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4-28 點擊: 次 來源:互聯網 作者:不詳 - 小 + 大
古人云:“纏脫只在自心,心了即是凈土。不然,縱一琴一鶴,一花一竹,嗜好更清,魔障終在。”也就是說一個人煩惱并不是外界所能給予的,而是由自己的心理所決定的,只要一個人的心態好,即便是住在骯臟的地方也當成是凈土,相反也一樣。 因此對于許多人來說,要想將心態從消極轉向積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他們必須了解到人生的幸福與禍害,都不是什么上天的功勞,而是人所構造的。如果一個人一味地追求無為而治,那么到頭來只能給自己平添許多煩惱。 那么,哪些又是經常出沒于人心理的消極思想和情感呢?據統計分析,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悲觀絕望。有這種心態的人往往會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在他們的心中,只有自己的煩惱與痛苦,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歡樂。這類人基本上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機會,放棄了一切能讓自己快樂起來的機會,因為他們的心已經接近死亡了。就如同奄奄一息的人一樣,最終放棄了所有的努力,即便只要再努力一下,生活就會改觀,他們都不會去嘗試,只能靜靜的等待死亡。 其次是孤立無援。這類人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總以為自己處在孤立無援的狀態下。任何的努力都是徒勞,也根本就不想去做一些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更不會想方設法的去尋找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所以只能任由外力的擺布,消極地認命,要么就自認倒霉。最終的結果還是心情不能得到根本的改變。 第三就是自暴自棄。這類人的心態和前兩種人的心態有點相似,但也有不同之處。他們的主要的表現為:夸大工作的難度,然后再告訴自己承擔不了。因此這類人做事情不管怎么樣都想要給自己一個交代,不管是欺騙也好,還是隱瞞也好。另外這類人做事也毫無頭緒,忙這忙那, 把一些目前不必做的事情胡亂地摻雜到手頭工作中去,使得這項工作半途而廢。 第四就是自我詛咒。這類人往往過低估計了自己的價值和能力,認為自己是“辦事拖拉者”或者就是“懶惰者”。他們也由此相信自己是一個無能之輩,并自動地放棄了對自己的要求。在他們心目中,他們認為:既然一切努力都是白費的,那么還不如放棄任何努力來得好。 第五就是消極抵抗。這類人有一個特點就是往往不敢直接而坦率地表達他們的情感。特別是在受到打擊和挫折的時候,總是千方百計地回避正面的沖突,并很努力地壓抑自己的 情感。因此這類人的真實心情往往以一種扭曲的形式被表達出來。嚴重的話就會有心理上的障礙,并且這種含糊其辭或拐彎抹角的表達方式,經常讓人摸不著頭腦。這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阻斷了有效的溝通,錯過了很多的機會。 第六就是曲意逢迎。這是消極抵抗的對立面,在表面上看來這類人很積極,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表現得八面玲瓏,有著卓越的人際交往能力。可實際上,這類人往往是一個缺乏主見,而對別人有求必應的人。因此經常會給人留下了一個幾乎是無所不能的“萬事通”的印象。 但是這類人往往不知道給人承諾很容易,但是要一一兌現卻是不簡單的。因此他們往往會把自己弄得很疲憊,心態也就自然而然的消極了。 第七就是陽奉陰違。這是消極抵抗和曲意逢迎的結合,在做事情上偏偏要把好事辦成壞事,給周圍人一種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印象,這是一種極其惡劣的心態。對于某件事情,這類人往往在表面上答應得好好的,可實際上卻從來沒有認真地給予考慮過。因此到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就會胡搞一通,把原本很好的事情搞的一團糟。 [Ok3w_NextPage] 第八就是擔心失敗。人往往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以后出現的這種心態。他們千辛萬苦的來做一件事情,可是到最后,這件事情卻失敗了,這就在這類人的心上留下了陰影。于是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樣的事情,這種陰影都會一直存在,久而久之,這類人的自信心就會嚴重的缺乏,心態也就相應的變為消極。最后將變得一事無成。 勝利給人快樂,失敗給人痛苦。一項工作的失敗或勝利并不是對人生的最后審判。一次甚至是多次失敗了,這種痛苦滋味也不會延續到永遠,更不會伴隨自己的一生。因此這類人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在自信心的引導下,才能有一個好的心態。 第九就是知難而退。這類人原以為自己能輕而易舉地解決某個問題,達到預期的目標。可是事情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樣順利,所謂好事多磨。