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9-08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 - 小 + 大
Google在未上市之前,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就曾表示,他希望用戶“盡快離開谷歌,到該去的地方”。這或許也是搜索引擎的初衷,搜索引擎只是作為信息索引的中轉站,連接用戶和內容站的一個工具或者說平臺,作為互聯網海量信息的一大入口。 但現在,搜索引擎早已不再是廣大中小內容網站的友好伙伴了,搜索引擎已經幾乎讓用戶停止在了搜索引擎上了。我們試著捋一捋搜索引擎這些年的變化: 搜索即索引:曾是方便用戶查詢的信息索引 從人工分類目錄的檢索時代,到機器文本檢索的進步,雅虎扮演了這一時期的互聯網英雄。嚴格來說雅虎的分類目錄并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搜索引擎,但按目錄分類的網站鏈接列表,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用戶了解和發現在互聯網上的各類網站,獲取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導航網站就是類似于目錄索引的典型代表,目前國內的hao123和360導航依然擁有廣泛的用戶。 這一時期,搜索引擎更多只是鏈接索引,也可以說是搜索即索引。 全文檢索開創了搜索引擎的新時代,而google是當之無愧的全球代表。 搜索引擎通過抓取鏈接,再結合網頁內容的重要性來和相似程度來改善用戶搜索的信息質量,真正開啟了搜索時代。從信息組織的角度看,搜索引擎是一種網絡信息資源的二次組織工具,它是將分布在不同網絡服務器上的大量信息重新歸類組織成易于查詢的形式。 從信息檢索的角度看,搜索引擎是一種用以查詢互聯網中各類信息資掘的在線檢索平臺,并以Web網頁的方式組織和呈現檢索結果。 這一時期,搜索引擎開啟了內容索引或者說信息索引的時代。從索引網址到索引頁面內容,搜索引擎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這時,搜索即信息。 搜索即結果:從索引到結果 而現在,搜索引擎正在悄然變革,它們不再僅僅是入口,也不再只是索引,開始扮演了目的地的角色。以兩個代表性的搜索引擎——百度和谷歌為例來說一說。 從百度極簡首頁說起 7月31日,百度正式上線了極簡版首頁,改變了7年來的首頁風格。表面上看,百度搜索首頁是更簡潔了,其實,反而是內容更多了,這也是百度“框計算”技術與應用的一次升級。 比如在百度搜索歌曲《小蘋果》,不必點開頁面,就可以在搜索結果頁直接聽歌,并有歌詞、下載等智能服務;搜索明星的關鍵詞時,與之相關的百科、圖片和他/她的作品等信息都一目了然,甚至頁面右側還能展示與該明星人物相關的相關人物或者熱點事件。(例如近期的房祖名、柯震東)。 從百度的阿拉丁計劃、框計算、知心搜索等一系列措施到現在的極簡首頁,都在努力實現一個目的:百度即結果。用戶只需停留在百度搜索頁面而不需點開第三方內容網站,就可以滿足需求,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谷歌被華爾街日報批評推自家內容 《華爾街日報》撰文稱曾幾何時,當用戶在谷歌中搜索一家酒店時,會檢索到10個指向各大在線旅行社和酒店運營商的文本鏈接。但現在,搜索結果的第一頁展示的卻是評價、照片和酒店客房報價。想要查找紐約時報廣場周圍的意大利餐廳?谷歌會顯示出營業時間、地理位置、電話號碼——只需在智能手機的屏幕上點擊一下,即可直接撥通這家餐廳的電話。想在英國購買汽車保險?