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述可見,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物流是滲透到各項經營活動之中的活動。在我國,2001年8月正式頒布實施的中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GB/Tl8354—2001)中給企業物流(Internal Logistics)下的定義是:
企業物流——企業內部的物品實體流動。
從定義本身看,企業物流只包括企業內生產物流或企業內轉換物流,但是這個外延是不夠全面的。因為企業物流是企業一體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以客戶滿意度為目標和驅動力,在企業內和它的供應、營銷渠道上,對貨物、服務和相關的信息從貨源地到目的地進行有效的流通和儲存,以滿足客戶要求。因此,企業物流活動的范圍應從原材料采購開始,到產成品送達顧客,甚至連退貨、廢棄品回收也應涵蓋在內(見圖4.4)。
圖4.4 企業物流示意圖
當然,現在出現了物流外包的趨勢,不見得所有的企業自己承攬下所有的企業物流活動,可以將部分甚至全過程的物流活動交由第三方物流企業去完成。這部分內容在本書第5章將作闡述。
而且,對于不同類型的企業,物流重點不相同。例如,對于一個制造型企業而言,物流活動出現在工廠和倉庫之間;對于一個批發商而言,物流活動出現在分銷中心;對于一個零售商而言,物流活動出現在分銷中心和零售點。
如果將企業物流與社會物流(企業外部物流)做一對比,可以說企業內部物流關注的焦點是物料空間和時間的變動;企業外部物流關注的是流通成本和服務水平(如表4.1所示)。但兩者同時都要滿足“6R”:在恰當的時間(Right time)、恰當的地點(Right place),以恰當的成本(Right cost)得到恰當數量(Right quantity)的恰當產品(Right product)或將恰當數量的恰當產品提供給恰當的客戶(Right customer)。
表4.1 企業物流與社會物流比較
企業內部物流的定義要素 | 社會物流的定義要素 | ||
物 | 將正確的物品(Right material) | 流
| 將正確的產品(Right produ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