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4-02 點擊: 次 來源:互聯網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歸附主流 創立網址導航站hao123的李興平,20多年來從未走出自己的家鄉。李的老家在廣東梅州市的一個小村莊,在來廈門參加個人網站大會之前他最遠就只到過深圳。 去年10月李興平把hao123賣給了百度,據說換回了1000萬元人民幣。在被百度收購以前,hao123因為強大的流量,光是廣告分成據說已經是月入百萬。不少人幫李興平分析,如果李興平不是那么“內向”,早點開始與更多的主流商業網站進行溝通,不是那么固執,早點對VC們開放,賣的價錢也許就會翻番,甚至會獲得更大的獨立發展空間。 李興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有過一段做網吧管理員的打工經歷。在這段時間內,對做網站感興趣的他,很早就開始琢磨菜鳥網民們的需求,同時也開始琢磨各個網站的發展歷史。很快,李興平對于中國排名前5000位的站點都了如指掌,這使得他創立hao123導航站點時,能夠做到精確、簡單、易用。2003年開始,hao123的網址導航站點已經占領了中國網吧50%以上的首頁,同時出現一系列的拷貝者和跟隨者。 對于為什么會賣掉已經收入不菲的個人網站,李興平承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已經確實無法找到網站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同時喜好單打獨斗的他也拒絕與別人進行合作。事實上,他甚至拒絕了IDG的投資機會。 一個沒有技術、商業模式、業務營銷策略的網站為何受到主流商業網站的器重,它的商業價值在哪兒?百度CEO李彥宏對此的評價是:“正是由于它的簡單,簡單到你無法去超越它。” 李彥宏認為,互聯網用戶存在兩極:一端是搜索引擎的使用者,一端是導航站的使用者。隨著互聯網用戶的增加,導航站的使用率、用戶數還會增長,其中有一部分會轉變到使用搜索引擎。百度收購hao123,就是要把這兩塊最大的互聯網人群都攬入自己公司的懷中。而hao123就能真正知道互聯網上的“菜鳥”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據說,百度在收購hao123以后嘗試著自己來運營,但是由于不了解底層的需求,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流量掉得很厲害,現在百度又重新把網站交回給李興平來運作。 李興平對中國互聯網用戶的理解是60%~70%都屬于“菜鳥”,而真正能為這些用戶提供服務的是個人網站,而不是那些“互聯網精英”。正是由于了解這一群用戶,李興平的hao123才具備了被百度垂青的價值。在決定賣掉hao123的那段時間里,李興平壓力很大,一方面當然是單打獨斗的他不知道自己以后的方向,另一方面就是來自主流商業網站給他施加的壓力,無奈之下沒有任何資源的李興平只有接受招安。 另一家去年被主流互聯網企業收購的個人網站——起點中文網的出售同樣也是因為遇到了發展瓶頸和自身資源的不足。 2002年6月,在網上相識的林霆鋒、侯慶辰、商學松、羅立等6人決定做一個自己的玄幻文學網站——起點中文。在這6位創始人里,有4位玄幻文學寫手,還有2名技術人員同時也是網絡文學愛好者。自網站建立起至2003年5月,起點中文都是作為一個興趣網站而存在。2003年5月,經過6人在網絡上的共同決策,才開始了商業化運作——定位為原創文學門戶網站,并迅速拓展出版市場和電子閱讀市場相關業務,率先開辟了網上付費閱讀的方式。長期以來,來自不同地方的6個創始人都是在兼職做網站,他們8小時做各公司的活,晚上6小時做起點的活。 “我們每天晚上定時在網上聚會,談談是不是該增加服務器了,談談怎么發展付費閱讀,等等。”創始人之一羅立說,“后來慢慢地網站已經有了盈利。” “因為大家家庭背景都還不錯,各自在當地也都生活得很好,所以一直不計較金錢。為了后續發展,大家沒有分掉掙來的錢,而是留在一個公共的賬戶里做后續投入使用。”羅立表示,他幾乎都忘記了由林霆鋒保管的公共賬戶的存在。 但是2004年年中,起點中文的團隊遇到了一些靠金錢沒辦法解決的瓶頸問題,“那時國家開始整治網上內容,我們都不大懂國家整治的方向,很害怕幾年的心血一晚就沒了。另外,平臺資源也開始成為發展的主要瓶頸,所以就開始和盛大進行談判。” 據稱,盛大給出的價格其實并不是最高的,有好幾家風險投資都與起點接觸過,甚至有高于盛大所開的價格。“但是盛大給我們的事業條件是最好的,因此當時沒有多考慮,就敲定了這事。”負責網站具體運營的商學松說。