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8-10-15 點擊: 次 來源:現代物流報 作者:王素娟 - 小 + 大
企業經營活動中,物流是滲透到各項經營活動之中的活動。物流成本就是用金額評價物流活動的實際情況,F代物流成本是指從原材料供應開始一直囊括到將商品送達到消費者手上所發生的全部物流費用。據統計,在國民生產總值(GNP)上每花費10000美元,相應的物流成本就要超過1000美元;就單個廠商而言,根據業務的類型、作業的地理區域,以及產品和材料的重量/價值比率,物流開支一般在銷售額的5%~35%之間;物流成本通常是業務工作中成本最高的項目之一,僅次于制造過程中的材料費用或批發、零售產品的成本。而企業經營的一個重要目標是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所以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途徑是加強物流成本管理。 什么是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是指企業進行采購、銷售、生產等與物流相關活動的成本總和,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運輸成本:運輸成本是指企業對原材料在制品以及成品的所有運輸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包括直接運輸費用和管理費用。為降低物流總成本需要嚴格控制在運輸方面的開支,加強對運輸的經濟核算。 存貨持有成本:一般來說,存貨可以占到制造商資產的20%以上。存貨持有成本有些概念區分模糊,難以確定,所以,目前許多公司只是以當前的銀行利率乘以存貨價值再加上其他一些費用,作為存貨持有成本。實際上,存貨持有成本包括存貨資金占用成本、存貨服務成本、存貨風險成本和調價損失等。 倉儲成本:大多數倉儲成本不隨存貨水平變動而變動,而是隨存儲地點的多少而變。倉儲成本包括倉庫租金、倉庫折舊、設備折舊、裝卸費用、貨物包裝材料費用和管理費等。 批量成本:批量成本包括生產準備成本、物料搬運成本、計劃安排和加速作業成本以及因轉產導致生產能力喪失等。 缺貨成本:缺貨成本是指由于不能滿足客戶訂單或需求所造成的銷售利潤損失。 訂單處理及信息成本:訂單處理是指從客戶下訂單開始到客戶收到貨物為止,這一過程中所有單據處理活動,與訂單處理相關活動的費用屬于訂單處理費用。信息成本指與物流管理運作有關的信息方面的成本,包括軟件折舊、系統維護及管理費用等。 采購成本:采購成本指與采購原材料部件相關的物流費用。包括采購訂單費用、采購計劃制定人員的管理費用、采購人員管理費用等。 其他管理費用:其他管理費用包括與物流管理及運作相關人員的管理費用。 那么,現行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主要問題有哪些呢? 首先,物流在企業財務會計制度中沒有科目,因而較難對企業生產的物流費用作出明確、全面的計算與分析。由于企業現有的會計核算制度是按照勞動力和產品分攤企業成本的,所以企業的損益表中無物流成本的直接記錄。例如物料運輸成本常包括在貨物的購入成本或產品的銷售成本中;廠內運輸成本常記入生產成本;訂單處理成本包含在銷售費用中;部分存貨持有成本可能包含在財務費用中。由于無法完整地統計企業物流成本是多少,使得企業節約物流成本無從下手。 其次,在通常的會計科目中,忽略內部物流費用,目前,物流成本核算的是企業對外部運輸所支付的運輸費用或向外部運輸倉庫支付的商品保管費用等傳統的物流費用。對于企業內部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企業利用自己的車輛運輸,利用自己的庫房保管貨物,由自己的工人進行包裝,裝卸沒有列入物流費用科目。因而,從現代物流管理的角度看,企業難以把握準確的物流成本。 先進的國際企業的實踐表明,企業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費用是實行物流成本控制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大部分在企業內部。日本的一位物流成本控制計算分析人士提出了“物流費用冰山”說,其含義是:人們對物流費用的總體內容并不掌握,提起物流費用大家只看到了企業支付的外部物流費用。 最后,對物流成本的計算和控制,各企業分散進行,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把握物流成本,各自為政,使得各企業間無法在物流成本方面進行比較分析,也無法得出行業平均物流成本值。另外,物流部門無法掌握的成本很多。例如,保管費用中過員進貨,過員生產,銷售或備品在庫保管以及緊急運輸等產生的費用并未納入其中,從而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難度。 由于上述原因,使得企業管理人員無法獲取企業物流成本的真實數據,也無法對企業物流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無法對物流成本進行分析與管理,物流成本成了被遺忘的角落。 針對這些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問題,筆者認為降低物流成本,要重視內部物流費用的核算與管理,加強歸集、計算和控制,但是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應通過以下途徑進行管理,通過效率化的配送來降低物流成本。 企業實現效率化的配送,減少運輸次數,提高裝載率及合理安排配車計劃,選擇最佳的運送手段,從而降低配送成本。 利用物流外包降低企業物流成本、降低投資成本。企業把物流外包給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縮短商品在途時間,減少商品周轉過程的費用和損失。有條件的企業還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直供上線,實現零庫存,降低成本。 借助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在傳統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業的成本控制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實現各個環節的最優控制。企業采用信息系統管理,一方面可使各種物流作業或業務處理能準確,迅速的進行;另一方面通過信息系統的數據匯總,進行預測分析,可控制物流成本發生的可能性。 加強企業職工的成本管理意識。把降低成本的工作從物流管理部門擴展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并從產品開發、生產、銷售全周期中,進行物流成本管理,使企業員工具有長期發展的 “戰略性成本意識”。 積極協訓各部門,根據經濟原則,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努力實現企業物流成本的綜合控制。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實現企業物流總成本的最小化。 這樣,企業通過對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可以有效推動物流合理化進程,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使得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
上一篇:應急物流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