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逆向物流的重視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要提高逆向物流管理效率,有必要構建一條恢復鏈。恢復鏈流程是逆向物流控制的主線。終點有兩種可能:再使用或處理報廢。恢復鏈上的活動包括回收、揀選、再加工或處置報廢、再使用(見圖4.15)。
圖4.15 恢復鏈流程圖
在整條恢復鏈上,生產企業、銷售企業、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和消費者都是循環物流系統的參與者。為了使這條恢復鏈運作順暢,必須從政府政策的角度,對現有物流體制進行管理,設計一系列的規則,界定人們選擇的空間。具體對策如下。
1.嚴格實施已有的法律、法規,健全再生資源行業經營法規
《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早已出臺,但部分執法部門不能有力貫徹實施。一些生產和流通企業對環境排放廢棄物而無需承擔再生資源的責任。因此,可嘗試出臺新的經濟指標(如:綠色GDP),出臺環境稅,采取排放權的交易以及“押金——退回” 制度等政府舉措和市場行為,強化循環經濟意識,促進逆向物流的應用和發展。
同時進一步制定和完善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依法管理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經營活動,明確各個環節的法律責任。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套完整的《再生資源法》,再生資源回收與利用的責任不明確;回收與利用沒有形成統一標準,造成行業管理混亂。另外,應進一步
提倡廢舊物資在其產地實施分類回收的做法,保證其最大的回收率。
2.加快有關逆向物流技術研發,鼓勵官、產、學、研合作聯手攻關
逆向物流技術的研發對恢復鏈的有效營運有重要推動作用。尤其是廢家電、廢舊輪胎、廢電池回收利用的處理技術。這些技術不妨借鑒NJ,I-的做法。以廢let冰箱為例,德國有專門的處理工廠。在那兒,先由工人手工操作,將冰箱中殘存的制冷劑放出,以免后續處理中泄漏出來污染環境。然后按自動化的程序,用機器將其壓扁、捶碎,再將不同的成分篩選出。比如,先根據導電性將金屬和非金屬分開,再根據磁性和密度篩選出鋼、鐵、銅、鋁等不同金屬。幾條分選流水線過去,出來就是成分比較單一的各種材料。回收的金屬冶煉后又是好材料。而合成橡膠粉碎后可以和瀝青攙在一起,成為鋪路材料。
3.盡快出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激勵機制和政策措施
我國可以通過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的一些成功經驗和做法,結合我國國情,研究建立適合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能夠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激勵機制;研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促進再生資源行業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有關措施。
例如,德國是個汽車大國——平均兩個人一臺車。2002年3月,德國政府批準了一項《舊汽車法》的修正案,規定汽車生產廠商與進口商有義務回收報廢車輛。對于消費環節廢棄物的回收由市政公司統一負責。每年年底,市政公司會發給各戶主一份《垃圾回收日程表》,把下一年每天收什么垃圾安排得清清楚楚,比如,每周一、三收生活垃圾,周二、四回收綠色垃圾(枯枝落葉),周五回收廢紙等。然后每年有幾個特定的目子回收難處理的垃圾,舊家具、IH電器回收的日子都在日程表安排得清清楚楚,而且各區的居民收到的目程表是不同的,各區的日子交錯開,可以保持滿負荷運轉。
這種“循環經濟”的效益表現在:一是德國市政公司盈利的多,虧本的少。當然也有國家對廢舊品循環處理的稅收優惠和補貼因素。二是回收的鐵、銅、鋁等金屬,最少的也占德國金屬生產的5%以上。三是看來最沒用的廢舊橡膠渣,已經成為目前鋪設和維護高速公路的主要原料,用橡膠渣瀝青鋪的高速公路,摩擦力大又有適度彈性,車感和安全性都好于水泥路面。
4.抓好示范點
引導和扶持有條件的中心城市建立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和集散市場,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逐步向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
目前我國己初步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回收物流網絡,但需要一些中心城市培育幾個大回收企業,以便發揮集聚效應和發散效應。如:按現代企業制度組建科、工、貿一體的總公司或專業化的集團公司;改變以行政為主線的做法,組建跨地區、跨行業、甚至跨省市的服務公司;充分利用已有的市場資源提高逆向物流的效率和效益,如充分利用郵政系統現有的入千家、進萬戶、點多面廣的綜合網絡。
5.提倡綠色包裝
采用可降解的包裝材料,設計簡易包裝,減少一次性包裝,提高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加強綠色包裝宣傳等。早在20世紀90年代,素有“文件處理專家”之稱的施樂公司(Fuji Xerox)在產品設計時把多次使用、翻新生產和廢物回收作為實施環境保護計劃的指導方針,致力于實質性的“變廢為寶”,許多施樂產品在結構上都設計得容易拆卸和分解,不僅便于平時的零件維修更換,更有利于機器到使用壽命后對其中的可回收件進行再生利用。
對于企業來說,應加快逆向物流的信息系統軟件開發。盡管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管理信息系統的成熟軟件,但逆向物流的信息系統軟件目前仍是IT軟件的一塊處女地。雖然先行一步的跨國企業在該領域已經嘗試,但也只是在常規管理信息系統(MIS)中增加一個逆向物流處理模塊,功能不很完善。實際上,逆向物流信息系統軟件所孕育的商機是驚人的,僅美國每年就有超過350億美元的逆向物流成本,可推測逆向物流的信息系統軟件業的份額有多大。
總之,21世紀的企業應從整個供應鏈的視角來組織物流,致力于設計無污染的產品和工藝,支持和自覺參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事業,從而保護環境,創造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