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2-03 點擊: 次 來源:網絡收集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物流師培訓大綱及試卷結構與形式 (2010年上半年使用) 根據《物流師》國家標準中對“物流師”基本知識及專業知識的要求,確定《現代物流概論》和《物流管理》2本教材是“物流師”必備的知識,《物流常用法律法規》作為參考書。 一、訓目的和要求 通過培訓,要求學員掌握物流師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包括專業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訓合格后,可參加物流師職業資格認證考試。 在培訓過程中,教師講授與學員自學相結合,聽課與自學的比例大致是1:2,即聽1學時課,自習2學時,并結合自己工作實踐,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要求每個學員必須認真通讀教材。 二、培訓時限 根據《物流師》國家標準晉級培訓的要求,物流師不少于120學時,其中,75%是講授時間,即90學時,25%是實踐時間,學員可根據培訓點的安排,就近就地進行實習。 90學時面授中包括《現代物流概論》和《物流管理》2本教材,具體見學時分配表。 三、培訓內容提要 按下列檔次:掌握、理解、一般了解 [注:為了有助于考生較全面掌握物流知識,同時為避免個別培訓老師從培訓大綱的變化中去押題,從本次《培訓大綱》開始,取消“重點掌握”這一檔次。三個不同檔次的目的是讓學員學習時可分出輕重緩急,不是說“理解”與“一般了解”的內容就肯定不考。] 《現代物流概論》部分 第一章 物流基礎知識 第一節:物流概論 物流與流通,物流與生產,物流分類 掌握 企業物流結構及合理化途徑 理解 第二節:物流科學的形成與發展 物流科學的產生,物流科學的發展過程 理解 互聯網時代的物流特點 掌握 物流科學的性質 一般了解 第三節:我國的物流發展歷程與現狀 理解 第二章 物流系統及其構成 第一節:物流系統概述 系統與系統工程 一般了解 物流系統概念、功能及其物流系統中存在的制約關系 掌握 物流系統模式,物流系統設計要素 理解 物流系統化的目標 掌握 第二節:物流系統的構成 運輸方式及特點,運輸合理化的途徑 掌握 倉庫的功能,倉儲合理化; 掌握 裝卸搬運的概念、意義,裝卸搬運作業合理化的原則; 掌握 包裝的概念及其在物流中作用,包裝的合理化; 理解 流通加工的概念及目的 理解 配送的概念及特點,配送的種類, 理解 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及其功能 理解 配送中心的設施規劃 掌握 物流信息的定義與特點, 理解 物流信息的組成與分類,物流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 掌握 物流信息系統的結構。 理解 第三節:物流系統分析 物流系統分析的概念、作用、特點 掌握 物流系統分析方法 掌握 第三章 物流服務與物流質量管理 第一節:物流服務管理 物流服務的內涵 理解 物流客戶服務的基本特點 掌握 物流服務的特性及對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性, 理解 物流服務與成本的關系,確定物流服務水準的步驟 理解 企業物流服務與產品生命周期的關系 掌握 物流增值服務的概念及內容 掌握 第二節:物流質量管理 物流質量的內容,企業物流質量改進的概念及方法 理解 企業物流質量管理的基本途徑 理解 第四章 物流成本管理 第一節:物流成本管理概述 物流成本概念與含義,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掌握 第二節:物流成本相關理論 物流成本冰山說、“黑大陸”學說、“第三利潤源” 理解 物流成本交替損益概念及內容 掌握 第三節:物流成本管理與控制系統 物流成本管理系統的基本內容,物流成本日常控制系統的主要內容 掌握 物流成本的綜合管理與控制 掌握 第四節:物流成本的內容及其核算 流通企業和制造企業的物流構成 理解 物流成本的核算目的、核算對象和核算方法分 理解 第五節:物流作業成本分析 物流作業的定義與分析,作業成本法的實施 理解 第五章 物流技術及其裝備 第一節:物流技術及其裝備概述 物流技術及裝備在物流系統中的作用 