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5-16 點擊: 次 來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一)規劃準備階段 (1)組建倉庫規劃建設項目組,成員應來自投資方、工程設計部門等; (2)明確制定倉庫未來的功能與運營目標,以利于資料收集與規劃需求分析; (3)收集所處地區的有關發展資料和有關基本建設的政策、規范、標準,還有自然條件資料和交通等協作條件資料。資料收集的目的在于把握現狀,掌握市場倉庫容量。 (二)承統規劃設計階段 (1)資料整理階段。將收集到的相關資料進行匯總整理,作為規劃設計階段的依據。 (2)規劃條件設定。通過對現狀資料的分析,有倉庫網絡的弱點,進而設定新倉庫的規劃條件,包括倉儲能力、自動化程度等。 (3)作業需求功能規劃。包括新倉庫的作業流程、設備與作業場所的組合等;制定這一規劃應遵循合理化、簡單化與機械化的原則。 (4)設施需求規劃與選用。一個完整的倉庫建設規劃中所包含的設施需求相當廣泛,可以既包括儲運生產作業區的建筑物與設備規劃,也包括支持倉庫運作的服務設施規劃,以及辦公室和員工活動場所等場地設施規劃。 (5)信息情報系統規劃。現代倉庫管理的特點是信息處理量比較大。倉庫中所管理的物品種類繁多,而且由于入庫單、出庫單、需求單等單據發生量大、關聯信息多,查詢和統計需求水平很高,管理起來有一定困難。為了避免差錯和簡化計算機工作,需要統一各種原始單據、賬目和報表的格式。程序代碼應標準化,軟件要統一化,確保軟件的可維護性和實用性。界面盡量簡單化,做到實用、方便,滿足企業中不同層次員工的需要。 (6)整體布局設計。估算儲運作業區、服務設施大小,并依據各區域的關聯性來確定各區的擺放位置。 (三)方案評估決策階段 一般的規劃過程均會產生多種方案,應由有關部門依原規劃的基本方針和基準加以評估,選出最佳方案。 (四)局部規劃設計階段 局部規劃設計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在已經選定的建庫地址上規劃各項合庫設施設備等的實際方位和占地面積。當局部規劃的結果改變了以上系統規劃的內容時,必須返回前段程序,做出必要的修正后繼續進行局部規劃設計。 (五)計劃執行階段 當各項成本和效益評估完成以后,如果企業或組織決定建設該倉庫,則可以進入計劃執行階段,即倉庫建設階段。 |
上一篇:倉庫建設規劃的特征
下一篇:倉庫網點規劃的概念與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