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物流管理學會主席Raymond C.Horshey指出:“目前物流管理面臨的兩大挑戰是:從上到下,在更高的水平上,用系統思想重新認識物流管理,以使物流的效益最優;第二,在物流管理中創新必要的方法,完成物流管理的目標。”其中第一條,談到就是物流戰略問題。關于物流戰略,人們對它的認識也是逐步深入的。
從圖5.2可以看出,在20世紀50年代,物流戰略關注的是工作地物流。20世紀60年代,物流戰略關注的是設施物流,注重于生產原料的控制,當時物流的技術重點在工廠內部自動化機械的運用。20世紀70年代,物流戰略關注的是企業物流,此階段注重如何將生產的產品迅速運送至消費者手中,企業重視產品的快速分類與運送,對物流成本的概念亦僅限于保管及出貨部門。20世紀80年代,物流戰略關注的是供應鏈物流,開始重視整體物流的成本控制,從生產原料的輸入、制造過程、倉儲保管、加工包裝、訂單銷售及運送服務都涵蓋于物流的范圍內。20世紀90年代,物流戰略關注的是全球物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電腦及網絡的普及,企業經營策略由供應鏈管理擴展到全球物流管理(GlobalLogistics Management,GLM)。
圖5.2 20世紀物流戰略的演變
在企業中,物流戰略的制定是一個體系,涵蓋戰略決策、結構決策、職能決策和作業決策(見圖5.3)。
圖5.3 物流戰略決策體系
在戰略這一層面上,物流決策的內容集成了8個主要的領域:客戶服務、供應鏈設計、物流網絡戰略、倉庫設計與運作、運輸管理、物料管理、信息技術、組織與變革管理(見圖5.4)。
圖5.4 物流戰略管理的8個領域
近年來,歐美物流企業的經營戰略具有以下特點:追求完美的一站式服務,在物流特定擅長范圍內實行特殊化,并成為其中最出色大企業,與此同時出售非核心業務。重新審視多角化業務的開展,繼續實行物流范圍的特殊化,在物流領域實現一站式服務。
對照世界上發達國家或地區的物流的運作模式和中國物流的現狀,提出中國企業物流的發展戰略勢在必行。可供借鑒的主要有三種:
(1)顧客服務戰略顧客服務戰略要積極地探討以什么樣的水準為顧客提供服務才能滿足顧客,并能夠擴大企業的銷售。因此,該戰略強調顧客可利用商品的品種、配送時間和質量、信息等。
(2)生產、銷售、物流集成戰略現代物流的中心命題是從全局的角度,平衡供應、生產、物流和銷售等要求,可以說不存在離開了生產和銷售集成的企業內部供應鏈系統的現代物流。因為現代物流是以“部門最佳”直至“全體最佳”為目的,如果只強調“部門最佳”,很難在嚴峻的企業競爭中獲勝。
(3)供應鏈管理戰略生產、銷售集成系統是企業內部供應鏈的集成系統,有必要將這一集成的概念擴展到包含交易伙伴在內的企業問供應鏈集成系統。就是說,不僅停留在企業間、以最終消費者的需要為根本,還要以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廠家、物流專業企業、流通企業等不同企業組織間的合作伙伴關系為基礎,有必要建立企業間供應鏈集成系統,這樣的企業間供應鏈集成系統稱為供應鏈管理。
最后,物流規劃的制定必須結合到公司的戰略規劃過程中,物流部門必須有一個清晰的遠景目標作為指引,必須定期衡量運作產出。
《物種起源》的作者達爾文說過這樣一句話:健壯的物種不能幸存,有智慧的物種不能幸存,惟一能幸存的是對環境的變化的適應能力最強的物種。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消費者的購買需求不斷改變,因而物流管理戰略的推陳出新也不會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