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10-04 點擊: 次 來源:網絡收集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像很多故事一樣,衛明也是在一個企業嚴重虧損的時候接手,經過努力之后扭虧為盈,并樹立了很高的社會信譽度。這便是在衛明帶領下重新煥發生機的南通飛鶴物流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飛鶴物流)。走近飛鶴物流,記者發現其成長秘訣是一個以責任為先,繼而以此打造品牌的過程。 嚴謹經營 2006年,衛明接手飛鶴物流。當時,飛鶴物流面臨虧損百萬元的窘境。這家由南通汽運實業集團投資組建的物流企業,自2003年成立以來遇到了最嚴重的生存考驗。衛明臨危受命,擔任飛鶴物流的總經理。在他的帶領下,一年后,飛鶴物流減虧100萬元,并發展成為南通規模最大的物流企業。究其經營秘訣,衛明的回答很簡短: “責任為先,嚴謹經營,打造品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資源豐富讓飛鶴物流成為南通市最大的物流集散地,該市65%的貨運是在飛鶴物流的物流園區內成交的。飛鶴物流并不是南通僅有的物流企業,但卻是掌握資源最多的一家。凡是外地來南通送貨的車輛,都會到飛鶴物流配貨返程。一到晚上,其物流園區內燈火通明,火熱的場面一直持續到凌晨二三點。在這其中,品牌效益是飛鶴物流得到市場認可的重要原因。 衛明告訴記者,飛鶴物流得到大規模的發展主要是有兩大優勢:一是經營的嚴謹性,二是資源豐富。在飛鶴物流,這兩大優勢相輔相成。 飛鶴物流很注重與客戶間的合作,不斷發展長期合作的客戶群。這其中,滲透著經營的嚴謹性。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了保證合作者的安全性,飛鶴物流會通過老客戶推薦的方式發展新合作者,以避免合作風險,杜絕貨運過程中 “貨物蒸發”的安全隱患。眾所周知,在貨物運行當中,整車貨物 “人間蒸發”的事件屢見不鮮,不但給貨主造成損失,也 “蒸發”掉了物流企業的信譽度。因此,對物流企業來說,首先要做到謹慎地與貨運司機進行合作。而且,飛鶴物流對配送、干支線運輸車輛安裝了GPS(全球衛星定位)跟蹤系統,為貨物運輸加了把保險鎖。近年來,飛鶴物流從未發生過整車貨物丟失事件。正是因為其經營嚴謹,不少企業愿意將運輸任務交給飛鶴物流,便成就了其豐富的貨運信息資源。 在飛鶴物流,一但經營效益與安全經營發生沖突的時候,首先要顧及安全問題。記者在采訪中得知,飛鶴物流園區的招待所與公安部門實現了聯網,凡是入住物流園區招待所的貨車司機,都要出示有效證件,否則不得入住。巧的是,物流園區招待所的工作人員在對貨運司機核對身份的過程中,發現了可疑人員,歪打正著地幫公安機關破了案。 “這是一種責任。對自己的責任,對客戶的責任。”衛明對于自己的品牌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始終認為,企業經營一定要有品牌意識,在客戶心中樹立起品牌形象,才能保證企業不斷發展。 善用人才 企業發展離不開人才。衛明很清楚這一點,剛剛接手飛鶴物流,他便以“能者優先”的原則,在用人方面進行了一番調整。 接手飛鶴物流后,衛明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對公司各部門的領導摸底調查。調查過程中,他發現一些領導干部身在其位,不謀其事。 “俗話說得好,將熊熊一窩,我首先要從各部門的一把手抓起。”于是,衛明將所在部門領導的名字寫在黑板上,組織員工對他們進行無計名投票,得到員工認可的人可以繼續任職,反之便讓出位子,讓更有能力的人上崗。經過他的一番調整,公司員工的工作狀態有了新氣象。 