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從供給者到需要者之間有一段時間差,由于改變這一時間差而創造的價值,稱做“時間效用”。物流創造時間效用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縮短時間創造效用
縮短物流時間,可獲得多方面的好處:減少物流損失,降低物流消耗,提高物的周轉率,節約資金等。馬克思從資本角度早就指出過:“流通時間越等于零或近于零,資本的職能就越大,資本的生產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值就越大。”
這里所講的流通時問完全可以理解為物流時間,因為物流周期的結束是資本周轉的前提條件。這個時間越短,資本周轉越快,表現出資本的增值速度越快。所以,通過物流時間的縮短可取得高的時間效用。
2.彌補時間差創造效用
經濟社會中,需要和供給普遍存在時間差:例如,糧食、水果等農作物的生產、收獲有嚴格的季節性和周期性,這就決定了農作物的集中產出,但是人們的消費是天天有需求,因而供給和需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時間差。正是有了這個時間差,商品才能取得自身最高價值,才能獲得十分理想的效益。但是,這個時間差而產生的效用本身不會自動實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集中生產出的糧食除了當時的少量消費外,就會損壞、腐爛,而在非生產時間,人們就會找不到糧食、水果吃,所以必須進行儲存、保管以保證經常性的需要,供人們食用以實現其使用價值。這種使用價值是通過物流活動克服了季節性生產和經常性消費的時間差才得以實現的。這就是物流的時間效用。
3.延長時間差創造效用
盡管加快物流速度,縮短物流時間是普遍規律。但是,在某些具體物流中也存在人為地、能動地延長物流時問來創造效用。例如,囤積居奇便是一種有意識地延長物流時間增加時間差來創造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