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1-19 點擊: 次 來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一)貨垛“五距”要求 貨垛“五距”應符合安全規范要求。貨垛的“五距”指的是垛距、墻距、柱距、頂距和燈距。堆垛貨垛時,不能依墻、靠柱、碰頂、貼燈;不能緊挨旁邊的貨垛,必須留有一定的間距。無論采用哪一種垛型,房內必須留出相應的走道,方便商品的進出和消防用途。 (1)垛距。貨垛與貨垛之間的必要距離,稱為垛距,常以支道作為垛距。垛距能方便存取作業,起通風、散熱的作用,方便消防工作。庫房垛距一般為 0.3~0.5m,貨場垛距一般不少于 0.5m。 (2)墻距。為了防止庫房墻壁和貨場圍墻上的潮氣對商品的影響,也為了散熱通風、消防工作、建筑安全、收發作業,貨垛必須留有墻距。墻距可分為庫房墻距和貨場墻距,其中,庫房墻距又分為內墻距和外墻距。內墻距是指貨物離沒有窗戶墻體的距離,此處潮氣相對少些,一般距離為 0.1~0.3m;外墻距是指貨物離有窗戶墻體的距離,這里濕度相對大些,一般距離為 0.1~0.5m。 (3)柱距。為了防止庫房柱子的潮氣影響貨物,也為了保護倉庫建筑物的安全,必須留有柱距。柱距一般為0.1~0.3m。 (4)頂距。貨垛堆放的最大高度與庫房、貨棚屋頂橫梁間的距離,稱為頂距。頂距能便于裝卸搬運作業,能通風散熱,有利于消防工作,有利于收發、查點。頂距一般為0.5~0.9m,具體視情況而定。 (5)燈距。貨垛與照明燈之間的必要距離,稱為燈距。為了確保儲存商品的安全,防止照明燈發出的熱量引起靠近商品燃燒而發生火災,貨垛必須留有足夠的安全燈距。燈距按規定應有不少于0.5m的安全距離。 (二)堆碼設計 為了達到堆碼的基本要求,必須根據保管場所的實際情況、物品本身的特點、裝卸搬運條件和技術作業過程的要求,對物品堆垛進行總體設計。設計的內容包括垛基、垛形、貨垛參數、堆碼方式、貨垛苫蓋、貨垛加固等。 (1)垛基 垛基是貨垛的基礎,其主要作用是:承受整個貨垛的重量,將物品的垂直壓力傳遞給地基;將物品與地面隔開,起防水、防潮和通風的作用;垛基空間為搬運作業提供方便條件。因此,對垛基的基本要求是:將整垛貨物的重量均勻地傳遞給地坪;保證良好的防潮和通風;保證垛基上存放的物品不發生變形。 (2)垛形 垛形是指貨垛的外部輪廓形狀。按坪底的平面形狀可以分為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環形等。按貨垛立面的形狀可以分為矩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半圓形,另外還可組成矩形-三角形、矩形-梯形、矩形-半圓形等復合形狀。 不同立面的貨垛都有各自的特點。矩形、正方形垛易于堆碼,便于盤點計數,庫容整齊,但隨著堆碼高度的增加貨垛穩定性就會下降。梯形、三角形和半圓形垛的穩定性好,便于苫蓋,但是不便于盤點計數,也不利于倉庫空間的利用。矩形-三角形等復合貨垛恰好可以整合它們的優勢,尤其是在露天存放的情況下更須加以考慮。 (3)貨垛參數 貨垛參數是指貨垛的長、寬、高,即貨垛的外形尺寸。 通常情況下,需要首先確定貨垛的長度,例如長形材料的尺寸長度就是其貨垛的長度,包裝成件物品的垛長應為包裝長度或寬度的整數倍。貨垛的寬度應根據庫存物品的性質、要求的保管條件、搬運方式、數量多少以及收發制度等確定,一般多以兩個或五個單位包裝為貨垛寬度。貨垛高度主要根據庫房高度、地坪承載能力、物品本身和包裝物的耐壓能力、裝卸搬運設備的類型和技術性能,以及物品的理化性質等來確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提高貨垛的高度,以提高倉庫的空間利用率。 |
上一篇:堆碼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
下一篇:物品堆碼存放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