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l4gxk"><noframes id="l4gxk">

<em id="l4gxk"></em>
      
      

         今天是:  畢業走過的歲月:7275天
        RSS訂閱 - 5班照片墻 - 友情鏈接 - 祝福頻道 - 微信公眾號  
        您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校園新聞 >> 前進發展中的營山中學

        前進發展中的營山中學

        發布時間:2009-07-05 00:00:00 | 來源:本站整理 | 作者:admin | 點擊:29831次 | 發表評論

            自從2002年底縣委、縣府把我校創建國家緞示范高中列入工作議事日程以來,我校在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和具體指導下,以創建國家級示范校為契機,著眼發展,著力創新加速硬件建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注重教師隊伍培養,擴大了辦學規模,提高了辦學質量,為我校進一步向一流目標邁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追溯這段發展歷程,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發展才能與剛俱進,為學校的發展、為學生的發展、為教師的發展是我們創國示的出發點和歸宿。

          一、創機遇,迎難而上,一切為了學校的發展

          2002年,我校將原舊學生食堂改為4個教室,當年招生人數也未上干人,低于縣內其它兩所兄弗學校。顯然,營中要做大做強,創建國家級示范校,硬件建毆已成為制約我校發展的“瓶頸”。在已負債1000多萬元的情況下,學校還需不需要進一步發展,還能不能進步發展,這是擺在全校教職工面前不得不引起我們思考的嚴峻問題。在縣委、縣府的領導下,在市、縣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和具體指導下,我們行政一班人經過反復研究,多次論證,統一了思想。我們認為,創建國家級示范校的最終目的在于發展,雖然面對資金嚴重缺乏的困難,但謀發展是我們的職責,機遇不僅在于利用,更在于深層次的發掘、創造。基于這種新的理念,我校確立了“強化效能管理,優化資本運作,整合教育資源,擴大辦學規模,提升教育質量,創建國家級示范普通高中”的發展思路。2003年,我校積極推行后勤服務社會化,以限期轉讓經營權的方式換來業主投資423萬元,修建了5500平方米能容納4500多人同時就餐的膳食中心,添制了塑鋼桌椅、彩電、冰箱等設施,就餐實行刷卡。在管理上推行領導值班制、采購準入制、食品留樣制、食品抽查制“四制”,學校派專職校醫、2名質檢人員、校學生會干部對食品的衛生、質量進行監督,采取學校與學生監督相結合的方式,對食堂工作流程的各個環節實行監控,讓學生吃上了價格臺理的可口飯菜。既規范了管理,又保證了食品的衛生安全。

          按照類似模式運作,我校又引資1162萬元,修建了集閉路電視、校園寬帶網、電話于一體的面積達1.56萬平療米,可容納3200名學生住宿的學生公寓;引資935萬元建成了面積達1.14萬平方米,擁有76個教室,能容納5000多學生的教學大樓;引資550萬元修建了面積達1.15萬平方米的高規格、高標準的塑膠運動場和看臺。

          為了學校的發展,我校還努力挖掘社會資源,營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我們通過辦展板、召開家長會等多種形式,介紹我們的辦學思想、辦學業績和發展規劃,以良好的社會形象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為修建新學生公寓,縣規劃局幾改縣城總體規劃,我校校園一擴再擴:縣電力公司三次無償遷動原橫穿校園的高壓線;發展計劃局、國土局、園林局、質檢站、消防太隊等單位對我校的發展也大開“綠燈”,在手續辦理、費用收取、提供服務等方面給予很大支持,使我校節約資金50余萬元。

          用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用別人的錢加速我校硬件建設。解放了思想,學校換了新貌,校園建設上了檔次和規模,學校占地面積也由原來的196畝擴展到236畝,固定資產由2000年的780萬元增加到現在的4300多萬元,在校生人數今年已達5100多人,相當于再建了一所新學校。

          二、變觀念,全面育人,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示范性高中示范什么?我們認為:能夠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創新,認真實施素質教育,模范執行教育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具有先進的辦學理念,德育工作卓有成效,學校管理水平高,教師素質優良,學生索質全面發展。對照這個標準,我校在加強“硬件”建設的同時,更多地致力于“軟件”建設。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升素質,為此,我們在三個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優化德育模式,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我校構建起德育工作的全員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三全”和目標層次化、內容系列化、學生活動自主化、工作制度化“四化”及寓教于課、寓教于事、寓教于樂、寓教于景“四寓”德育工作體系,在此基礎上,學校建立了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和愛心基金會,圍繞“民主維權、校園執法、后勤服務、扶貧濟困”四大主題,讓學生在生動的自我實踐與充分的自我體驗中,實現自我發展。

