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3-16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釋戒嗔 - 小 + 大
茅山最有名的景點就是三重瀑。清澈的山泉水緩緩灑落,流水中隨波而動的花瓣,舉目仰望天空,這里自有一份獨特的通透。 有位老施主說,在古樹下,找塊山石席地而坐,閉目養神,耳畔只有潺潺流水之聲,聽聞飛蟲空中振翅之聲,或是采蜜歸宅的蜂兒。眼未睜,但依然可以看到柔若無骨的花瓣從與瀑布相連的小潭中居住的魚兒頭頂掠過的景色。 老施主說,心中美景常止于此,如果再追逐花瓣最后飄到了何處,是否化成花泥去護花了?反而不美了。 三重瀑雖美,卻不是戒嗔最喜愛的地方。 因為眼中所能見到美景,永遠抵不上心的恬靜。 戒嗔喜歡帶著本書,去寺右側的一塊很大的山石旁。這里藏于幾棵大樹之后,平日很少有人來此,這里連條小路也沒有,穿過仿佛已經無路的樹叢,別有洞天。 這里依然有樹,只有一棵,特別高大,比周圍的樹高出了一大截,只是樹葉卻并不茂盛,陽光可以輕松透過樹枝照耀在山石上,光線居然也不錯。 尋塊山石,撣去灰塵,靠在樹旁翻經閱卷,偶有落葉被山風吹落,落于經文之上,信手取來,夾于書中作為書簽。 這里無水無花,只是有種獨特的幽寂,讓人靜心,也許這就是戒嗔愛此處的原因。 戒傲性格于戒嗔大大不同,不似佛門中人,喜歡多動,戒嗔時常想拉著戒傲一起來此處讀經書。戒嗔感覺,如此美景說不定也可以也讓戒傲心靜下來好好地修行,只是戒傲從來不肯來。 有次戒言銜了戒傲的布襪,從寺里跑來找戒嗔,戒傲一路追到此處。 戒嗔正在樹下看書,正好借機把手中的經書交給戒傲,戒傲笑著接過,也學著戒嗔一樣在樹下讀書,不過只堅持了一小會兒,就再也忍受不住去打球了。 戒嗔不解地向師父請教,為什么如此清凈的場所卻無法平復戒傲躁動的心? 師父說,個人有個人的緣法,人和人的差別絕不僅僅在表面。你心中美景,別人未必能夠體會得到,別用自己的標準看待別人,也別想著要去改變別人。幽寂的山石旁并不是戒傲心中的歸宿,我們何必期望每個人都變得和你相同。 |
上一篇:第12個 眼中的尊貴
下一篇:第14個 一克重的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