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l4gxk"><noframes id="l4gxk">

<em id="l4gxk"></em>
      
      

         手機版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友情鏈接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網站運營 > 建站經驗 > 文章 當前位置: 建站經驗 > 文章

        什么樣的社區能夠成為集大成者?

        時間:2010-05-01    點擊: 次    來源:互聯網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一、題外話

        最近我的博客文章被廣泛轉載,在互聯網圈中引起一陣陣漣漪,這已經遠遠超出了我的本意。我寫博客文章的本意只不過是整理自己的思路,我既非互聯網圈內人,也沒有興趣混這個圈子,我寫文章也不是為了給互聯網圈內人看的。我關注互聯網發展趨勢,并且分析互聯網熱門題材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從中獲得一些有價值的啟發,從而更好的發展JavaEye( http://www.javaeye.com )這個技術社區網站而已。

        因此互聯網界的人士們實在沒有必要因為我這個圈外人說了幾句諷刺的話而感到不爽,更沒有必要一本正經的分析我的文章。如果一個非技術人員寫了一篇分析軟件行業的文章,我就只當他扯淡,連看他文章的興趣都沒有,所以你們沒必要看我的文章,更沒必要當回事。

        很多互聯網圈內人看不慣我的文章也不奇怪。我分析網站的思路只看最本質的唯一特征,其他枝節都不看,化繁為簡,直接定性。我習慣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然后運用這種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事物,總結出自己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指導方針。別人的思維方式和觀點是什么樣的,我并不關心,我只關心在我自己的思維方式體系之下,SNS會被歸納成什么,然后我怎么來指導我自己的行動。

        很多人不同意我的觀點,糾住細節不放,非要用細節經不起推敲來論證我的觀點是錯的,或者非要我給出什么數據來論證我的觀點不可。但我真的沒什么興趣非要說服別人不可,特別是沒什么興趣用別人認可的思維方式去論證。我并不需要向別人證明什么,也不需要通過別人的認可來肯定自己的價值,我只在乎自己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價值觀是否有效:我的思維方式體系能不能從眼花繚亂、茫然無措的現象當中歸納和總結出本質,給我自己指明行動方向,以及如果我的思維方式體系出現了偏差,我應該怎么修正和完善它。


        二、中國互聯網社區運營方式的探索

        我是1998年開始上網,算而今也有10年上網歷史了。在網絡社區的形態上,中國互聯網經歷了:BBS -> 博客 -> SNS這樣一個緩慢的變遷過程。回顧過去的10年:

        1、BBS經久不衰,商業模式也久經考驗
        這個不用多說了,前面文章我已經闡述過了。從BBS起家轉型成為門戶網站,或者垂直門戶網站,是第一代互聯網成功的典范。

        2、博客的冰火兩重天
        2006年是BSP的滑鐵盧,新浪博客的推出標志著BSP的末路,到現在BSP碩果僅存的也開始紛紛轉型SNS了。這里面有兩個非常值得玩味的地方:

        1)新浪博客指明了博客作為一種網站形態存在的商業價值
        到現在為止,新浪博客已經成為新浪訪問量最大的頻道,并且成為新浪網新聞內容的主要來源之一。傳統的新聞門戶依靠編輯采編內容的模式的高昂成本,被博客源源不斷的UGC供給大幅度降低了。所以博客成為了廉價的新聞編輯和內容來源。這就是博客對于媒體網站的主要商業價值。

        可以說凡是具有媒體性質的社區網站,都可以把博客這一屬性玩活。比方說CSDN的博客活脫脫就是照搬新浪博客的模式,而且效果非常好。JavaEye也是這樣的,博客頻道成為網站高質量內容來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傳統的BSP難以轉型成為博客媒體,這是因為他們既沒有BBS,也沒有新聞采編隊伍,沒有辦法樹立一個網絡媒體的形象定位, 博客人群又過于松散,沒有定位在垂直領域里面,因而無法把博客的媒體屬性價值最大化利用起來。

        2)UCHome和螞蟻嘗試挖掘博客的SNS價值
        既然博客的媒體價值無法挖掘,那么能不能用SNS的形式去組織博客,加強博客的互動性,以博客為個人中心,組織一個SNS社區呢?目前看來用UCHome的5GSNS和螞蟻社區有這方面的嘗試。

        3、SNS的變遷

        第一代模仿MySpace的SNS已經式微,第二代模仿Facebook的SNS只有開心網我相對比較看好,目前其他SNS主要還是社區形態,但是和第一代所不同的是,稍微有所創新,開始嘗試融合博客進來了。

        康盛創想在兩年多以前就推出了整合BBS和博客功能的SuperSite,但是一直很不成功,博客特性沒有發揮出來,對此小戴認為是真正能持續貢獻博客文章的人太少,但我不這樣看,SuperSite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沒有強調博客的獨立性,博客成為了BBS的附庸。沒有一個人愿意自己的博客成為某個網站的某個功能的附屬品,而希望博客是相對獨立的。

        JavaEye網站在兩年前開發JavaEye2.0版本的時候,也開始進行BBS和博客的整合,發展到今天來看,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的全部效果,但是也相當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尊重了BBS和博客的不同使用習慣,僅僅在底層數據存儲進行了統一,在頁面操作還是完全分離開的,既不至于讓用戶覺得自己的博客是BBS的附庸,也可以方便用戶文章在博客和帖子之間任意轉換。

        康盛創想在SuperSite失敗之后,再接再厲推出的UCHome可以視為針對博客和社區整合的創新努力,但是這一次不是博客和BBS整合,改成了博客和SNS整合了。但是在我看來,無論是SuperSite還是UCHome,都沒有改變一點:博客的附庸地位!現在的UCHome還是一個SNS框架,博客是SNS框架里面的節點。針對UCHome里面的個人博客訪問是相當受限的,而且個人博客和個人Profile完全混為一談了!

