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l4gxk"><noframes id="l4gxk">

<em id="l4gxk"></em>
      
      

         今天是:  畢業(yè)走過的歲月:7275天
        RSS訂閱 - 5班照片墻 - 友情鏈接 - 祝福頻道 - 微信公眾號  
        您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魅力營山 >> 營山美景 >> [營山旅游] 營山龍興寺

        [營山旅游] 營山龍興寺

        發(fā)布時間:2008-04-20 15:28:02 | 來源:本站整理 | 作者:admin | 點擊:34676次 | 發(fā)表評論

        壁畫藏古寺
          龍興寺坐落在營山縣城東北,距縣城約48公里,雙林鄉(xiāng)龍興村青泉山東簏,由10座山包圍,構(gòu)成蓮花形的蓮花心的中軸線上。
          據(jù)龍興寺大殿脊梁上記載:“龍興寺建于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歲次甲午初一日……”分觀音殿、正殿、山門,位于龍興村東側(cè)青泉山東簏,又名龍興禪院,苦竹寺。清代晚期在大殿左右兩側(cè)修建了廂房。1950年拆除了觀音殿、山門和左側(cè)廂房戲樓,拆下的材料修建了雙林鄉(xiāng)人民政府,保留了正殿和兩廂房,正殿主體未改建過,廂房系民居,保存完整,整體建筑構(gòu)造獨特,美麗壯觀。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信徒在正殿兩側(cè)山墻面上繪制了觀音、弟子、羅漢、八部眾等壁畫。由于保存完好,至今部分壁畫仍清晰可見。

        百姓巧計護壁畫
          龍興寺的壁畫得以保存完好,當?shù)乩习傩展Σ豢蓻]。
          據(jù)說,當年破四舊的時候,老百姓為了保護龍興寺的壁畫,曾用泥巴涂在墻上,用厚厚的黃泥巴將壁畫遮了個嚴嚴實實。龍興寺壁畫這才得以幸存了下來,展現(xiàn)在今人面前。
          當記者整理拍攝回來的龍興寺壁畫照片時,一位在美術(shù)方面頗有造詣的同事,竟然將龍興寺壁畫誤認為是記者拍攝的敦煌壁畫。
          雖然是誤認,卻也可以說明龍興寺壁畫美輪美奐的色彩和栩栩如生的造型了。雖然壁畫如今已有些斑駁了,但并不影響壁畫的美麗,反而為壁畫增添了古樸的另一種美。
          照片拍攝的龍興寺大殿觀音弟子畫像,其人物形態(tài)的豐盈,以及其眉目間傳遞出來的悲天憫人的慈悲情懷并沒有因歷史的流失而受損。
          建筑也獨具特色
          龍興寺除了大殿的壁畫外,龍興寺大殿的建筑本身也是獨具特色。有評價說其為研究四川地區(qū)古建筑的發(fā)展歷史及壁畫制作工藝等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有資料詳細記述了大殿的建筑特色。“該建筑座北朝南,為抬梁式木結(jié)構(gòu)建筑,單檐歇山式屋頂。梁架結(jié)構(gòu)為四椽栿前后乳栿用四柱,殿內(nèi)柱間施大額,柱柱穿枋,四根內(nèi)柱直升四椽栿下端承托梁架,角梁下施遞角梁,仔角梁上翹,兩側(cè)依蝦須。檐下施斗栱,明間補間斗栱二朵,次間無補間斗栱,柱頭斗栱和補間斗栱均為六輔作雙下昂斗栱,第一、二跳出45度斜栱,每朵斗栱下昂咀上卷形如象鼻。昂為假昂,以栱頭雕飾而成。補間斗栱后尾出挑斡,斜長一步架延至下金檁下。山面斗栱已簡化,第二、三跳改為一木枋出跳替代斗和栱,枋頭直承挑檐檁。普柏枋薄而寬,至角柱出頭,闌額角柱略出頭,無雕飾。后檐砌磚墻,不施斗栱,以挑出檐,明間辟一圓拱形門洞寬1.54米。”
          2002年,龍興寺大殿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劃定保護范圍,使文物和文物周邊環(huán)境得到了妥善保護。

        相關(guān)文章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名(必填*): QQ: 郵箱: 主頁:
        評論:
        驗證: 看不清?點擊換一個
        共有0人對本文發(fā)表評論,點此查看所有評論(網(wǎng)友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站內(nèi)搜索
        欄目導航
        最近更新
        推薦專題欄目
        點擊排行

                  關(guān)于本站 - 免責聲明 - 公益廣告 - 聯(lián)系方式 - 營中簡介 - 5班照片墻 - 營山介紹 - 網(wǎng)站導航 - 留言交流 - RSS訂閱 - 設(shè)為首頁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