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9-17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趙芳 - 小 + 大
在人際交往中,你能否給別人留下好印象,能否讓別人了解并喜歡你,很大程度取決于你的語言表達能力,即你的語言能否流暢、通順,能否明確表達自己的思想,而不給別人造成誤解。 有些人不善于表達,一遇到陌生人或其他需要獨自發表觀點的場合,例如在大會上發言,與陌生人交談,與上司交談時,他們就非常緊張,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給別人的印象是非常不好的,別人會認為你是一個缺乏自信心的人。 小張大學畢業,在單位中工作勤勤懇懇,業績不錯,上級也十分欣賞他這種踏實耐勞的精神。但他是一個非常害羞的人,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思想。一次報告會,他的上級有事,就讓小張代他參加,一方面是替他,另一方面是想給他在公司領導面前表現的機會,為以后提拔他做準備。結果在報告會上,小張的表現非常糟糕,他的聲音有點打顫,說話也結結巴巴,急的頭上直冒汗。上級知道結果后很生氣,對他感到很失望。 試想,如果小張在報告會上表現良好,那就該是另外一幅景象:不僅給全公司的領導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也為他的上級爭光,如此一來對他的提升也會隨之而來。但很多事情是不能做假設的,一場糟糕的演講成了他前進道路上的轉折點,他從此開始走下坡路。 那么,你自己的情況如何?你在和別人交往時會緊張不安嗎?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嗎?你的語言通順流暢嗎?如果你在這些問題上不能做出肯定的回答,那你就需要加強語言表達能力了。 加強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有多種,下面簡要介紹幾種: 1朗讀 在沒事的時候,你就可以拿起各種書籍大聲地朗讀。通過朗讀來加強自己的語感,就像我們說英語讀得多才會說得好一樣,漢語也是同樣的道理。朗讀時,完整的句子一定要讀完整,使整篇文章盡可能順暢、流利,這樣在說話時才可能有相同的感覺。 2參加各種演講比賽 有很多人雖然平時與別人說話都挺好,但只要一到臺上,或是當著領導的面,就什么也說不出來。這是緊張的表現,通過參加各種演講比賽一是可以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二是可以鍛煉自己的膽量。這種比賽本身無關緊要,不要有緊張情緒,當你找到在臺上講話的感覺,以后在各種正式場合就可以很好地表達,再也不會出現緊張、怯場的情況。 3多和身邊的人交流 平時多和家人、朋友交談可以鍛煉語言表達能力。交流是雙方的、相互的,根據對方的反應,你要適當地調整談話的內容和表達的靈活性。讓家人、朋友多監督你,久而久之,表達能力就會有所提高。 當然,上面的幾種方法都不會立竿見影,需要長期持久的鍛煉,才會有效。 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是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也應注意靈敏的原則。 周恩來在一次和國民黨談判時,對于國民黨提出的條件據理力爭,這激起了國民黨官員的憤怒,他們拍著桌子大叫:“這簡直是對牛彈琴。”周恩來不動聲色地說:“對,是牛彈琴。”一句巧妙的回答,顯示了他的不卑不亢與機智幽默。 在交往中,不光要機智靈巧,說話也需因人而異,即遇到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符合對方的心理需求,從而贏得對方的好感。接下來的談話就會順利得多。 在與地位高于自己的人談話時,既要表現出對其應有的尊重,又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見解,不能隨聲附和,一味地說“是”,這樣反倒會使別人不悅,認為你沒有主見。當然,必要的尊重是應該的。例如當你和老板探討某一問題時,要在充分聽取他的意見之后,再陳述自己的見解,這樣即可以表達對他的尊重,又表露了自己的見解。 在與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談話時,要顯得莊重大方,不要顯得過于嚴肅或獨斷。你不能說的太多或者漫不經心,不能太過于隨便,這樣容易降低自己的威信,可以給他們一定的自由的氣氛,但要有謹慎的態度。 這種因人而異的談話方式不僅表現了你的修養,更能讓對方在與你的談話中產生對你的尊重與信任,青年人不可不知,也不可不學。 另外,在交往中,要學會表揚別人。只懂得批評別人的人,是不會巧妙指出別人錯誤的。人都有自知之明,更何況響鼓不用重錘敲呢!在某些時候,表揚比批評更有效,更能讓人保留面子,從而更能激發人的積極性。 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談話技巧是提升自身影響力的一大力量。有了這種能力,你可以在各種人物面前或場合展示自我的優點,給別人留下很好的印象,這也有助于你結識各樣的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如果你這方面能力不太強的話,一定要注意多加練習,因為,它是你通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