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8-07-11 點擊: 次 來源:網絡收集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摘要:本文在闡述標準化概念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物流標準化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應改進措施,以期為加快我國物流標準化進程有所裨益。 關鍵詞: 物流標準化;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F045.5 文獻標識碼:A Our Country Flows the Standardized Existence the Question and the Measure Research Zhang Guangliang (Jili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the elaboration standardization concept foundation, flows the standardized existence in view of our country the question, carries on the reason analysis,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 speeds up our country take the time to flow the standardized advancement to have a benefit. Key words: the thing flows the standardization; question; measure 一、物流標準化的概念 物流標準化是指以物流系統為對象,圍繞運輸、儲存、裝卸、包裝以及物流信息處理等物流活動制定、發布和實施有關技術和工作方面的標準,并按照技術標準和工作標準的配合性要求,統一整個物流系統的標準的過程。 二、我國物流標準化存在的問題 1.物流標準化基礎薄弱。其一,我國物流業起步較晚,基礎比較薄弱。在物流的基礎設施、管理體制、管理水平、人員素質等諸多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對物流的許多概念、甚至基本概念,往往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甚至對“物流”的內涵與外延,都缺乏明確的認識。其二,物流標準化的市場基礎比較薄弱,直接影響到我國物流標準化的實施。 2.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較低。盡管我國已制定了許多相關條例,但在實施過程中物流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還比較低。如有些企業生產部門庫存管理不嚴,原材料積壓嚴重;運輸部門運送不及時,使物流受阻;流通部門倉庫管理不善,造成貨物殘損,損失嚴重;裝卸部門的裝卸不當,造成的損失等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較低的表現。 3.物流標準缺乏統一規范。目前,我國物流系統的發展還處于低級階段,物流各環節標準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首先,基礎設施方面和裝備條件落后,與物流產業的發展要求相比仍然有較大的差距。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總體規模仍然很小,各種物流設施及裝備的技術水平和設施結構不盡合理、標準化程度較低,不能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設施的效率。其次,物流器具標準不配套,其中以托盤標準的問題最典型。最后,物流包裝標準與物流設施標準之間缺乏有效銜接,所以導致了物流無效作業增多,物流成本上升,物流服務質量落后,嚴重制約了物流效率的提高。 三、我國物流標準化發展滯后的原因分析 1.物流標準化的認知程度低。目前,我國企業中的物流從業人員對物流標準認知程度普遍偏低,還有很多物流操作人員根本不知道有相關物流標準的相關內容。而且,目前物流仍然采用傳統的經銷渠道,企業對物流的運作方式方法和技術手段等普遍缺乏全面了解,先進的技術裝備使用率很低,公司還是以傳統的手段服務于客戶,所以導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這也是阻礙物流標準實施的直接原因。 2.物流市場發育程度低。目前,物流市場上存在著現實需求不足與潛在需求巨大之間的矛盾。一方面企業自理物流能力較強,多數擁有自己的倉庫和車隊。另一方面,企業普遍認為自理物流成本過高,希望物流服務社會化。同時在完善服務功能、降低貨損率、改善服務態度等方面有較高要求。因此,在企業的微觀層面有著巨大的潛在物流服務需求。 3.物流專業人才短缺。物流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技術,涉及的領域極其廣泛,這就要求物流管理人員不但要熟悉整個工藝流程,而且要精通物流管理技術、掌握企業內部物流以及向外延伸的整條供應鏈的管理等綜合知識。從整體來看,我國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還非常落后,而且物流專業教育尚未形成一個完善的教育培養體系,具備綜合物流知識的管理和技術人才嚴重缺乏,難以滿足企業物流現代化的需要。 4.外部條件制約。現代物流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是信息化,而現在企業的網絡平臺建設等都還剛剛起步,實際應用有限。在信息系統建設上,還缺乏對網絡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及時性等方面的具體政策規定,還沒能形成統一的物流信息系統技術標準及信息共享協議,阻礙了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 四、提高物流標準化的措施 1.政府應以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參與物流標準化建設。政府部門是國家標準的組織制定者和推廣者,在國家標準的制定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企業是標準的最終執行者,物流標準的推廣必須有企業的配合。企業是務實的,利益是它們平衡取舍的關鍵。政府可以在推廣標準化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和制約。 2.行業協會應發揮引導協調作用。行業協會應鼓勵催促行業中各企業參照國際先進物流標準,努力打破條塊分割和地方保護主義,統籌規劃,整合物流資源,從整個經貿發展的需要來規劃物流產業的網絡布局,加大行業協會的發展與引導作用,同時通過行業協會中間聯絡作用,使行業內各個企業在物資流通活動中得到統一與協調。 3.積極借鑒、采用國外先進物流標準,注重與國際物流標準接軌。在物流標準化工作中,不僅要立足國內實際情況,同時還要著眼于國際,加強物流標準化與國際物流標準化的接軌。由于我國物流標準化起步較晚,在建立物流標準化體系時,要充分借鑒我國和發達國家的成熟經驗和先進技術,積極采用國內和國外先進標準和標準化方法。這是保證物流標準體系科學合理、少走彎路的有效方法。 4.盡快出臺基礎性實用標準,逐步推出新標準。物流標準化是一個水到渠成的自然過程,在短期內推廣完善物流標準化體系不切實際。由于一些基本概念的模糊和基礎資料的匱乏,嚴重影響了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所以應盡快出臺基礎性實用標準,進而在考慮物流各環節協調的基礎上,對現行的各種國家已頒布的與物流活動有關的標準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比較分析,全面整理,淘汰影響物流業整體發展的舊標準,盡可能地以國際標準為基本參照系逐步推出新標準,同時保持各種相關標準的協調一致,逐步完善物流標準化體系。 5.重視物流標準化人才的培養。目前,我國物流標準化人才奇缺,這將直接影響企業物流的發展。為此,就要積極培養現代物流人才,包括多種方式的培訓,比如從企業現有人員中選擇部分有學歷、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到有關大專院校深造,也可以引進國外物流人才。同時,還要盡快建立起人才激勵機制,培養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業務、具有跨學科綜合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倉儲中心的物流標準化。 作者單位:吉林建筑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張春亮.物流標準化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科技咨詢導報,2007,2:89-90. [2]劉春梅.物流標準化在我國實施的對策[J].商業研究,2006,5:34-35. [3]張俊杰,華寧.淺談物流標準化的現狀及其對策[J].交通標準化,2005,11:68-69. |
上一篇:中國物流標準化現狀與對策建議
下一篇:淺談綠色供應鏈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