谷歌可以對各家公司的政策進行對比。 這些結果凸顯出谷歌核心業務的重要變化,以及搜索的基本含義的逐步變遷。在佩奇的領導下,這家科技巨頭已經不再僅僅是網絡索引公司,而是一個互聯網目的地,為不斷增多的各種谷歌服務提供了一個出口和渠道。無論是對谷歌自己的業務而言,還是對數百萬依靠谷歌搜索結果生存的企業來說,這種轉變都堪稱意義重大。 谷歌認為,直接在搜索結果中為查詢事實的用戶提供答案,可以為其節省很多時間,避免了點擊鏈接的繁瑣程序。 從索引信息,讓用戶去相關網站找到滿意答案,到直接在搜索結果頁面提供給用戶想要的答案,就像谷歌所說讓用戶節省了點擊鏈接的時間。之前的“搜索—點擊—答案”,現在就變成了“搜索—答案”,這也意味著很多網站減少了大量從搜索引擎獲取流量的可能。未來的搜索很可能成為壟斷結果,提供海量信息的中小網站在搜索引擎將面臨“零流量”的尷尬境遇,而只有與搜索引擎合作的平臺或者大型網站才會更好的發展。 輸入即結果:從被動搜索到主動推薦 可以用“一次搜索,多種選擇,全面答案”來形容現在的搜索引擎。搜索引擎不再只是“引擎”,也不再是展示信息的“內容平臺”,而是在用戶搜索的同時,除了向用戶提供搜索結果外,還只能推薦用戶可能關心的問題以及相關話題,甚至與之相關的網友討論,既讓用戶全方位了解搜索詞的信息,又提供給用戶更多的相關選擇和結果。 搜索引擎不但被動的提供精準結果,還主動推薦給你可能想要的相關信息,甚至預知你想要的結果。 前兩天百度搜索又再次改版,百度稱之為極速智能搜索。這種搜索結果的改變與傳統搜索相比,再進一步節省了搜索到結果的步驟。之前的從搜索到結果實際上是“輸入—回車—點擊—結果”以及“輸入—回車—結果”的過程,而現在這一步驟則直接轉為“輸入—結果”。當用戶在百度開始輸入搜索字詞時,相關搜索結果就會立即顯示出來。 即使你輸入的不是中文字符,百度也可以進行“聯想搜索”,比如當用戶在百度輸入“bttz”四個字符時,在搜索字符旁會出現灰色的聯想字詞“冰桶挑戰”,并展示出“冰桶挑戰”的最新搜索結果頁面,并在右側推薦出與之關聯的人物、事件及知識圖譜。 百度對于智能搜索和智能聯想給出的定義:
而谷歌也早在2010年也推出了即時搜索Google Instant,當用戶在谷歌搜索框中輸入“W”時,谷歌便可以為其提供當地的天氣預報。如果用戶最終并未使用“weather”(天氣),而是選擇了其他關鍵詞,搜索結果頁面也會即時刷新,并進行相應的改變。谷歌此前已經推出了一項搜索建議功能,可以在用戶輸入關鍵詞的同時為其提供建議,但是這項新功能則會在用戶輸入關鍵詞的同時展示完整的搜索結果。 文字搜索發展今天,搜索引擎雖然未做到極致,但已足夠滿足用戶的需求,甚至可以預知用戶的需求。但對于提供信息的廣大中小網站來說,可能這并不是一個好事,這是一個內容膨脹的時代,也是一個內容已死的時代! 多元化搜索 自從互聯網出現搜索以來,文字搜索一直是主流搜索,而音像搜索則一直沒有起色,這一方面由于用戶的搜索習慣,另一方面也受限于搜索技術的牽制。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多元化的搜索成為可能:圖片搜索、聲音搜索甚至視頻搜索都將會出現。 Google、百度都相繼推出圖片搜索功能,雖然檢索結果還不能如文字搜索那樣得到完美的結果,相信隨著圖像的識別技術的提高定會讓Image Searching得到更好的發展。 據說Google的語音搜索技術已可以支持5種語言,并且自動識別所說話語。 當文字搜索不再是主流搜索時,當多元化搜索時代到來,提供多元化內容的網站又將會重新得到更多機會。 或許,多元化搜索時代的到來,也將再次是廣大中小內容網站的春天到來! |
上一篇:那些年我們所經歷過的網站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