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10-18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趙芳 - 小 + 大
一個聰明的領導人始終都會把“人的因素”看作是影響他飛黃騰達的關鍵,并絕對深諳“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領導只有得到下屬的擁護與合作,才能生存與發展下去。如果失去了下屬的擁護和支持,也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與下屬的關系惡劣,就像走在泥沼中,無處可以用力,無處可以使勁。雖然你發了號令,但是沒有人響應,或者是雖然表面上答應,但卻敷衍了事,偷梁換柱,這種情況下你的任務無論如何也是無法完成的,領導者的個人地位也就岌岌可危,更別說以后的晉升。“如何收攬下屬心”,在任何時候都是那些剛剛走馬上任的“新官們”所必修的第一課。那么,該怎樣管好下屬呢?怎樣讓他們甘心情愿地做事呢?有以下幾點需要我們特別注意:對下屬要民主、公正領導對下屬一定要公平,不能存有私心,不刻意地去偏袒某個人,也不刻意地去孤立某個人,辦事公平,正直無私,這樣下屬才會尊敬你、信任你。否則的話,是不可能得到下屬的承認的。在做本部門的工作決策時,要聽取多方面的意見,然后再制定,并且盡量考慮大多數人的利益。這樣可以讓大家覺得領導是為大家著想,而且虛懷若谷,善于接受別人的意見,這樣制定的決策,大家都樂意接受。如果只以自己的想法為中心,做事情獨裁專斷,是得不到下屬支持的。 善于批評只要是熱愛工作、敬崗敬業的領導人,在他的領導生涯中都有過極想發火、大罵下屬的沖動,但事實上并不是每一個領導人都狂風暴雨般發作了。當下屬確實做了很讓人生氣的事情,在批評他們時,也要對事不對人,批評最好是在私下里進行,當著其他同事的面會讓被批評者覺得沒有面子。另外,批評的方式也要注意,語言要把握好,說他們這件事沒做好就夠了,如果你出口傷人,說出傷害它們自尊心的話,把自己心中的悶氣全然發泄在下屬身上,或者隨意發號施令,毫不考慮下屬感受,那就會嚴重挫傷下屬的自尊心和積極性。不即不離,親疏有度大多數領導都希望和下屬建立良好的關系,與下屬的關系非常近,但凡事都有個限度,做領導的也要掌握好與下屬間的距離,太遠了不好,會讓下屬覺得你高高在上、遙不可及,這樣,下屬之間有什么事情你就不會知道了,這時想要和他們建立什么良好的關系是不可能的。太近了也不好,和下屬距離太近時,他們對你就沒有敬畏感了,你對他們好,他們會覺得是理所應當的,有時還會得寸進尺,向你提出很多過分的要求。這樣的領導,豈不是很失敗。因此,領導要把握好與下屬的距離。在非正式場合,可以和他們打成一片,營造比較親密的關系,這有利于聽取下屬的各種意見和了解他們的情緒。在正式場合,就要拉開一定的距離,讓他們感覺到你是領導,公事還要公辦。 對下屬寬厚仁慈 領導藝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種征服人心的本領,他要有威嚴的一面,也要有寬厚的一面。 作為領導,就像是一個家的家長一樣,只有他是仁慈寬厚的,才會讓成員感覺到家的溫暖。當下屬工作有進步時,要表揚幾句,讓他覺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當下屬工作和生活中碰到了什么困難,要積極地去幫助他;在工作之余,可以經常和下屬談談天,拉近你們的關系,從下屬身上學到知識,也有利于你了解下屬;在自己工作范圍內,自己能做的事情就盡量自己去做,不要對下屬亂下指令,同時也要言出必行,言而有信,小事上不要和下屬計較,讓下屬覺得你有領導的度量。 善于用人 作為領導者,要了解下屬的性格和能力,并在工作中加以合理地利用。事實上,許多人擁有優厚的潛能,只是性格上有些缺點,如果身為上司的你能適當地安排,使他們的缺點變成優點,就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做上司可以在許多方面偷懶,但了解下屬的性格,進而做出適當的調配,這方面絕不可馬虎。下屬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就應把他們安排在不同的崗位上,這樣可以讓他們都發揮自己的特長,提高整個組織的工作效率。勇于承擔過失當下屬出了錯誤后,領導者如果能主動承擔過失,將會一下子提高在下屬心目中的地位。 1980年4月,在營救駐伊朗的美國大使館人質的作戰計劃失敗后,當時的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立即在電視機里作了聲明,聲稱一切的責任都在他身上。在此之前,美國人對卡特的評價并不高。有人甚至評價他是“白宮的歷史上最差勁的總統”,但僅僅由于上面的那一句話,支持卡特的人居然驟增了10%以上。做下屬的最擔心的就是做錯事,費了很大的力氣不但沒有成果,反而闖了禍,說不定還會弄個“吃不了兜著走”的下場。所以懂得如何收攬人心的上司,在下屬闖了禍之后,首先會冷靜地檢討一番自己,然后將他叫來,心平氣和地分析整個事件,最后還會讓他明白,自己永遠是他的后衛,有事情,自己替他擔著。要得到下屬的愛戴與尊敬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領導者長期的堅持與努力。如果你能很好地堅持上面的幾點,相信你得到下屬擁護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