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區的安全管理可以劃分成幾個環節,即倉儲技術區、庫房、貨物保管、貨物收發、貨物裝卸與搬運、貨物運輸、技術檢查、修理和廢棄物的處理等。其中,著重討論以下幾個環節。 (一)倉儲技術區的安全管理 倉儲技術區是庫區重地,應嚴格安全管理。技術區周圍設置高度大于2m的圍墻,上置鋼絲網,高1.7m以上,并設置電網或其他屏障。技術區內道路、橋梁、隧道等通道應暢通、平整。 技術區出入口設置日夜值班的門衛,對進出人員和車輛進行檢查和登記,嚴禁易燃易爆物品和火源帶入。 技術區內嚴禁危及貨物安全的活動(如吸煙、鳴槍、燒荒、爆破等),未經上級部門的批準,不準在技術區內進行參觀、攝影、錄像或測繪。 (二)庫房的安全管理 經常檢查庫房結構情況,對于地面裂縫、地基沉降、結構損壞,以及周圍山體滑坡、塌方,或防水防潮層和排水溝堵塞等情況應及時維修和排除。 此外,庫房鑰匙應妥善保管,實行多方控制,嚴格遵守鑰匙領取手續。對于存放易燃易爆、貴重貨物的庫房要嚴格執行兩人分別掌管鑰匙和兩人同時進庫的規定。有條件的庫房,應安裝安全監控裝置,并認真使用和管理。 (三)貨物裝卸與搬運中的安全管理 倉庫機械應實行專人專機,建立崗位責任制,防止丟失和損壞,操作手應做到“會操作、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一般故障”。 根據貨物尺寸、重量、形狀來選用合理的裝卸、搬運設備,嚴禁超高、超寬、超重、超速以及其他不規范操作。不能在庫房內檢修機械設備。在狹小通道、出入庫房或接近貨物時應減速鳴號。 倉庫的其他安全管理 (一)防臺風 對于臺風,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預備措施: (1)積極防范 臺風并不是年年都在一個地區登陸,防臺工作是一項防范未然、有備無患的工作。企業要對員工,特別是領導干部進行防臺宣傳和教育,促使保持警惕、不能麻痹。 (2)全員參與 臺風可以造成倉庫的損害不僅是倉儲物質,還包括倉庫建筑、設備、設施、場地、樹木,以及物料備料、辦公設施等一切財產和生命安全,還會造成環境污染危害。防臺抗臺工作是所有員工的工作,需要全員參與。 (3)不斷改善倉庫條件 為了使防臺抗臺取得勝利,需要有較好的硬件設施和條件,提高倉庫設施設備的抗風、防雨、排水防水浸的能力;減少使用簡易建筑,及時拆除危房危建和及時維修加固老舊建筑、圍墻;提高倉庫、貨場的排水能力,注意協調倉庫外圍避免對排水的阻礙;購置和妥善維修水泵等排水設備,備置堵水物料;牢固設置倉庫、場地的綁扎固定繩樁。 (二)防汛 洪水和雨水雖然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時常會對貨物的安全倉儲帶來不利影響。所以應認真做好倉庫防汛工作。 (1)建立組織 汛期到來之前,要成立臨時性的短期工作機構,在倉庫領導者的領導下,具體組織防汛工作。 (2)積極防范 平時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職工對自然災害的認識;在汛期職工輪流守庫,職能機構定員駐庫值班,領導現場坐陣,以便在必要時,統一指揮,積極組織搶救。 (3)加強聯系 倉庫防汛組織要主動爭取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并與氣象電臺聯系了解汛情動態,預見汛情發展,克服盲目性,增強主動性。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對陳舊的倉庫改造排水設施,提高貨位,新建倉庫應考慮歷年汛情的影響,使庫場設施能抵御雨汛的影響。 (三)防雷 倉儲企業應在每年雷雨季節來臨之前,對防雷措施進行全面檢查。主要應檢查的方面有: (1)建筑物維修或改造后是否改變了防雷裝置的保護情況。 (2)有無因挖土方、鋪設管線或種植樹木而挖斷接地裝置。 (3)各處明裝導體有無開焊、銹蝕后截面過小而導致損壞折斷等情況。 (4)接閃器有無因接受雷擊而熔化或折斷。 (5)避雷器磁套有無裂縫、碰傷、污染、燒傷等。 (6)引下線距地2m一段的絕緣保護處理有無破壞。 (7)支持物是否牢固,有無歪斜、松動。 (8)引下線與支持物的固定是否可靠。 (9)斷接卡子有無接觸不良。 (10)木結構接閃器支柱或支架有無腐蝕。 (11)接地裝置周圍土壤有無塌陷。 (12)測量全部接地裝置的流散電流。 (四)防震 為搞好倉庫防震,首先在倉庫建筑上,要以儲存物資的價值大小為依據。審視其建筑物的結構、質量狀況,從保存物資的實際需要出發,合理使用物力財力,進行相應的加固。新建的倉庫,特別是多層建筑,現代化立體倉庫,更要結合當地地質結構類型,預見地震的可能性,在投資上予以考慮,做到有所準備。其次,在情報信息上,要密切注視毗鄰地區及地震部門預測和預報資料。再次,在組織搶救上,要作充分的準備。當接到有關部門地震預報時,要建立必要的值班制度和相應的組織機構,當進入臨震時,倉庫領導要通盤考慮,全面安排,合理分工,各負其責,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動員職工全力以赴,做好防震工作。 (五)防靜電 爆炸物和油品應采取防靜電措施。靜電的安全應設懂有關技術的專人管理。并配備必要的檢測儀器,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所有防靜電設施都應保持干凈,防止化學腐蝕、油垢玷污和機械碰撞損壞。每年應對防靜電設施進行1~2次的全面檢查,測試應當在干燥的氣候條件下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