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6日20:30—21:30,全球迄今為止最大規(guī)模的環(huán)境保護活動——“地球一小時”將又一次在中國掀起環(huán)保熱潮。這是一個跨越洲際和國界的活動,全球眾多城市、企業(yè)和數以萬計的個人自愿參加,在這一小時內共同熄滅不必要的燈光。今年的地球一小時,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全世界人民都在思考,除了熄燈,我們是否能做得更多。
因此,“地球一小時”2011提出了兩大改變: 地球一小時的核心主題不再僅僅是氣候變化,而是更廣泛的環(huán)境保護行動。 除了在3月26日晚上20:30—21:30熄燈一小時外,“地球一小時”活動還號召大家為保護環(huán)境做出一個行動改變。
以下是引用片段:
地球一小時——2011年3月26日,星期六,20:30 |
| “地球一小時”活動始于2007年3月31日。當晚,在澳大利亞悉尼,約有220萬當地居民熄燈一小時,以支持采取行動,應對全球變暖。
僅僅在一年之后,該活動就被推廣到世界各地,逐漸成為一項全球性的環(huán)保活動。到2008年,已有多達35個國家的370個城鎮(zhèn)的居民參與到了“地球一小時”的活動中來。全球約有五千萬到一億的居民為支持“地球一小時”活動而熄燈一小時。一些全球公認的標志性建筑,比如金門大橋,古羅馬競技場,時代廣場的可口可樂廣告牌,以及巴西的基督教救世主雕像,也都在當天熄滅一小時,以響應號召,采取行動應對全球變暖。
2009年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創(chuàng)造了歷史,它見證了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志愿性環(huán)保活動。據保守估計,約有數以億計人參與其中。88個國家中的4159個城鎮(zhèn)為響應這項活動而熄燈一小時,其中包括73個國家的首都城市和全球十大人口最多城市中的九個城市。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和吉薩的金字塔,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南非開普敦的桌山和尼亞加拉大瀑布等上千個標志性建筑和自然奇觀也加入到這項活動。
2010年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再次創(chuàng)造了歷史,影響人數超過了13億。來自各大洲多達128個國家的4616個城鎮(zhèn)參與了熄燈活動。北京的紫禁城,柏林的勃蘭登堡門,美國的總統(tǒng)山(拉什莫爾山),津巴布韋的維多利亞大瀑布和廣島的和平紀念公園等標志景觀的參與,更是為“地球一小時”活動錦上添花。在中國,這項活獲得了33座城市的政府官方支持,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參于其中。全球越來越多的城市參與這項活動,成為了“地球一小時”應對全球變暖行動的里程碑。
2011年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將不僅僅局限于熄燈一小時和應對全球變暖的行動。在倡導家庭、辦公室、政府建筑和標志性景觀熄燈一小時的同時,“地球一小時”還將致力于推動可持續(xù)的環(huán)保行動。屆時,來自歐洲、亞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的居民、企業(yè)和政府,都會為下一年里大家將采取的可持續(xù)環(huán)保行動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2011地球一小時:3月26日(星期六)20:30 熄燈一小時,世界將因你而改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