        個人博客應該存在兩張皮:一張皮是公開出來的,作為blogger的對外公開形象存在的,是個人的網絡名片;另外一張皮是博客管理界面,類似Facebook的profile頁面,blogger可以瀏覽博客的狀態,管理博客和評論,跟蹤訪客的狀態的。但是UCHome把Facebook的profile當做了博客對外的那張皮,這就讓我感覺有種超人的內褲外穿了,無論我想暴露還是不想暴露的內容統統一股腦暴露了。 固然這樣做可以加強交流不假,但是其結果就是并不會有人真正用這個來寫博客,也不會把自己在UCHome里面的profile頁面當做個人的公開網絡名片。換了是我做UCHome的話,我會把博客和個人Profile 頁面分開來,而不是合并在一起。

        總之從社區形態來說,目前國內互聯網的社區有大致這樣一些類型:

        1、BBS為基礎的,例如天涯、貓撲、西祠、搜房、籬笆等等,這些活的都很好。
        2、 Blog為基礎的,例如博客網,blogbus等,這些都要轉型做SNS了,或者所謂的blogsphere了。
        3、從SNS切入,融合Blog形態的,例如5GSNS(UCHome)、螞蟻等等。
        4、想做網絡虛擬城市的SNS,例如豆瓣,一起等等。
        5、其他各種類型雜交的,很多。

        每個做社區的網站都在嘗試解決BBS和Blog的弊病,都在嘗試新的社區模式:

        1、BBS是以話題為中心組織的,不利于個人的信息組織;
        2、Blog是以個人為中心組織的,不利于信息的流動和分享;
        3、第一代SNS是以興趣小組為中心組織的,不利于個人信息組織,也不利于個人信息流動;
        4、第二代SNS是以關系為中心組織的,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嗎?

        三、我心中理想的社區形態是什么樣的?

        我寫整個系列的四篇文章的過程,也是我整理自己思路的過程,希望在自己的腦海當中勾勒出一個比較清晰的理想化社區的藍圖,我心中理想的社區應該具備如下的特征:

        1、社區應該是公開性質的,但具有三層不同的屬性:針對未注冊用戶,他是一個具有媒體性質的社區門戶網站;針對注冊用戶,他是一個有高度定制能力的個性化web2.0網站;針對核心用戶,他是一個熟人社交工具。我希望針對不同層次的用戶,展現出來網站的不同層面的屬性。既不應該是完全排斥未注冊用戶的封閉社區,也不應該是注冊不注冊都一個樣的BBS,也不希望他僅僅只是單薄的熟人社交游戲網站。

        2、BBS和Blog分別作為獨立的社區形態存在,Blog作為個人網絡名片,應該具備獨立性,但是底層是統一為一體的。目前JavaEye已經很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3、社區應該提供Blog之外的個人信息聚合中心,并且允許用戶對個人的信息聚合中心進行充分的定制,比方說我不想看網站的千人一面的首頁,我可以訂閱我關注的板塊內容,把我的profile設置為網站首頁,那么以后我一登錄網站看到的就是我自己定制的網站,我看到的內容都是我關注的內容了。

        4、社區應該在個人信息聚合中心提供個性化推薦,根據用戶的行為,推薦他可能感興趣的人和內容。

        5、提供把陌生人轉化為熟人的工具,想想看Facebook是怎么定義熟人的,你就知道我指什么了。此外要為熟人社交提供必要的道具。

        上一篇:速成不是網站的根本

        下一篇:九天關于門戶網站推廣的經驗心得(—)

         推薦閱讀
      1. Copyright © 2009—2025 ,www.julong-ads.com,All Rights Reserved. |  黔ICP備2023009491號-1  |  貴公網安備52010302003427號
      2. 關于本站  |  網站聲明  |  網站導航  |  留言交流  |  友情鏈接  |  祝福頻道  |  微信公眾號  |  新浪微博  |  我的大學  |  我的高中  |  簡歷2009
      3. 版權聲明:凡注明本站原創文章、作品,未經本人許可,任何人或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對本站內容進行復制作商業用途.
      4. 本站部分文章、資源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及時致信告知我站.
      5. 地址:中國·貴州·貴陽  郵編:550018   微信公眾號:WEBZZQ  郵箱:admin@zouzhiqiang.com
      6. QQ:470870191 歡迎各位站長加入個人網站交流討論QQ群: 15410235
      7. 訪問統計:
      8.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久久涩综合| 热99re久久国超精品首页| 国产人久久人人人人爽|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99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免费|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 欧美一级久久久久久久大| 99热都是精品久久久久久|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区| 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精品女同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区|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亚洲综合久久久|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 久久香蕉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三级午夜电影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久久精品卫校国产小美女| 丰满少妇人妻久久久久久|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国产精品va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软件|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秒|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涩爱|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 久久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久久影院综合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老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