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2-10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摘要:本文描述了研究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經濟的目的和意義。在總結國內外研究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目前該領域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沒有研究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沒有適當的定量模型和算法,并據此提供了解決方案,即未來的可研究方向。 一、目的和意義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研究實踐的熱點管理模式。它是一系列用來有效整合供應商、制造商、庫存以及銷售商的方法。供應鏈是非常復雜的網絡關系。一般是多點起源,多點到達,中間存在多點的物理流。實際的運作中這種復雜的供應鏈網絡在信息流的傳遞中會出現兩個問題:信息時間滯后;信息失真。這些問題顯然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競爭中的障礙因素。 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EC)作為一種新的商務模式,其本質不僅延伸了人類思想、交流和行動的范圍,而且簡化了這種交流和活動的環節,提高了商務活動的效率和效益。電子商務通過建立信息交易平臺,在企業之間交互傳輸動態信息流和資金流,保證物流的有效通暢,其高效率、低成本、數字化、網絡化、全球化的發展模式從根本上解決了信息時間滯后和信息失真的問題。因此,為了在眾多的供應鏈中勝出,企業聯盟紛紛引入EC平臺,建立敏捷性、集成化的E化供應鏈。 供應鏈經濟(Supply Chain Economy, SCE)是章定博士最近提出的新概念,它可以被理解為從事一種或者多種相關產品的生產、銷售、配送以及消費等活動的多個公司構成的網絡,其中的公司代表供應鏈實體的不同部分,基于他們自身的特長和核心競爭力相互競爭從而構成一個供應鏈。一個SCE可能由多個SC構成,這些供應鏈在他們的原材料獲取、生產、配送以及零售活動中相互影響(合作和競爭)。一個SCE描述了所研究的所有運作相關和市場相關的供應鏈的競爭環境。因為現在的市場競爭已經不僅僅限于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擴展為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章定博士指出研究供應鏈經濟問題可以解決下列一些熱點問題。 1.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如何競爭。 2.哪些供應鏈將在競爭中勝出。 3.勝出的供應鏈的市場份額是多少。 在供應鏈管理的環境下,研究電子商務技術、流程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在電子商務技術已經付諸實踐的今天,研究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經濟問題,可以為企業供應鏈的競爭、協調及重構提供中觀或宏觀的決策。這樣就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費,集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的社會經濟效益。因此在電子商務的環境下,研究供應鏈經濟,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電子商務是網絡時代的產物,它能為供應鏈管理提供以下信息:市場需要什么產品,倉庫能提供什么產品,什么正在生產過程中,什么正在進入或退出市場。目前的研究文獻集中在“基于EC的單個SCM或SC網絡均衡”,而基于EC的SCE的研究卻仍然空白。 隨著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化的發展,國內外的研究出現了新的觀點。王斌(2000)指出傳統供應鏈中存在的問題,及開發電子商務化供應鏈的必要性。藍伯雄(2000)指出了電子商務對供應鏈的影響。Kehoe(2001)指出了利用EC進行供應鏈管理的要點。沈燕(2006)給出了基于EC的供應鏈管理研究綜述,并指出其進一步研究方向。 Nagurney et al.(2002年)利用變分不等式方法構建了供應鏈網絡均衡模型。Nagurney et al.(2003年)還構建了環球供應鏈網絡的動態均衡模型。Dong June (2004年)構建了具有隨機性需求的供應鏈網絡均衡模型。Nagurney et al.(2004年)綜合考慮了電子商務以及供需存在的風險等問題,重構了基于EC的供應鏈網絡均衡模型。 章定教授(2003)首次提出了供應鏈經濟的概念。章定教授(2006)在所提出的供應鏈經濟概念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供應鏈與供應鏈競爭的網絡經濟模型,巧妙地利用變分不等式的形式刻畫了供應鏈網絡經濟的均衡狀態,明確地回答了供應鏈之間是如何競爭的,那些供應鏈會在競爭中獲勝及其市場份額等問題,并給出了很好的經濟解釋。 三、存在的問題 分析以上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問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可以發現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深入的方向。 1.目前,大多數研究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問題的文獻仍停留在單個供應鏈或供應鏈網絡均衡的層面上,都沒有涉及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2.國內外對電子商務化供應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在供應鏈的大背景下,對電子商務技術、流程的改進、優化,以提高整個系統的效益”。而很少有人研究“在電子商務的大背景下,通過供應鏈的均衡、協調和競爭,來提高整個系統的效益。” 3.在已有的文獻中,以定性研究和描述為主。缺乏定量的模型和算法。 4.供應鏈管理和EC的應用在我國企業中都處于萌芽階段,管理理念和企業自身信息系統的基礎建設都弱于國外。如何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融合EC和SCM并成功運用到實際中去,還有待研究。 四、解決方案 針對上述研究存在的問題,我們擬研究“基于EC的SCE”問題。具體描述為:在EC的環境下,研究在供應鏈經濟中那條供應鏈會勝出,勝出的鏈獲得的市場分額等,以指導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為此,我們擬采用變分不等式理論來刻畫基于EC的供應鏈經濟模型,并研究相應的求解算法。 具體地,如圖1所示,假設系統中有個制造商、個零售商和個需求市場。為方便描述,再假設系統中只有一種產品,當然系統中有多種相關產品的情況也可類似研究。圖中的實線表示傳統方式的產品交易,虛線表示電子商務方式的產品交易。圖1表示制造商可以通過傳統方式或電子商務的形式將產品售于零售商,零售商也可通過傳統方式或電子商務的形式將產品轉售于需求市場上的消費者,制造商也可通過電子商務方式將產品直接銷售給需求市場的消費者。 這里我們給出市場鏈的概念,即市場鏈(Market pertinent chain)是從事一種終端產品的生產、運輸、倉儲、分銷、零售直到消費者手中的一系列運作邊和協調邊組成的鏈路。它是原供應鏈的一部分,是指特定產品到特定市場的一條鏈。圖3中實線表示傳統交易的市場鏈,而虛線表示電子商務方式交易的市場鏈(只要該市場鏈中有電子商務活動,我們就把它稱為電子商務方式的市場鏈)。 最后,以邊際成本最小為目標,以市場鏈為單元,用變分不等式理論來刻畫供應鏈經濟均衡的模型,并用經典的投影算法及相關的智能化算法求解。通過求解結果,最終得出供應鏈經濟模型達到均衡時,哪個市場鏈、哪個制造商會勝出,勝出的市場鏈的市場份額是多少。這樣可為企業聯盟供應鏈的重構、生產、銷售等戰略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例如應該生產什么產品,生產多少,是否應該使用電子商務平臺,應該與那些企業共同組成供應鏈等。這樣不但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同樣可以提高社會的經濟效益。 |
上一篇:淺析電子商務的競爭優勢與要求
下一篇:淺議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