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1-08 點擊: 次 來源:互聯網 作者:不詳 - 小 + 大
1956年一個軟件天才降生了,他就是蓋茨,15年后1971年又一個軟件天才降生了,他就是芬蘭人利努斯(Linux)。不同的是:蓋茨沒有完成學業便下海開辦公司,當然是以發財營利為目的,利努斯則在學生時代邊學邊開發Linux,純粹是為了興趣。1990年Windows風靡全球,蓋茨名噪一時時已是億萬富翁,而1998年Linux使人傾倒時利努斯雖然也名揚四海,但仍然是一文不名。 1991年還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上二年級的利努斯開始開發和UNIX類似的計算機操作系統,經過以后的改進Linux得到完善。1998年初電影《泰坦尼克號》在全世界上映,它的動畫效果使觀眾贊嘆不已,而這些動畫制作便是在Linux平臺上完成的,因而Linux聲名大振。1998年下半年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如IBM、英特爾、歐勒庫、網景等一大批軟硬件開發商都相繼宣布支持Linux,一時間各種媒體也競相報道Linux,而且有一些人認為Linux有可能取代微軟的Windows NT。 Linux作為UNIX系統的變種,技術相當優秀,系統內核小、穩定性高、可擴充性好、對硬件要求低,特別是網絡功能強,是適合于在因特網環境下使用的操作系統。Linux從誕生之日起利努斯便把它定位為供全人類共享的自由軟件,不僅把它的源碼全部開放,而且堅持不把Linux作為牟利的工具。Linux的隨后的發展和完善,凝聚了全世界無數開發人員的心血,體現了信息世界里的共建、共享和共榮的精神。Linux應因特網之運而生,借因特網的力量不斷擴散和壯大,可以說是因特網的寵兒。 人們所以鐘情Linux,首先因為Linux是一個免費的開放系統,從1998年以來它的發展極為迅速,支持Linux已成為用戶、獨立軟件開發商的共同需要。其次,Linux是綜合性能極好的操作系統,能運行多種硬件平臺,特別適合于用在關鍵事務處理應用上。在英特爾微處理器平臺上,Linux將是Windows NT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第三,支持Linux將會迅速推動它在企業應用方面市場的發展,進一步推廣因特網的應用。第四,支持Linux,廠家不必花費巨大投資。 同是軟件天才,利努斯同蓋茨走的是不同的道路。這一點還表現在對軟件的信念上。蓋茨是Copyright(版權、右派)主義者。他在1976年初次為Alt8800計算機寫操作系統程序,該程序后被一些軟件愛好隨意拷貝后四處流傳。對此,蓋茨發表了一封致軟件愛好者的公開信。大意是:如果軟件可以自由拷貝,以后還有誰會去編寫軟件,長此以往,程序員還不都餓死了。這可以視為蓋茨對版權的宣言。靠對軟件版權的保護,微軟成為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蓋茨也成為世界首富。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保護自己的版權。1971年還是哈佛大學的學生斯達爾曼(Stallmam)便主張對軟件“思想共享、源碼共享”。這就是以后發展起來的自由軟件(不用花錢便可使用)運動的思想核心。1985年他創建了FSF(自由軟件基金會)。1991公布了GPL(普遍公用許可)2.0,這是一種對軟件版權保護的觀點,它又被稱為Copyleft(left是左,也是leave的過去分詞),被視為同Copyright對立的觀點。利努斯奉行的便是Copyleft觀點。Copyleft同Copyright的根本區別在于:(1)Copyleft允許任何人以電子或紙質文件的形式,使用、修改和傳播程序源碼及相關的衍生文檔;(2)Copyleft要求程序傳播者必須保證程序使用者獲得源碼的權利。 不過,Copyleft作為一種軟件版權保護的觀點,當然不排斥軟件開發者從軟件中獲取利益,只不過牟利的方式有所改變,從過去依賴軟件拷貝的銷售,轉向主要靠提供軟件和信息服務獲利。而且現有商業軟件嫁接到Linux等自由軟件上時,也不一定非要公布源碼和提供免費拷貝,這意味著Copyleft和Copyright可以并存不悖。 Linux首先在大學中流行,國外的大學早已流行開,國內的名牌大學也開始能夠看到它的身影。由于任何人都可免費獲得它及源碼,對它進行研究和擴充,這對于青年學生發揮自己的才能智慧是個好機會。同時也有助于像中國這樣軟件基礎薄弱的國家,在它的基礎上發展中國的軟件事業。 固然Linux和其他軟件一樣,也可能存在弱點和缺陷,但由于它的源碼開放,所以得到無數技術人員的反復推敲和論證,其安全隱患要比商業操作系統少得多,而且不存在開發者有意留下的秘密后門,使用者可以容易地管理和控制它。因此它非常適合用于涉及國家機密和安全的計算機系統,這也是人們對它青睞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20歲的利努斯上大學二年級就能干出在軟件界驚天動地的大事,相信只要提供更自由寬松的環境,中國大學生中也會出現像蓋茨、利努斯這樣的天才。 |
上一篇:SUN:網絡先驅麥克里阿利
下一篇:HP:硅谷之父休利特、帕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