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6-08 點擊: 次 來源:中華鄒氏族譜網 作者:鄒木生 - 小 + 大
鄒姓究竟來自何方、源于何處?據鄒氏宗譜和有關史籍記載,鄒氏開姓前的初祖是軒轅。《拾遺記》云:“涿鹿,鄒屠氏族之墟。”《史記·五帝本紀》有云:黃帝窮桑登位后,“而邑于涿鹿之阿”!妒酚洝と辣怼吩唬骸八础⒂怼⑵、后稷皆黃帝子孫也。”而鄒的先世是契。鄒氏屬黃帝后裔,脈接成湯,自黃帝迄商世系秩然不紊,一目了然。明朝吏部尚書蔡國珍作《駕山鄒氏族譜序》曰:“鄒氏之所由來乎?鄒本出于黃帝……此因披簡冊可考而知也。”清乾隆十九年(1754)《鄒氏宗譜序》云:“鄒姓系黃帝脈接成湯……尊祖收族必承溯萬殊,一本先祖之源!闭纭多u氏世紀》所云, “從諸多鄒氏歷史文獻可知,鄒族之先祖乃黃帝也”。具體地說,是他的兩個兒子(玄囂、昌意)繁衍了鄒姓。黃帝軒轅氏,姓公孫,因為他們最早在陜西姬水流域繁衍,故又以姬為姓。《國語·晉語》有一則傳說:“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在十四人,為十二姓……唯青陽與蒼林氏同于黃帝,故皆為姬姓。”青陽、蒼林氏即玄囂、昌意,他們是姬姓,為何成了鄒氏開姓前的遠祖?綜合史籍、家譜與傳說,漫長過程大致如下: 以食邑為氏的一支鄒姓,系玄囂之后: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顓頊崩,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嚳。帝嚳娶陳鋒氏女,生放勛;娶娵訾氏女,生摯。帝嚳崩,摯代立,不善,乃弟放勛立,是為堯帝。契,帝嚳次妃簡狄(有娀氏之女)所生,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寬。”(《尚書·舜典》)封于商,賜姓子氏。契,是殷商王朝的先祖,鄒姓是殷商的后裔。西周初年,武王滅商,周公平管、蔡之亂,成王封商朝王族微子啟于商丘,建宋國,以保證供奉其祖成湯的祭祀。啟卒,其弟微仲繼位,鄒氏開姓一世祖宣靖是微仲的第九代孫。 以封國為氏的一支鄒姓,系昌意之后:因昌意未為帝,故史書均載鄒姓系顓頊高陽帝之后。顓頊,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顓頊生稱,稱生老童,老童生吳回,吳回生陸終,陸終生晏安。晏安,陸終之五子,封地在曹,夏時舜賜曹姓。迄武王克殷,封晏安的后裔曹俠于邾(今山東曲阜縣東南),始建邾(婁)國。據《史記》記載,邾婁國為魯國附庸,后魯穆公將其改為鄒國(此說有疑,見本卷“以國為氏鄒姓祖——鄒穆公”),終為楚所滅。曹俠后裔散居各地,有的復以曹為姓;有的居邾,乃去邑以“朱”為姓;有的則以國名“鄒”為姓。這支鄒姓乃曹俠之后裔。 由上可知,以邑為氏的鄒姓系黃帝長子玄囂的后裔,以國為氏的鄒姓系黃帝次子昌意系列祖先后裔,黃帝同為兩支鄒氏開姓前遠古祖先的根,故兩支鄒姓皆源于軒轅,為同一血統的兄弟姓氏。
|
上一篇:朋友之間的友情和距離
下一篇:鄒字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