盛大給出的條件是:整個起點的運營權由這群人繼續負責,另外,盛大還會提供其他很多資源,將起點擴大到線上及線下的其他文化領域。 盛大的董事長陳天橋在收購起點中文這樣的個人網站時評價說:“起點擁有的娛樂文學內容能為盛大在自主研發網絡游戲時提供豐富的內容支持。在這方面,我看到過很多有小說和電影互動的成功案例,例如《哈里波特》、《指環王》等等。” 起點中文賣給盛大的價錢據稱是2000萬元人民幣。根據協議,這6位創始人必須留下來為盛大“服役”至少2年。于是,6個人分別辭掉了原來的工作,從天南地北來到了上海,擠在張江高科技園區里的一個不到150平米的房間里,討論在盛大的平臺里如何繼續做大。 “以前在網上大家都彼此很客氣,現在在現實中一起工作,交流更多、效率更高了。”羅立說,通過收購,這幾個人更像是一個公司的團隊而不是一個松散的聯盟,他們開始把希望寄托于盛大打造互動娛樂帝國以及IPTV的戰略之上,畢竟這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平臺資源。 與hao123相同的是,起點中文同樣了解一部分互聯網用戶的需要,他們能及時把握住什么樣的文章是那些用戶們喜歡的,極力去投合他們的口味,但是他們在繼續發展的時候卻由于本身松散的組織,沒有人在外圍做資源的擴展,才導致在國家政策前迷茫和不知所措。盛大正是在此時介入,完成了對他們的收編。 自力更生的極限 當這幾家或雄心勃勃或成功變現的個人網站在臺上講述成功故事的時候,坐在臺下許多個人網站的前輩會露出復雜的表情。特別對中國個人網站第一人高春輝和老資格的個人網站先鋒華軍來說更是如此。 1997年7月,高春輝就在網上制作了自己的第一個主頁,存放在網易的站點上,主要是提供軟件下載。由于做事認真投入,也為了及時更新他的主頁,高春輝幾乎每天上網都在10小時以上,大部分的業余時間都在網上收集更新主頁所需要的材料,他的個人網站也深受歡迎。1999年,雷軍力邀高春輝加盟金山,并創建了金山卓越電腦資訊站,由高春輝任卓越網站事業部經理。 由于軟件是高春輝最擅長的,又背靠金山軟件的平臺,卓越運營后人氣不斷上漲。但是在2000年,金山公司決定將卓越網站全面轉型為圖書音樂的電子商務。對于卓越轉型,高春輝無法認同,他也因此離開了卓越。之后兩年間高春輝也隨著他的個人網站的消失而消失。直到2002年,他利用業余時間又創辦他的另一個個人網站——手機之家,專門定位于做與手機及手機周邊的咨訊和服務,高春輝將之稱為手機行業門戶網站。 2003年,高春輝的網站有了第一筆廣告收入,是一個banner條廣告,每月4000元。第二個月,客戶又主動把價格提升到了4500元。有了第一筆收入后,高春輝打算融資,但2003年互聯網還處在低谷,投資難以找到,高春輝也就此放棄。 好在網站運作成本很低,高春輝選擇了自己低成本發展。但沒過多久,以業余時間來經營網站讓他開始力不從心,沒有精力認真運作導致很難持久發展。于是,他開始考慮辭職,并為手機之家請了全職的網站編輯。這時候,手機之家除了廣告外,在短信和手機聯盟推廣等方面也有了些收入。 高春輝已經成立了專門的公司來運作他的手機行業門戶,雖然現在網站的收入還不是很高,但是高春輝堅信他這個網站的價值是存在的,“與那些靠作弊賺錢的個人網站簡直不能比。”高春輝說,現在自己是真正把互聯網當做事業而不僅僅是個人興趣來做了。他相信這個看上去非主流的網站一樣可以創造很好的商業價值,當然這也讓手機之家從個人網站變成了一家網絡公司。 與高春輝一樣很早做軟件下載個人網站的華軍在圈子里也是鼎鼎大名。華軍從1997年開始做自己的下載網站——華軍軟件園,這一做就是8年。華軍軟件園現在的年收入能達到百萬元以上,但是他現在依然在江蘇宿遷的的機關里當一個科員,具體業務則放手交給他的朋友去打理。 幾年前互聯網泡沫破滅,華軍給周鴻寫了一封郵件,說自己想把網站以50萬元的價格賣掉。周鴻當時就給他回了信,讓華軍千萬別賣,說他的網站價值超過50萬元的5倍都不止。當華軍再見到周鴻時,對當時的那封回信非常感激,“如果我當年50萬元就賣掉了,今天一定會非常后悔。”華軍說。 網站今天的收入已經很好了,但是華軍卻陷入了更大的迷茫,他表示會在合適的時間出來專職做他的網站,但是他現在還不知道該如何拓展他的網站業務,是做一個軟件的網上分銷商還是進軍其他領域?華軍遇到了一個發展的瓶頸,也許,只要價格合適,他現在更愿意也走上出售網站的道路。 華軍的問題也是個人網站的站長們普遍遇到的問題。顯然,對于個人網站來說,自力更生的發展存在著極限。在有了一定的規模和流量之后,如何能讓自己更上一個臺階?如何放大自己的價值去和主流商業網站進行博弈?這個問題似乎永遠是一個在“個人象限下”,通過有限資金和有限智慧無法解決的難題。 |
上一篇:個人主頁出路——走向商業化
下一篇:A5見證,我辭職回家創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