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質量管理組織:
質量管理工作是在物流的每一個過程中體現的。因此,質量工作應是整個物流組織的事情,建立一個統籌的質量組織,實行質量管理的規劃、協調、組織、監督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在各個過程中建立質量小組,并通過質量小組帶動全員、全過程的質量管理也是很重要的方式。
2.PDCA循環:
PDCA是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四個管理階段的簡稱,又稱為戴明循環或管理循環,是質量保證體系運轉的基本方式。具體又分為分析現狀、分析原因、找出主要影響因素、制定解決措施、組織實施、檢查、總結,將遺留問題作為下一階段目標等8個步驟,大環套小環,環環相扣,循環每轉動一周就提高一步,如此循環往復。
3.標準化工作:
標準化是開展物流質量管理的依據之一。在標準中,要具體制定各項工作的質量要求、工作規范、質量檢查方法,各項工作的結果都要在產品質量的規定標準范圍內。因此,物流質量管理離不開標準制定工作。
4.制度化:
將質量管理作為物流的一項永久性工作,必須有制度的保證。建立協作體制,建立質量管理小組都是制度化的一個部分。此外,還必須使制度程序化,以便于了解、執行和檢查。制度化的另一重要方式是建立責任制,在崗位責任制基礎上,或在崗位責任制的內容中,訂立或包含質量責任,使質量責任能在日常的細微工作中體現出來。
5.建立差錯預防體系:
物流過程中的差錯問題是影響物流質量的主要因素。由于物流數量大,操作程序多,差錯的發生可能性很大,因此,建立差錯預防體系也是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對庫存貨物的有效調整,運用自動識別新技術和建立倉庫檢測系統等。
6.標桿法(benchmarking)
在提高物流質量時,標桿法(定基方法)也經常使用。標桿可以使用顧問、期刊和大學研究者出版的有用的物流數據,也可以對行業內部或相關行業的非競爭性公司進行調研;或者構建組織聯盟,經常系統地共享風險基準數據。
此外,對客戶感覺進行正規的評價也是向頂尖物流績效攀升的一個重要的途徑,這種評價可以通過由公司或行業資助的調查或系統的訂貨追蹤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