此外,發揮職工代表的作用也是飛鶴物流善用人才的一種體現。每當公司遇到需要決策之事,衛明不會只局限于領導層,而是會動員員工集思廣益,誰的建議行得通便采用誰的。 “不拘一格用人才方是企業發展的一種保障。”衛明說。 企業的競爭便是人才的競爭。飛鶴物流將發展人才戰略列為企業發展方向之一。衛明告訴記者,飛鶴物流為了不斷提高員工實際工作的能力,堅持定期組織培訓活動,通過這種形式為大家樹立一種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意識。對于新員工,飛鶴物流對他們進行崗前培訓,包括禮儀、公務。衛明認為,哪怕是一個再普通的員工,他代表的都是飛鶴物流。重視員工能力、個人形象的培養和塑造,就是注重飛鶴物流的品牌形象。在個人形象方面,飛鶴物流對員工的要求特別嚴格,甚至聽起來有些苛刻,即便是8小時工作時間以外,衛明都要求員工牢記維護企業形象的意識。 飛鶴物流擁有自營運輸車輛190輛,公司從不放松對貨運司機們的管理。有一次,飛鶴物流的一個司機在外地賭錢被公安機關查到,衛明知道這件事后,進行了嚴肅處理。衛明說,員工在外維護個人形象便是維護企業形象,我們要為每一個員工樹立維護企業形象的意識,包括8小時工作時間以外。 填補空白 衛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多次提到,一個企業領導必須知道企業下一步的路怎么走,否則就很失職。衛明一直都為“盡職”而努力,勾靳出了飛鶴物流未來幾年的發展藍圖——打破南通物流業目前的空白,發展冷鏈物流與危化物流。 冷鏈是國內很多物流企業的短腿,難以達標的技術手段無法支撐這項業務發展。由于受限于這項技術,導致大量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腐壞。衛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了冷鏈物流尚屬空白的南通所面臨的現狀: “海南的水果和山東壽光的蔬菜是南通人餐桌上的 ‘常客’,但由于冷鏈技術不達標,大量蔬菜水果在運輸途中腐壞。因此,我們想大力發展冷鏈技術,彌補南通物流業的這塊空白。” 空白雖然意味著發展空間廣闊,但冷鏈物流對物流企業的技術和資金水平提出挑戰。衛明一個業內的朋友深知發展冷鏈物流的難度,便提前給他打預防針: “想搞好冷鏈物流,至少得先交三年的學費。” “我準備好了交四年的學費。”衛明的態度很堅決。他告訴記者,飛鶴物流的冷鏈技術將涉及農產品、藥品和水產品,目前計劃建一座3000~5000平方米的冷藏庫房。 如果說冷鏈物流向物流企業的專業素質提出要求,那么危化物流則更具挑戰性。飛鶴物流發展危化物流的信心緣于一次試水危化品的運輸。 飛鶴物流在南通享有較高的信譽度,一些企業愿意將大型運輸任務交于飛鶴物流處理。7月份,上海一家企業將危化品運輸任務交于飛鶴物流。初次試水自然要慎之又慎。衛明組織員工按照危化品運輸的要求,制定了詳盡的運輸方案,并派出幾名優秀的駕駛員,成功完成了運輸任務。此次運輸給了衛明發展危化物流的信心。衛明說: “飛鶴物流要用兩年時間將危化物流發展起來,我們認為自己完全有這個實力。” 此外,長三角大橋的開通為其輻射地區的物流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被稱為上海的 “后花園”的南通市也將因此而產生大量物流機遇,飛鶴物流自然會成為受益者之一。 “蘇通大橋開通后,縮短了上海與南通的距離。上海有好多投資商已看好南通市,紛紛到這里投資。經濟的發展勢必帶動物流發展。飛鶴物流已經做好了迎接新機遇的準備。”衛明信心十足。 |
上一篇:辛克物流:大與小的啟示
下一篇:約翰迪爾公司物流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