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GB/Tl8354—2001)中給物流技術(Logistics Technology)下的定義是:
物流活動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方面的理論、方法、以及設施、設備、裝置與工藝的總稱。
物流技術是以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為依據而創造的物流活動手段,它是人們在進行物流活動中所使用的各種物質手段、作業程序、工藝技巧、勞動經驗和工作方法的總和。物流技術和生產技術不同,生產技術是為社會生產某種產品、為社會提供有形物資的技術;而物流技術是把生產出的物資進行移送、儲存,為社會提供無形服務的技術。也就是說,物流技術的作用是把各種物資從生產者轉移給消費者。生產技術和物流技術的區別見表7.1。
表7.1 生產技術與物流技術的特點
生產技術 | 物流技術 |
為社會提供有形物資 | 為社會提供無形服務 |
直接與科學技術動向相適應 | 間接得、被動地適應多樣化需求 |
物流技術包括硬技術和軟技術。物流硬技術,亦稱物流技術裝備,是指物流實物流動所涉及的各種機電設備與設施、運輸工具、倉儲設備與設施、裝載工具與容器、搬運車輛、站場、電子計算機、通信設備等。從世界范圍看,20世紀70年代前,物流活動是以硬技術為主導型,如高速公路、大型貨運專用船、集裝箱、無人自動搬運車、自動化立體倉庫、配送中心等。
物流軟技術是以提高物流系統整體效益和供應鏈運營效用為中心的技術方法,包含物流網絡布局、物流預測技術、物流系統的規劃、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的選址與設計、物流設施的規劃和布置、物流裝備的優化和集成、各項物流功能作業的組織與管理、物流途徑的最佳選擇、運輸終端的合理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