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11-19 點擊: 次 來源:本站整理 作者:admin - 小 + 大
一、前言 近年來我國物流市場不斷對外開放,物流企業在競爭中重組整合,國有、民營和外資企業“三足鼎立”的態勢越發明顯。根據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承諾,從2005年12月11日起,包括公路貨物運輸、貨物租賃,一般貨物的批發、零售及其物流配送,出入境汽車運輸公司等將取消在地域、股權比例等方面對外資的限制,實現物流領域全面開放。 隨著各地紛紛加大對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以及物流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物流能力明顯增強,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以及東北地區加強聯合與協調、統籌規劃,合力營造區域物流發展的“大環境”。連鎖零售、汽車、鋼鐵、醫藥、煤炭等專業物流迅速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我國現代物流整體規模擴大,發展速度加快,運行效率提高,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和促進作用更加明顯。 二、貴陽市物流發展狀況 物流企業伴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而成長,目前已初步具備了發展物流的經濟環境和市場條件。 貴陽市物流企業以貴陽東站作為市場環境,貴陽東站是西南地區大型貨運站,是全國零擔貨物組織站之一,也是貴州省最大的貨物集散地。有貨物線9條、專用線5條,貨場面積26萬平方米,僅風雨棚站臺面積就達1.1萬平方米。 貴陽市的市場供求關系已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這幾年,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為企業加強科學管理,發展貴陽市物流提供了良好的經濟環境條件。企業改革也日益深化,為物流發展培育了必要的微觀基礎。 交通、通信等物流基礎設施的能力大為提高,市場物流網絡逐步擴大,各種運輸工具的數量和質量也都有很大提高。通信網絡的規模及水平明顯提高,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專用物流信息網絡開始在一些部門和地區建立,初步形成城鄉一體的流通網絡。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商品物流技術的進步為貴陽物流和配送的快速發展準備了充分的技術基礎。 有關部門對商品物流和配送采取了積極鼓勵和支持的政策,大力促進了流通體制改革和流通現代化的進程,加快了物流配送的發展。 三、貴陽市物流企業存在的問題 目前,貴陽市貨物出口的主要模式有兩種:一是鐵路貨運至上海后轉國際班輪。此模式運程長,成本高;二是鐵路貨運至黃埔后,駁船轉運至深圳或香港再轉國際班輪。該模式雖然運時較前者少,但運輸環節較多。由于近期受鐵路運力緊張和國際班輪輪艙位緊俏的影響,現有的物流模式較難保障貨物及時的出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省企業履行對國外客戶的交貨承諾,為我省企業尋求安全、經濟、快捷的新物流方式迫在眉睫。 1.基礎設施規劃不合理,管理分散,社會化服務水平低。 貴陽市物流發展呈現出明顯部門化、區域化特征,相互間協調性差,造成了資源浪費,也使企業物流活動很難達到必須的經濟規模和預期的投資回報。另外,現有規劃的主要著眼點是縱橫的交通系統,偏重于線路的建設,忽視“結點”的規劃和建設,對“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重要性認識不足。物流結點存在著嚴重的脫節問題,缺乏綜合的一體規劃。 2.專業物流企業提供的服務尚不滿足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 盡管貴陽市物流業近幾年有了較快發展,但大多數物流企業技術裝備和管理手段仍比較落后,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健全,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也不盡如人意,大大影響了物流服務的準確性與及時性。 3.發展現代物流的規章制度環境尚未完善 發展現代物流業所需的產業政策和產業規劃尚未出臺,而貴陽市現有與物流有關的法律法規往往帶有部門或地區保護的色彩。物流市場的進入與退出、競爭規則基本上無統一法律法規可循,對社會性的物流服務缺乏有效的外部約束,致使不正當競爭難以避免,限制了第三方物流業的進一步發展。 4.大多數物流企業缺乏高速暢通、動態互聯的標準化信息系統。 信息化是物流發展的核心,是保證物流企業服務整體化的必要條件。貴陽市大多數的物流企業的信息數據系統大都是相互孤立和靜態的,現代化的物流信息手段的使用還不是很廣泛,貴陽市物流供給企業擁有物流信息系統,阻礙了物流服務質量的提高。 5.理論研究和人才培訓尚有差距 物流人才是發展物流的關鍵所在,貴陽市在物流人才培養上與其他省、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不能滿足發展現代化物流的需要, 6. 目前在配送中心的建設和其營運中,專業人才不足 貴陽未來社會化、專業化的配送中心將成為發展趨勢,同時,也將形成區域性布局的發展趨勢。這種布局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貴陽流通領域的物流走向合理化,也將在很大程度上決策制造商和各級供貨商的銷售體制和物流線的調整。 四、解決方法和建議 1.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的整合與建設。 從總體上來說,貴陽物流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特別是鐵路建設、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和綜合性物流樞紐建設還不能滿足現代物流發展的需要。要加快建設步伐,充分整合利用現有資源,以滿足現代物流發展的需要。一是對于基礎性、公益性、公共性物流設施,政府要做好規劃,并在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增加投入;二是要優先整合利用、改造提升現有物流設施,盤活存量資源,避免重復投資、重復建設,節約土地資源;三是要注重加強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加快綜合運輸體系建設。 2.大力發展專業化、社會化的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專業物流企業。 要放寬市場準入,逐步取消對物流企業經營范圍的限制,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現有運輸、倉儲、貨代、外貿、郵政、批發企業的服務延伸和功能整合,加快傳統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變;要鼓勵物流企業采用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和經營模式,以電子商務和信息化為支撐,貼近市場,方便用戶,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經營效率和服務質量。 3.積極引導現代物流服務市場需求。 要鼓勵制造與商貿企業廣泛采用現代物流管理和技術。要提倡制造企業、商貿企業引入現代物流理念,抓好企業內部流程改造和資源整合,提高自身物流管理水平,推動產業升級。要支持制造企業、商貿企業改造業務流程,剝離、分立或外包物流業務,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要積極發展連鎖經營、統一配送和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促進流通的現代化。要加強配送中心建設,積極發展各種形式的配送服務。 4.用信息化推進物流現代化。 要抓住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帶來的發展機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提高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水平,推動企業內部流程改造,積極探索物流一體化管理。要以中心城市為依托,統籌協調現有物流信息資源,積極穩妥地推進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健全電子商務認證體系、網上支付系統和配送管理系統,促進信息資源共享。 5.密切關注國際物流的發展趨勢。 當前,國外物流管理和技術發展很快,新的技術不斷涌現。我們要積極務實地推進物流信息化和現代化,加強供要鏈研究。隨著物流領域的對外開放,外資物流企業加快在我國發展的步伐。外企在資金、管理、技術、研發及品種結構上具有比較優勢。我們要密切關注和善于學習國外企業的經驗和技術,發揮自身優勢,盡快提高物流能力和服務水平,縮短與外資企業的差距,發展自己,壯大自己。 6.加強理論研究和人才培訓,指導現代物流的實踐 物流科學是融匯了技術科學和經濟科學的綜合科學,應發揮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的人才集中和知識密集的優勢,培訓物流人才,加強物流理論與實證研究。同時,要盡快實現物流從業人員的職業化,包括專業培訓和執業資格認證制度等措施,建立起人才激勵機制,培養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業務,具有跨學科綜合能力的物流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 2007-9-8 |
上一篇:win7系統如何安裝與配置I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