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性原則
(1)合理采用物流機械系統。機械化系統可以大大地改善勞動條件,減輕勞動強度,增強安全作業,提高作業效益和效率。如果所有的物流作業多由自動化設備完成,各作業環節相互聯成一體,實現自動控制,則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達到最高效率。究竟采用哪種系統,要考慮系統目標和實際情況。一般情況下,對于作業量很大,特別是重、大貨物,啟動頻繁、重復、節拍短促而有規律的作業,適宜采用機械化系統。對于要求作業效率基本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并不斷擴大其使用范圍。設備先進程度、數量多少要以適用為高、精度高,或影響工人的健康、有危險的作業場合,適宜采用自動化系統。
(2)合理選用物流技術及其裝備。每一類設備都有其基本功能,在使用設備時,要使其主,使設備性能滿足系統要求,以保證設備充分利用,防止設備閑置浪費。為此要對物流技術及其裝備進行科學規劃,無論是購置還是自我研制,都要認真研究分析設備需求種類j配置狀況、技術狀態,做出切實可行的配置方案,并進行科學合理地選用,充分發揮物流機械設備的效能。而不是越先進越好、越多越好。
(3)集成化與配套使用。在物流系統中,不僅要注意物流技術及其裝備單機的選擇,更重要的是整個系統各環節的銜接和物流技術及其裝備的合理匹配。如果設備之間不配套,不僅不能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而且經濟上可能造成很大的浪費。為此,要保證各種物流技術及其裝備在性能、能力等方面相互配套,物流技術及其裝備自動化處理與人工操作合理匹配。
2.確保物流系統運作的快速性、及時性、準確性和經濟性原則
物流的本質在于創造價值。而物流系統的輸出正是客戶服務。合理利用物流技術及其裝備,以最低的物流成本、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為顧客創造最大的價值,是降低物流總成本、提高物流效益、贏得持久競爭優勢的關鍵。顧客對不同產品的購買在時間要求上也有所不同。絕大部分產品,顧客希望在作出購買決策時得到。而生產系統為保證生產需要,有時需要快速地供應生產所用的材料產品。這對物流技術裝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快速、及時、準確、經濟地把物料或貨物運送到指定場所。
(1)所謂快速性原則,就是為了保證物流速度,廣泛應用現代化物流設備,及時按生產進度,把物料送到指定場所。無論生產企業各車間、工序問物的流動還是企業外各種物的流動,都要根據生產的需要及時進行,否則,生產就會受到影響,這就要求物流設備隨時處于良好狀態,能隨時進行工作。
(2)所謂準確性原則,就是要求在倉儲、運輸、搬運過程中確保物流技術及其裝備可靠、安全,防止由于物流設備的故障造成貨物損壞、丟失。對物流技術及其裝備進行科學管理,是保證設備貨物安全的前提。
(3)所謂經濟性原則,是在完成一定的物流任務的條件下,投入的物流技術及其裝備最佳,即最能發揮設備的功能,消耗費用最低。
3.選用物流器具和設備的標準化原則
在物流系統中,盡量采用標準化物流技術及其裝備、器具,可以降低設備和器具的購置和管理費用,提高物流作業的機械化水平,改善勞動條件,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物流效率和物流經濟效益。特別是選用標準化集裝單元器具,有利于搬運、裝卸、儲存作業的統一化和設施設備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國內外物流接軌。例如:集裝單元器具有便于機械搬運和堆垛的結構,如叉孔、吊耳、承插口等,還可以在無貨時折疊,便于自身存儲與搬運;裝于集裝單元化器具的貨物,其搬運的活性指數比裝于貨箱、容器的貨物更大。采用集裝單元化后,物流費用大幅度降低,同時,使包裝方法和物料搬運技術裝備工具發生了變革,集裝箱本身就成為包裝物和運輸工具。
4.靈活性、適應性原則
在物流系統中,所采用的物流技術及其裝備應能適應各種不同物流環境、 物流任務和實際應用的需求,應滿足使用方便、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減少人力搬運等要求。例如,物流技術及其裝備的使用操作要符合簡單、易掌握、不易出錯等要求。
5.充分利用空間原則
最后,應用配置物流技術裝備時,還應充分利用有效的空問,進行物流作業。例如:架空布置的懸掛輸送機、梁式起重機、高層貨架等;使用托盤和集裝箱進行堆垛,向空中發展,這樣可減少占地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