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系營山中學高2012級7班 陳龍
這南國的天空長得真是迷人。蔚藍的“臉龐”鑲嵌著柔白的“鼻耳”!白旖恰弊兓弥鞣N迷人的姿態。北方的家鄉也該是這個樣子吧!或許,那一抹藍天更加湛藍,那一點兒白更加如雪。那一絲一縷的微笑更加燦爛迷人!
無限的幽愁
這里的工人似乎是從四面八方奔來的河流,載著他們的希望,流浪到這里。他們邁著“深圳拓荒牛”步伐在這里辛勤地開墾!叭者h邁兮思予心,戀所生兮淚不禁。”他們把背井離鄉的疼痛化作強勁的動力。烈日炎炎下映射出他們堅實的汗影。今天的活終于干完了,每人踏著他們的“伙計”飛快地穿過這“摩登”的城市,來到偏僻的工人宿舍。每天清晨,顧不上吃飯便從這里上班;每天夜晚他們都要煮著宵夜吃到深夜,這才忙完活。
一位年輕的工人從枕邊取出皺巴巴的筆記本,一支光禿禿的拙劣的鉛筆在這粗糙的紙上吃力地記下工作日期。一陣沙沙的聲音聽得人心坎兒涼涼的。
“呵呵,月底可以給家里寄一筆生活費了。”他歡快地合上本子。
“唉唉,這怎算得準包工頭會給我們按時發工資!”一位年紀大的老工人皺起眉頭。頓時,他的額頭浮現出一條條深深的 “溝壑”。
父親在家里等待生活費,工人在乞討著他們的血汗錢。年輕的工人想到此處,眼里噙滿了淚水:每逢快過年的時候,包工頭推托著不肯發工錢,一拖再拖。這可是他應得的血汗錢!無奈的他們每天都去包工頭家中乞求著自己微薄的工錢!運氣好的拿到一點兒,便匆匆地買了車票回家過年了。
年老的工人無法入眠,一個人依靠在窗前抽著煙。“怎么辦呢?等過了年,兒子就要上學了!睙o奈只有回首故鄉空落淚。一輪圓月掛在空中,誰還有心思去欣賞它呢?只覺得月光冷冷的,籠罩著這格外幽靜的宿舍。
也許,“一圓一幽愁”是無數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對家鄉的愁緒。
濃濃的哀愁
這里的莘莘學子猶如從全國各地駛來的航船,載著他們的理想,漂泊到這里。他們踏著青春的主旋律在這里忘我地學習。思歸若盼水,無日不悠悠。他們把寄人的凄涼化為前進的力量,涼風習習中搖曳著他們瘦弱的身軀。今天的課程已經結束。他們背著書包疾步地走過“法醒”的大街,來到一所簡陋的出租屋。每天清晨顧不上吃早飯便從這里啟程,每天夜里,他們都要抱著書本啃到深夜。
一位瘦骨嶙峋的學子從枕邊拿出精美的筆記本,一支柔滑深藍色的筆尖在質地細膩的紙上滑下他們的心得。一陣咚咚的聲音聽得心都快蹦了出來。
“我才不會稀罕這里呢!”他繼續寫道“我好想好想回老家,我只希望能夠喝到奶奶為我做的稀飯。散發著黏黏淡淡的米香,像一股濃香的暖流從喉嚨滑落,再搭上奶奶親手做的泡菜,我感到特別的幸!
他寫完了,夜已深了,柔柔疲倦的眼角。突然發現今晚的月亮好圓,她在靜謐的夜空中盡情揮灑著無限的光芒,“明月何時照我還”,他心中升起一絲涼意。
也許,這“明月何時照我還”是無數莘莘學子的愁思。
或是幽愁,或是哀愁……都是家鄉編織的愛網,無論我們走到何方,它都深深地拴著我們的心。
(指導老師 吳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