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陳秀芝 一、市場運行的基本狀況 2009年,通過堅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全面實施并不斷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使我國經濟較快地扭轉了明顯下滑的局面,實現了逐步企穩向好和加快回升。國內生產總值一季度增長6.2%,二季度增長7.9%,三季度增長9.1%,四季度增長10.7%。在這種宏觀經濟環境背景下,生產資料市場急劇回落的狀況春節過后得到有效抑制,二季度開始市場表現出快速回升的走勢。 1、生產資料銷售穩步加快增長。從3月份開始,我國生產資料銷售擺脫了大幅回落的狀況,市場轉向穩步增長和加快回升。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統計核算,2009年全社會實現生產資料銷售總額27.7萬億元(現價), 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8%,比2008年增速提高了3.4個百分點;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分別為2.2%、6.4%和9.8%。(參見圖1)

圖1: 2000-2009年全社會實現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及增長情況
2、物流規模持續回升,貨物運輸量增幅跳升至兩位數。2009年,我國物流業總體呈現逐漸回升走勢,自3月份開始,國內物流市場經營活動止跌回穩,10月份同比由降轉升,11和12月份跳升至兩位數。據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的物流總額和物流業增加值均增長7%左右,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也大約在7%左右。從工信部提供的各月全路日均裝車數量和貨物發送量完成情況及變化趨勢可以看出今年我國物流市場經營活動走勢及變化情況。(參見圖2)

圖2: 2009年各月日均裝車數和貨物發送量變化趨勢
3、市場價格波動運行,11月份出現由降轉升的拐點變化,走勢呈“U”形。據我中心對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監測調查資料顯示,一季度我國生產資料總體價格已顯示出筑底趨穩的跡象;3月下旬至8月份,在鋼材、有色、原油以及煤炭等主要生產資料商品價格紛紛走強的帶動下,市場整體價格回升速度加快;9、10月份,由于鋼材價格的大幅回落,止住了加速回升的勢頭,環比價格再次出現下降;11和12月份,由于整體經濟不斷向好,市場供需持續增長,同時去年同期價格水平較低,同比價格降幅呈收窄走勢。11月份,生產資料價格出現由降轉升的拐點變化,同比和環比分別上升4.9%和1.8%;12月份更是呈現加速上升之勢,同比和環比分別上升12.9%和2.5%。但全年累計平均價格比2008年仍下降14.5%,說明當前生產資料價格仍處于恢復性回升階段,整體價位相當于2007年四季度水平。(參見圖3、圖4)

圖3: 2000-2009年流通環節生產資料價格總指數趨勢變化情況
4、市場供需在恢復性增長中加快發展。據對30種主要生產資料統計測算(按可比口徑計算,下同),2009年,資源總供給(包括國內生產+進口)同比增長17.1%,其中一季度增長1.1%、二季度增長10.1%、三季度增長24.4%、四季度增長32.9%;市場總需求(包括國內消費+出口)同比增長16.0%,其中一季度下降0.2%、二季度增長9.4%,三季度增長26.4%、四季度增長29.9%。從近兩年各季度供需同比變化走勢圖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市場供需已經從去年4季度底部開始回升,二、三季度升幅呈現急速擴大之勢,四季度在保持大幅增長的同時,升勢有所減弱,總體發展呈現出“V”型走勢變化特征。(參見圖5)

