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1-05 點擊: 次 來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倉庫庫房內貨架和貨垛所占的面積為保管面積或使用面積,其他則為非保管面積。應盡量擴大保管面積,縮小非保管面積。非保管面積包括通道、墻間距、收發貨區、倉庫人員辦公地點等。 (1)通道 庫房內的通道,分為運輸通道(主通道)、作業通道(副通道)和檢查通道。 運輸通道供裝卸搬運設備在庫內行走,其寬度主要取決于裝卸搬運設備的外形尺寸和單元裝載的大小。運輸通道的寬度一般為1.5-3米。 (2)墻間距 墻間距的作用一方面是使貨物和貨架與庫墻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物品受庫外溫濕度的影響,同時也可作為檢查通道和作業通道。墻間距一般寬度為0.5米左右,當兼作作業通道時,其寬度需增加一倍。 (3)收發貨區 收發貨區是供收貨、發貨時臨時存放物品的作業用地。收發貨區的位置應靠近庫門和運輸通道,可設在庫房的兩端或適中的位置,并要考慮到收貨發貨互不干擾。收發貨區面積的大小,則應根據一次收發批量的大小、物品規格品種的多少、供貨方和用戶的數量、收發作業效率的高低、倉庫的設備情況、收發貨的均衡性、發貨方式等情況確定。 (4)庫內辦公地點 倉庫管理人員需要一定的辦公地點,可設在庫內也可設在庫外。總的說來,管理人員的辦公室設在庫內特別是單獨隔成房間時不合理的,既不經濟又不安全。所以辦公地點最好設在庫外。 |
上一篇:倉庫貨區布局的基本形式
下一篇:堆碼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