          二是創新學習模式,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我們堅持活動課、綜合課、實踐課和研究性學習課一齊開,努力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2001年來,我校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共選課題368個,撰寫論文、調查報告427篇,制作圖片資料1200余幅,辦成果交流展板43塊,獲省教廳“優秀課題獎”2個。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才能明顯提鬲。我校還進行了旨在實現學生學習個體化和教師指導層次化的“分層教學”,要求教師備課對班級中各類學生提出不司的目標要求,上課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啟發學生思維。此外還注意例題、習題、作業、考試評價的層次性,注重輔導中的培優補差,使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較好發展。得益于此,我校高考上線人數己連續四年遞增。

          三是豐富課卅活動,發展學生個性與特長。課外活動是激發興趣,培養創新精神的有效途徑。我校開設了奧賽、詩詞鑒賞、美術、音樂、舞蹈、健美等8門選修課,建立了書法、體育、科技等6類興趣活動小組,通過辦校報、書畫展、演講比賽、歌詠比賽、辯論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特長得到充分展現,健康個性得到較好發展。近三年,我校學生參加數學、物理、化學奧賽,獲國家級、省級獎勵分別為15人、47人。學生參加全國、省、市運動會,共獲金牌26枚、銀牌43枝、銅牌64枚。

          三、抓培訓,提升素質,一切為了教師的發展

          教師是學校一切教育行為的具體實施者,教師素質決定著學生索質。以教師為本,學校領導就應千方百計培養教師成才,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服務,全面提升教師群體素質。

          近年來,我校傾力實施充電工程、135工程,加強校本培訓,走學校內涵發展的道路在學校改革實踐中鑄師魂,精師藝,強師能。對“師德、理論、教學實踐能力、學歷提高、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科研能力”等通用性的培訓內容,每個教師都必須參加,無人特殊,無人例外,對針對性的內容則參照“合格優秀名師專家”的培訓序列,分類要求。鼓勵教師冒尖成“名”成“家”。學按還每年擠出資金10多萬元,為教師訂閱教育教學報刊300多種,提高他們現代教育理論素養。并組織教師前往成都九中、重慶八中、西師附中等名校考察“取經”,啟發教師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路。將所有新進青年教師與老教師、優秀教師結對子,學校根據每期青年教師上匯報課的獲獎等級結合指導教師指導情況,分別給青年教師發獎狀,指導教師發資金,這樣使“一幫一”帶教跟學活動落到了實處。近三年來,我校教師參加學科競教獲省級獎勵2人,市級獎13人。

          教師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要從”教書匠”轉變為“學者型”。為此,我校把教師推向教育科研的前沿陣地,以常規教研為基礎,以專題科研為突破口,將教學與教研緊密結合。一方面突出抓好常規教研,每學期一個重點,每周開展一次教研活動,圍繞教學質量目標從“教”與“學”來研究,學期結束,人人寫出一篇以上教研心得,另一方面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科研課題研究,實行課題組長負責制,人人參與,學校幫助組建隊伍,撥給經費,配備相應設備,健全制度。并出臺了《教師教研成果獎勵辦法》,鼓勵教師開展教改實驗,撰寫教研論文,激發教師積極從事教育科研。目前,我校已承擔省級重點課題《普通中學學習型教師培養研究》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課堂結構》兩個,已結題市級課題《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研究》和《協和教學模式的構建》兩個,參研的國家級《嘗試教學法在中學素質教育中的運用》(子課題)于2003年也已結題,我校被課題組評為“全國先進單位”。近年來我校教師在各級刊物上發表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10余部,編寫校本教材4本。

          可以這樣說,我校創建國家級示范校的這兩年,也是我校發展勢頭較好的兩年,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全體教職工的努力,更離不了領導的重視和支持。縣委、人大、縣府、政辦“四大機構”領導多次到我校現場辦公,指導解決校園規劃、土地征用等一系列具體問題。市、縣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更是多次來校從軟、硬件建設力面給予具體的指導,新任縣委書記張春典同志到任一個月,兩次到我校視祭,要求我們鎖定目標不動搖,加快創建國家級示范校進程。雖然我們還面臨資金投入不足和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不能完全滿足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學校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機機制還有待加強等諸多困難和不足,但有領導的重視、部門的支持及社會各界的關心,只要我們解放思想,真抓實干,困難終會被克服,學校終將在創建中發展在創建中提升。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
        網名(必填*): QQ: 郵箱: 主頁:
        評論:
        驗證: 看不清?點擊換一個
        共有0人對本文發表評論,點此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站內搜索
        欄目導航
        最近更新
        推薦專題欄目
        點擊排行

                    關于本站 - 免責聲明 - 公益廣告 - 聯系方式 - 營中簡介 - 5班照片墻 - 營山介紹 - 網站導航 - 留言交流 - RSS訂閱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