圖4:2007-2009年各月生產資料市場價格升降變化趨勢圖
 圖5: 2007-2009年各季度主要生產資料總資源與總需求變化情況
4、流通企業經營規模及效益緩慢回升。據對部分重點生產資料流通企業統計調查資料顯示,到10月份,企業的商品銷售總額累計同比首次打破了2009年以來持續下降的局面;到11月份,企業實現的銷售收入也首次實現了正增長。但行業整體創收能力較低,盈利水平仍維持下降局面。1-11月份,57家重點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商品銷售總額同比增長7%;銷售收入凈額增長1.2%;平均成本費用利潤率和銷售利潤率分別為2.17%和2.16%,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0.53和0.5個百分點,與2008年限額以上生產資料批發企業的這兩項指標相比分別低0.29和0.24個百分點。需要引起特別注意的是,企業的盈利水平在緩慢回升的進程中,進入11月份再度出現回落的情況,如企業銷售利潤率比1-10月份下降了0.3個百分點。 二、對2010年一季度生產資料市場走勢的基本判斷 從當前中國經濟運行情況來看,一季度各項經濟指標的增速將持續去年四季度加快增長步伐,其中國內生產總值(GDP)還會有兩位數的增長,固定資產投資仍可能維持25%左右的較高增幅,進出口貿易將由降轉升,升幅在兩成左右,出口對我國市場消費需求的拉動作用會有所增強。 從國際經濟運行情況看,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擺脫衰退、走向復蘇的關鍵時期。各主要國際經濟機構一致預測,2010年世界經濟將延續2009年的復蘇態勢,以2.4%上下的速度緩慢上升。在國際經濟整體運行狀況有所改善的前提下,我國經濟和市場發展的外部環境將好于上年。但由于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還不牢固,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仍然存在,推動世界經濟全面恢復增長還面臨著許多不確定和不穩定的因素,因此,對促進國內生產資料供需進一步發展及支撐價格維持堅挺或上升的拉動力有多大,還很難確定。 另外,根據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調查資料,作為重要的經濟先行指標,該指數已經連續10個月超過臨界點50%以上,顯示中國經濟回升態勢基本穩固,增長步伐持續增強,也預示著今年一季度宏觀經濟將會在現有水平上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根據上述分析,考慮到去年一季度基數低的情況,對2010年一季度生產資料市場供需及價格走勢做出以下基本判斷: 一是,市場需求維持穩步加快增長趨勢。一季度,全社會將實現的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將超過7萬億,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將超過兩成;社會物流需求將隨著生產和投資的持續增長,貿易活動的逐漸活躍,其增速也將呈現明顯回升態勢,增幅將超過一成。 二是,價格穩中趨升。結合當前整體經濟運行情況,考慮到去年同期市場價格正處在低位的情況,預計今年一季度生產資料價格將呈現穩中趨升走勢,同比價格升幅可能達到15%左右。 三是,市場供大于求趨勢將持續發展。尤其是鋼材及鐵礦石等鋼鐵原料;銅、鉛、鋁、鋁材及氧化鋁等有色金屬,以及石油、焦炭等基礎能源產品,市場供大于求狀況在一季度還將持續。 三、當前市場運行中的情況、問題與建議 1、建議宏觀調控政策調整或淡出要適時、適度和適當 當前生產資料市場和流通行業雖然出現回穩和向好的趨勢,但發展還不夠穩定,回升的基礎不牢固,從有關經濟指標和價格水平來看,有回穩、減慢和發展不平衡的情況。鑒于對比期基數較低,無論是流通規模、銷售總額,還是市場價格等,同比都將有較大幅度的回升或上漲。對此,并不能就確定為經濟過熱或通貨膨脹了,需要做深入的分析和合理的評價,來確定相關政策調控的節奏、力度及推出的時間。 2、建議繼續加強對有關產業及產品的結構調整,促進市場穩步較快發展 經過“促內需、調結構”等一攬子調控政策的實施,市場已經出現持續回升的向好變化,但市場供需結構還不盡合理,能否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因此,需要繼續做好“保增長、調結構、促內需”的工作。 3、建議關注生產資料流通業的生存與發展,給予必要的稅收、費用等政策支持 根據經濟普查資料及有關統計數據分析,我們認為生產資料流通業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行業,2008年其行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達到5.18%;完成的稅收收入約達到4680億元,比上年增長36.1%,占第三產業的17.3%、占批零業的60.5%;但其成本費用利潤率和銷售利潤率僅為2.46%和2.4%,比批零業整體水平分別低0.9和0.85個百分點,更低于其它服務業。2009年以來,受金融危機影響,其行業盈利水平繼續下降到2.1%上下的水平,遠低于其他行業。因此,我們建議國家拉動內需的四萬億資金,應加大對商貿物流服務業發展建設的投資力度,給予商貿物流服務企業在稅費、資金等有關方面的優惠政策,促進企業穩步持續的發展。 其一,國家在計劃經濟時期劃撥給物資企業的倉儲工業用地,經過物資企業多年的建設改造,已發展成為大型的現代商貿物流專業市場。因此,希望國家將已轉為現代商業物流專業市場的工業倉儲用地,按現時土地使用的性質,給予改為商業用地,以符合土地的實際價值。 其二,商貿物流企業銷售規模大,獲利空間小。因此,希望降低堤圍防護費、印花稅收繳比率。另對進口鐵礦石增值稅率由13%升至17%,建議將增加的4%稅率以退稅形式返回給企業,以幫助企業消化因上年金融危機高價位進口的鐵礦石庫存銷售帶來的損失。 其三,希望能恢復物流集團統一合并繳納企業所得稅政策。生產資料貿易流通企業的經營品種,受市場需求變化和價格波動影響較大,企業經營效益時高時低,參差不齊。企業統一合并繳納企業所得稅有利于提高集團整體的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