遺產保護》 2002年《善待地球》 2003年《善待地球——保護資源》 2004年《善待地球——科學發展》 2005年《善待地球——科學發展,構建和諧》 2006年《善待地球——珍惜資源、持續發展》 2007年《善待地球--從節約資源做起》 2008年《善待地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2009年《認識地球保障發展——了解我們的家園深部》 2010年 《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倡導低碳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