理解 物流技術裝備應用配置原則 掌握 第二節:裝卸搬運技術裝備 裝卸搬運技術裝備的作用、類型和應用特點 掌握 起重機械、運輸機械、工業搬運車輛的類型 一般了解 叉車的特點、類型 掌握 第三節:倉儲技術與裝備 倉儲技術裝備分類與特點,貨架的作用與種類 理解 堆垛起重機的類型與工作特點 理解 自動分揀系統的基本構成及基本技術要求,分揀機的類型 理解 自動倉儲系統 掌握 第四節:集裝單元化技術及其裝備 集裝單元化的概念、特點與原則 掌握 集裝箱的概念和分類,托盤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理解 第五節:包裝技術與裝備 包裝的功能與分類,包裝技術裝備的作用。 理解 第六章 第三方物流 第一節:第三方物流概述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特征 理解 第三方物流興起,第三方物流的意義 理解 第三方物流業者的核心能力 理解 第三方物流的運作模式 掌握 第二節: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現狀,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方向 掌握 第三節:第四方物流概述 第四方物流的定義及特征,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比較 理解 第七章 物流標準化 第一節:物流標準化的概念 物流標準化的念義,物流標準化系統的特點 理解 物流標準的種類 理解 物流標準化的基本原則 掌握 第二節:物流標準化的方法 物流標準化的形式 掌握 物流標準化的基本思路 掌握 物流系統標準化的方法 一般了解 第三節:物流標準化內容 物流標準體系表 理解 物流設施標準,物流信息標準 掌握 第四節:國內外物流標準化建設 國際物流標準化現狀,我國物流標準化的現狀及對策 理解 物流標準化的地位及作用 掌握 第八章 供應鏈管理 第一節:供應鏈的概念 供應鏈的定義、特征 理解 供應鏈的結構模型 理解 第二節: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供應鏈管理的概念,供應鏈管理的基本特征 掌握 供應鏈管理的產生和發展, 理解 第三節:供應鏈管理的基本內容 供應鏈管理的主要領域與主要內容 掌握
《物流管理》部分 第一章 采購管理 第一節:采購決策 采購模式 掌握 采購品種戰略決策, 理解 供應商戰略決策 掌握 第二節:采購組織管理 采購組織結構類型 一般了解 采購進貨管理 掌握 第三節:采購合同管理 物品采購合同的構成、條款 理解 采購合同管理基礎工作,合同執行的績效考評 理解 第二章 倉儲管理與庫存控制 第一節:倉儲管理 倉儲管理決策 掌握 倉儲質量管理和績效評價 理解 第二節:庫存控制 庫存控制概述 掌握 定量訂貨法和定期訂貨法的計算方法、優缺點、適用范圍 掌握 第三章 配送管理 第一節:配送控制 配送需求計劃 理解 配送流程的優化,配送方案的制訂 掌握 配送方案的實施控制 理解 第二節:配送中心運營 配送中心的概念 理解 配送中心的作用、基本類別 掌握 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及基本模式 掌握 配送中心的經營戰略定位,配送中心的基本運作 理解 第三節:配送中心管理 配送中心要素管理、配送中心管理內容 掌握 配送中心績效管理 理解 第四節:配送中心規劃與發展 配送中心規劃基礎,配送中心的布局規劃 理解 配送中心的發展策略 掌握 第五節:配送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配送技術的應用現狀 掌握 配送技術發展趨勢 理解 第六節:配送模式的發展趨勢 共同配送的概念、類型 掌握 越庫配送的概念、運行及應考慮的問題 理解 第四章 運輸管理 第一節:運輸組織與運輸方案的制訂 綜合運輸模式概述 理解 國際多式聯運 掌握 運輸成本與運輸價格 掌握 運輸計劃的編制 理解 運輸優化方法( 節約法與最短路徑的計算方法) 掌握 第二節:運輸商務管理 運輸市場 掌握 運輸法規與合同 一般了解 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 掌握 運載工具保險,理賠與索賠 理解
第五章 生產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