當事情出現困難的時候,這類人就會驚惶失措,甚至落荒而逃。他們根本就沒有耐心堅持,一遇到困難就打起了退堂鼓,經不起一點點挫折。經常有頭無尾,有始無終。并且這類人沒有多少主見,自己的心情也完全受制于外界對他們所作所為的評價。一旦他取得某個消極的評價,他便放棄了以前的所有努力。 第十就是害怕批評。一個人要想真正的獲得成功不可能一帆風順,其中不免要走一些冤枉路,甚至是錯誤之道。特別是那些嘗試新鮮事物的人,更加容易犯錯誤,而犯錯誤必定會受到各方面的批評和指責。包括那些關心你的人,也包括那些原本就反對你的人。如果這時你開始害怕批評和指責,并停止一切你的創新行為,那就是很大的一個錯誤。因為沒有嘗試,將不會有錯誤和失敗。但是,沒有嘗試,就更不會有創造和成功。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盡量把自己放的低調一點,以一種低調的方式來保全自己。 第十一就是不撥不動。這類人就和船一樣,你不動他,他就會停在那里不知要干什么。因此具有這種心態的人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大的努力。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不得已而為之,也正是由于缺乏這種主動性,注定了他的努力或事倍功半,或好事多磨,工作和生活對他們來說成了一個沉重的負擔。因此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會感到不自在、甚至是勉強、勞累、緊張。工作對于他們而言根本就毫無樂趣可言,一邊工作,一邊抱怨,過著一種茫無目的的生活。 這類人很厭煩這種生活,但又無力擺脫這一窘境,是屬于一個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的人。當他們一旦自覺不如意的時候,便會產生深深的自責,認為自己是一個懶惰成性、游手好閑、一無是處的家伙。 也正是由于以上種種原因,這類人的心態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要想改變自己的心態,就得先從增加自己的主動性開始。 第十二就是怨天尤人。在這類人的心目中,自己永遠都是對的,而不順利的事情都是別人的過錯,把責任歸咎于某些他自己猜測或假定的對象上。但從來不肯客觀地去尋找消極事件之所以發生的前因后果。并且這類人拒絕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總是認為自己沒有任何的責任,事情失敗了,他們也會把責任推到客觀條件上去,而從不會從主觀方面來反思。他們一直以為自己手中握著絕對真理,不管作什么事情總是對的,而別人卻總是錯的。 另外,這類人沒有責任心。只要他們一遇到困難和挫折,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回避。而一旦真的犯了錯,他們首先想到的便是如何逃避責任,根本就做不到坦然地面對事實、面對他人和面對自己。這種人很難相處,往往會有眾叛親離的結局。 最后一點就是代人受過。這類人正好和怨天尤人的人相反,他們總是把責任攬在自己頭上。不管是不是真的是自己的責任,他們都一概承擔。即便是別人的錯誤,他們也總覺得是自己不好。因此這類人有很嚴重的自責心理,也就是因為這樣而變得郁郁寡歡、。 這類人要想調整好心態,唯一的出路就是明白自己并不是一切錯誤的罪魁禍首。別人的錯誤和自己一點關系都沒有,也只有這樣,這類人才能生活的更好。 小貼士: 影響人類情緒的8個原因: 1、缺乏目標。一個沒有目標的人一定是一個對生活沒有幻想的人。這種人的情緒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因此,要想改善情緒,就得先確立一個生活的目標,在追求的過程當中你就會尋找到快樂,心情自己也就好了很多。 2、害怕失敗。這類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縮手縮腳,總是害怕失敗,也就是因為這樣,他們每天總是一副提心吊膽的樣子。要想改變這種生活,這類人得先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3、害怕被拒絕。這類人性格比較內向,害怕被別人恥笑,也害怕遭受打擊,更害怕遭到當面拒絕。因此這類人的心態也總是處在低谷,很難有興奮的時候。 4、埋怨和責怪。這類人喜歡逃避責任,不敢面對困難,也不敢面對自我。只要一遇到問題就把責任歸咎在別人頭上。他們總是自我認識不夠,也總以為自己是受害者,是應該被可憐的人。 5、否定現實。這是一種懦弱,膽怯和無能的表現。現實中的一切他們都不敢去面對,總是采取一種逃避的方式,并且也總是否定現實中的人,現實中的事,更為可悲的是還否定現實中的真情。 6、半途而廢。這類人經受不住一點痛苦的折磨,也根本不知道“堅持“后面是美麗的彩虹。只要一有磕磕碰碰,就選擇放棄,不管如何,這也是沒有信心和底氣的表現。 7、對未來悲觀。世界在這類人的眼中,總有一天是要走向滅亡的,因此他們總是在擔心,總是在悲觀,認為一切終歸要走向毀滅,所有的努力終歸是白費的,因此這類人一直非常消極,甚至是頹廢。 8、好高騖遠。和缺乏目標的人不一樣的就是,這類人有很遠大的目標。唯一不足的就是這類人的目標根本就不可能實現,是一種空洞的打算。因此,這類人在追求過程當中,注定要有很多的失敗,情緒自然也就欠佳。 |
上一篇:學會低調做人
下一篇:用座位畫一張“人心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