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8-13 點擊: 次 來源:《物流科技》 作者:王茂春 杜楊銘 - 小 + 大
摘要:從三個方面分析了貴陽市物流業發展狀況,對貴陽市輪胎、化肥、電子、鋼鐵、鋁、日化、食品等行業的200余家工業企業的物流調查結果進行總結。結果表明,貴陽市發展現代物流前景較好,資源優勢明顯。 關鍵詞:物流產業;物流市場;物流資源;貴陽市 中圖分類號:F2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1-0085-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Guiyang logistics industry from three aspects, and summarizes the logistics research results of more than 200 industry enterprises, including tyre, fertilizer, electric, steel, aluminum, personal care products, food and other industr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spect of Guiyang modern logistics is preferable and the resource advantage is evident. Key words: logistics industry; logistics market; logistics resource; Guiyang city 1貴陽市物流業發展現狀 1.1貴陽市物流業發展概況 貴陽市傳統物流業發展始于1926年,經八十多年的發展已形成鐵路、公路、航空運輸網,聯接城鄉,溝通全省;以商業儲運、供銷儲運、物資儲運為主的倉儲業以及以公路運輸公司為主的公路運輸逐步建立,為發展全省經濟發揮了巨大作用。從社會經濟發展速度來看,貨運量的增長速度高于經濟增長速度,1978年至2006年貴陽市的貨物運輸量年均增長率為14.05%(國內生產總值為11.05%),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其中,公路運輸量年均增長率為最快。從各種運輸方式的運輸機構來看,公路貨物運輸量占主要地位,為貨運量的54%。貴陽市交通運輸發展態勢較好。 1.2物流企業結構 市統計局普查數據顯示,貴陽市交通運輸、倉儲、裝卸搬運企業及其輔助性企業共162家,其中交通運輸、倉儲、裝卸搬運企業94家。根據統計:(1)公路運輸企業比重較大,運輸企業共41家,公路運輸企業34家,占83%;(2)國有企業比重較大,國有企業72家,占總數的76.6%;(3)以人數標準劃分,大部分為小企業,職工人數在100人以下的小企業79家,占總數的84%。 1.3貨運站場結構 公路貨運站場:貴陽市公路站場為4個,總占地面積12 575平方米。包括貴陽貨運北站、省汽車三場零擔站、貴陽聯運公司集裝箱、零擔中轉站、貴陽三橋駕駛員城等。 鐵路站場:貴陽鐵路分局管轄的鐵路貨運站共31個,包括貴陽南站、貴陽東站、谷立站、大土站、貴陽北站、大寨站、都拉營站、蓬萊站、貴陽西站、花溪站等。貴陽南站為貴陽鐵路樞紐唯一的編組站,該站管轄貴陽東站大型貨場、南站貨場及銜接的專用線,日均辦理車輛數8 000輛以上,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鐵路編組站。 民航貨運站場:1997年5月貴陽龍洞堡機場建成通航,當年龍洞堡機場完成貨物運輸0.81萬噸,近年來貨運量增長較快,但龍洞堡機場的主要功能仍是為客運服務,因此近期還不可能形成可觀的貨運能力。 目前,貴陽還沒有一個設施比較完善,功能比較齊全的貨運綜合型站場,只有一些運輸公司(場)自用倉儲設施和停車場,其設施及其簡陋落后,功能比較單一。 1.4物流信息建設情況 目前,貴陽市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已在少數企業初見規模,如貴州省長途汽車運輸公司的貨運信息中心、中鐵快運信息中心。已有的物流信息系統能為用戶貨運交易提供信息交換的平臺,收集和發布信息,為零擔及批量貨物集裝、分發、中轉、儲存提供綜合性服務。 2貴陽地區物流市場調查 據貴陽市商務局對貴陽市輪胎、化肥、電子、鋼鐵、鋁、日化、食品等行業的200余家工業企業的物流調查。 調查表明: (1)認為物流對企業發展的影響程度: 很高占7.9%;較高占34.2%;一般占48.7%;較低占6.6%;很低占2.6%。 (2)物流費用占銷售費用的比例:認為15%以下的占51.5%;15%~30%的占38.2%;30%~60%的占8.8%;60%以上的占1.5%。 (3)各種物流費用的構成比例(如表2)。 (4)承擔工業企業物流任務的主體(如表3)。 (5)企業目前采取的運輸方式:(多項選擇,有重復,合計不是100%) 公路運輸63.3%;鐵路運輸48.1%;多式聯運22.8%;航空運輸15.2%;水運5.1%。 (6)工業企業目前物流運作狀況的認可情況(如表4)。 不滿意的原因依次是:成本高;反應慢;產品破損多。滿意的原因依次是:成本低;反應快。 (7)工業企業理想中的物流企業應具備的條件: 依次為:全國網絡化運輸(門到門);低風險低貨損率24小時服務多式聯運。 (8)有45.3%的企業正在尋找新的物流代理商,其中:75%的企業選擇新型物流公司;21.9%企業選擇純運輸企業;3.1%企業選擇純倉儲企業;其中:64.3%的企業希望新的物流商提供綜合物流服務;28.6%的企業希望提供干線運輸;7.2%的企業希望提供分銷服務。 從以上調查可以看出,工業企業由過去對單純倉儲、運輸的需求,開始逐步發展到對包括倉儲在內的綜合物流的需求:工業企業由過去對“大而全”、“小而全”、自辦物流的追求與認可,開始逐步發展到尋求合格的第三方物流商;從工業企業對物流的需求和對目前物流運作質量的滿意程度分析,貴州省的物流業發展才剛剛起步,任重而道遠、潛力巨大。 3貴陽市物流市場特點 (1)流通系統的國有儲運公司擁有大量的物流設施,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倉儲、運輸等方面擁有一整套嚴格的制度和豐富的經驗,但由于受傳統體制與歷史包袱的影響,在發展現代物流配送的道路上步履維艱,其服務功能與服務水平等與市場需要相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2)非流通部門的儲運企業和非國有儲運企業,服務觀念較新、市場競爭意識較強,但在服務功能上也比較單一,由于缺乏統一管理與市場監督,在操作規范以及出現貨損后的賠付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在汽車運輸方面問題很多。 (3)生產與零售企業自辦的儲運機構,在保障本企業生產供應與銷售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具有統一指揮、調度靈活的優勢,但許多企業存在資金投入、成本控制與規范管理3個基本問題,特別是一些處于成長期的大中型企業更是左右為難。 4貴陽市物流資源現狀 4.1區位優勢 貴陽市作為交通部規劃的45個主樞紐城市之一,是貴州省政治、經濟、文化、旅游中心,又是綜合性工業基地和開放型、多功能型的現代化城市,地處西南交通樞紐,是國家推進西部大開發要依托的重要中心城市。是西南重要的鐵路、公路交通樞紐,湘黔、川黔、黔桂、貴昆四條干線在此交匯,貴陽南站鐵路編組站位居西南第一;也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航空港和通信樞紐之一。 4.2交通資源 貴陽市是全省和西南交通樞紐,201國道、312國道及102、301、103、104、306、302省道等8條公路交匯于此,構成以市區為中心,連接城郊區縣(市),溝通省內外的放射狀公路網絡。隨著全國“二縱二橫”高等級公路網絡的形成,道路運輸快捷、門對門、機動靈活的物流服務和一定運距內的經濟技術優勢將愈來愈明顯。全市公路總里程為2 091公里,公路密度為26.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貨運量為2 527.8萬噸,周轉量78 882.4萬噸公里,目前共有營運汽車17 615輛,總噸位59 152.9噸,道路營運輛密度9.3輛/公里。 4.3通信及信息資源 貴陽市電信業務發展很快,鄉級政府以上駐地電信光纜已開通,都可以利用計算機互聯網進行信息交換。據不完全統計,貴陽市信息配載中心約有30家左右。 4.4運輸市場已基本形成 零擔運輸業務發展較快,目前已發展到四十多家,如穗黔物流、全程物流等企業已初具規模。省內外線路主要是浙江、廣州、福建、湖南、云南、重慶等。業務內容主要是收貨、發貨、分揀、倉儲、整車裝運。零擔運輸量7 250噸/月,月創產值200萬元以上。 4.5商品流通及貨源 貴陽市商品流通較大的企業是集貿市場和商業企業,貨源主要有百貨、建材、鋼材、蔬菜水果、家電等,每月進出量在100—12 000噸不等,最長運距1 500公里,總貨運量3.5萬噸/月。工業企業的大宗貨源主要是企業原材料和產品的進出,總運輸量20.2萬噸/月,周轉量1 298萬噸公里/月,運輸產值每月近百萬元。 參考文獻: [1] 招商迪辰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貴陽市城市現代物流發展總體規劃[R]. 貴陽:貴陽市商務局,2004. [2] 王茂春. 因地制宜、適度發展——綜合物流中心建設設想及前景展望[J]. 物流技術與應用,2002(4):42-44. [3] 王茂春. 貴陽二戈寨物流中心建設設想及前景展望[J]. 貴州交通通訊,2002(3):20-22. |
上一篇:物流信息管理模式的應用研究
下一篇:淺議物流項目管理的團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