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周買了雙布鞋放在哪里,一直沒有穿,這周穿上了,感覺挺舒服的,好多年沒有穿布鞋了,可能在小時候穿過了,都記不得了,懷念... 
相關連接:
【布鞋傳說】 布鞋在湘西有一個非常優美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大山深處古老的山寨里生活著一位美麗的姑娘,名叫黛帕斯,她勤勞善良,心靈手巧,擅長針織女工。在一年傳統的趕秋節對山歌的時候,她遇上了自己心儀的阿哥,為了表達心中的情意,于是把自己親手做的、收藏了多年的布鞋和繡花鞋墊送給阿哥。阿哥穿上布鞋,剛好合腳,不長也不短,心喜是先祖安排良緣,于是與黛帕斯結成伴侶,過著幸福生活。此后,湘西地區也就一直有著婚嫁必送布鞋和鞋墊為禮物的習俗。 【布鞋歷史】 布鞋,在我國有著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據考證,最早的手工布鞋是在山西侯馬出土的西周武士跪像所穿的布鞋。 在中國歷史上,早在先秦時期的鞋履早在仰韶文化時期,我國人民已在著尸非、屨或履了,當時男女鞋飾沒有明顯的差別。 到殷商時,初步建立了禮制,已有各種鞋履,可說皮、綿、布、草俱全。據《實錄》中說:“夏商舄履皆以皮為之。”從哈密市五堡墓地出土的3000年前的長筒皮靴,就是很好的證明。其靴長12.7厘米,寬9.4厘米。由靴面、靴底、靴腰三部分,以細皮條縫制而成。自靴底毛靴腰最上部約19.5厘米,靴尖上翹,并在其上及跟、靴內外兩側各附一銅扣飾. 商代貴族,腹下佩黼或韋革畢,腳穿翹頭船式樣的翹尖鞋,而商代武士穿的則是薄底翹尖皮履。從河南安陽出土的商代玉人,也見已著履,并有鞋翹。其實,在殷商時,人們已熟練地掌握了絲織技術,絲織物和紡織物已普遍流行。當時在貴族階層中,除穿皮履外,并且普遍地穿著各種麻鞋和絲鞋了。 建國之前的布鞋,主要都是傳統的手工、繡花布鞋等。由于是手工納底,具有柔軟舒適、透氣吸濕的特性,深受中國百姓喜愛。建國后,我國各地開辦了很多布鞋廠,集中大量生產機制布鞋,這是中國布鞋的鼎盛時期。改革開放以后,布鞋逐漸淡出了鞋類市場的主要舞臺,但依舊保持著巨大的生命力。進入21世紀后,人們的觀念趨向自然和健康,而懷舊也成了現代人心底共存的一份純情。穿上一雙合適的布鞋,成為了很多現代青年男女追趕的時尚潮流。 布鞋相對于其他鞋類,有著更廣闊的應用場所,尤其適合在休閑、旅游、室內、開車等任何場合穿著,而時尚的繡花女鞋一直以款式新穎、漂亮端莊而聞名,在國際上已經成為中國傳統女性文化的標志之一。 可以說,布鞋和中國女性有著緊密的聯系。據調查,在很多女性眼里,布鞋是一種時尚和傳統的產物。穿上布鞋,那種舒適愜意,是無法用語言所形容。而中國女性一旦穿上布鞋,則更添了十分性感和嫵媚,與眾不同的氣質和品味。布鞋的柔和,自然的美麗,簡潔的風格,在女性穿上布鞋后盡現無遺。而美麗清純的白底黑布鞋,更能帶給你美好的永恒回憶。 【布鞋文化】 俗話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怎樣為自己選一雙稱心如意的鞋就在了一件傷腦筋的事,皮鞋在大眾場合穿著還可以,但是一回到家里就顯得有些累了,而且長期穿著還容易長腳氣。運動鞋太笨重了,所以,布鞋是您最好的選擇! 它不但有其它鞋所有的一切優點,而且還有它們沒有的優點,不但具備養生護腳功能,而且還價格低廉,這可能是布鞋在中國生存了幾千年而常盛不衰的原因。 從幾千年前的秦朝勇士,到抗戰時期的八路軍士兵,再到新時期的解放軍戰士,都對它愛不釋腳,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它是一種文化,一種在中國有著幾千年歷史,并且和儒家思想,佛家道義一同在中國歷史上有著不可替代作用的文化。而我們的責任就是把這種文化發揚光大,推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