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12-11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趙芳 - 小 + 大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懂得怎么爭取想要的結果。而在爭取的過程中,如何才能勝券在握?做個好聽眾十分重要。 你可能會覺得,聽人說話有什么難的?但你真正了解什么是“聽”嗎?聽別人說話,也是一門學問。傾聽,是樂于真心聆聽他人的談話內容,因為只有專心聽,你才能領悟到別人的想法與感受,只有這樣你才能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方法以獲得他們的支持。 那么,怎樣才能做個好聽眾呢?訣竅是:先鼓勵他人說。但重點是,在你聽別人說話的時候,要讓對方覺得你不僅尊重他們,也尊重他們的想法。專心傾聽對說話者來說就是種極大的肯定和鼓勵。鼓勵對方談他想談的話題,你漸漸就會了解有關這個人的種種情況。 聽別人說話,要用整個身體去聽,把身體坐直,微微前傾,雙眼注視他的臉,觀察他的肢體語言。除了用你的耳朵之外,還要用你的眼、你的腦、你的心、你的全身去聽。聽他的弦外之音,聽他的感受,聽他話中的真義,設法真正理解和全面吸收對方所表達的信息。 一個人說話時,除了說出的字句外,加上手勢、表情等身體語言,才是要表達的全部信息。說出的話和做的動作互相配合,更能加強整體的效果。聽別人說話的時候,要留心對方發出的微妙信息,并用心解讀,看你能否了解它的真義。仔細觀察對方的表情:微笑?蹙眉?眼睛注視的方向?這一切都是他所要表達的信息的一部分。另外,語句之間的停頓,特別值得注意。假如對方頓住不語,且讓沉默延續下去,千萬不要打斷對方的思緒,或是幫助、提醒他,要讓他用自己的思維方式把話說完。 我們需要提醒你的是:在聽別人說話時,不僅要專心傾聽,還應該做出積極的反應,這樣,說話者就能根據你的反應適時調整自己的思路,那么,什么樣的反應和舉動才能更好地引導說話者更深刻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呢? 1點頭示意。一面聽對方說話,一面不時點頭,表示你聽到對方所言,而且了解其意(盡管這不一定表示你同意他),并示意他說下去,你也可以在聽的過程中穿插“嗯”、“是”、“這樣啊”表示肯定。 2重復內容。要是你想請對方再詳細解釋談話中某一方面的內容,可以把你剛才聽到的話再重復一次,對方就會明白你大概在這一方面不清楚或不明白,你可以說:“如果我沒聽錯的話,你是不是說……”或是“我想再確定一下,你剛剛說的是……” 3問后續問題。如果對方提到你有興趣的事情,不妨再追問下去。他人的構想、思路,都值得你探索和聆聽,不要動不動就轉移話題。 4專心聽。集中注意力,專心聽對方說話,設法心無旁鶩。給對方充分表達、把話說完的機會,同時克制自己想發言的沖動。尤其是在與上司或領導交談時,一定要專心致志地聽,思維跟上領導的思路,即使你發現對方說的不對,也要用心去聽,這是最起碼的尊重。等到你的上司或領導說完后,你再進行提問或就他的發言發達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5別妄下結論。讓對方提出自己的想法,不要妄自提出自己的觀點(尤其與對方觀點相悖時)。在你衡量對方的意見時,不要流于主觀。此外,也不要強迫別人接受你的想法。把你的成見和說法,盡可能先放一邊,你才能捕捉得到對方的思路。 6讓對方信任你。如果對方向你吐露秘密,你就有義務讓對方保持這份信任。在任何情況下,信任都是人與人之間最有力的聯系,也是實現良好溝通關系的基本條件。你一旦贏得了他人的信任,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負人家的托付,因為信任關系一旦破裂,要想恢復是很難的。 7控制自己。要是對方說了你不贊同的事,也得盡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激動,也別發怒,而應該把你原先的思緒、擔心的事、成見等等先放一邊,因為現在你們是在溝通,你眼前的這個人最重要。 8不要中途接電話。和別人談話時,不要因為中途接電話而打斷對方,這樣不但相當失禮,而且還打亂了談話的順序,浪費別人的時間。這樣既不利于雙方的溝通,也不利于信息的收集。 正如普雷斯頓所說:“每個人都學過如何談話,但是還沒有人學如何去聽。”聽是一種必須著力培養的技巧。這也是為什么現在許多組織中的經理們要接受高效傾聽訓練,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積極的傾聽者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