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晨風 從2006年到2009年,運輸整車從160萬輛提升到近400萬輛,在整車物流市場占據全國的35%。從業務量看,安吉汽車物流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安吉)已經跨入全球汽車物流第一陣營。 人們看安吉量的飛躍背后,能看見安吉遍及全國的物流網,卻未必看見安吉的另一種利器,由信息科技等支撐的物聯網——助力安吉在汽車物流領域矯健地領跑。 安吉要的不只是物流量的增長,還需要有服務質的飛躍。這一躍就站在了物聯網這把無形劍上。日前,安吉汽車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莫金康接受本報專訪,就拔出這把無形劍,讓我們一睹其靈光。 打通七經八脈 在莫金康看來,現代汽車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信息化及物聯網的支持,汽車物流企業更是如此。未來汽車企業在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中,需要高效物流網的支持,還需要物流網與物聯網的融合,建設虛實結合的流通高速路。 物聯網看不見,但又無處不在。實現物聯網與物流網的融合,在企業內部必須基于完善的信息化體系。安吉近年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上汽集團對物流業務的整合和升級。而整合升級的一大利器也是信息化。 2008年年底,上汽集團旗下的上海汽車工業銷售總公司的物流板塊重組,將物流資源整合,并成立了上汽集團直屬的全資子公司安吉汽車物流有限公司,新的公司定位為專注汽車市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安吉追求的物流模式,是以市場為導向的集成化的精益物流。因此,安吉對汽車物流資源整合升級的一大課題,如何以信息系統打通各環節。公司一成立就設立信息技術部門,探索上新信息系統。安吉業務模塊多,信息系統的升級改造,大大提升了服務效率,也為安吉把相關物流資源擰成一股繩植入了互聯互通的神經網。 安吉也加大了對物流服務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其一,整合運輸資源。安吉物流是國內惟一一家同時擁有公路、鐵路、水路運力資源和運作能力的汽車物流企業。自有運力資源包括1個專業滾裝碼頭,江輪3艘,海輪7艘,專列348節,運輸車輛2700多輛。其二,整合業務模式。在以信息化打通各個服務環節后,安吉強化了業務模式的專業化整合,把業務分為三大塊。整車物流由安吉及旗下十多家整車運輸公司運作,實行基地化管理模式。零部件物流主要由與全球物流巨頭CEVA合資的安吉天地運作。口岸物流由與上港集團、NYK、WWL合資的海通國際碼頭運作。其三,整合倉儲資源。在對運輸資源和服務流程進行整合的同時,安吉也對倉儲資源等進行了整合。安吉旗下現有7個入廠物流基地,9個售后物流基地、22個整車倉儲基地。 信息化打通了安吉各種資源的七經八脈,安吉也樹立了“六統一”的戰略規劃:企業文化統一、精益運作統一、HR體系統一、財務體系統一、IT體系統一、采購體系統一。以精益供應鏈服務為主導,安吉為國內300個城市近30家主機廠、2000家經銷商、1500家維修站、600家零部件供應商提供服務。 揮舞無形利劍 以信息化支撐的物聯網不只是重塑內部管控的無形利器,還是安吉開拓市場的無形利器。 談到物聯網在物流業的應用,莫金康說:“物聯網的概念,是在互聯網概念的基礎上,通過RFID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將其用戶端延伸到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其貫穿的流程也是一個物流流程。在物聯網時代,企業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發展的需求,把一系列物聯網技術通過系統一體化的開發和應用,以提高企業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防范業務流動帶來的不穩定性,加強企業對業務過程的管控水平。” 安吉致力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雖然安吉在信息化及物聯網方面,建樹頗多,但莫金康最有興致向記者介紹的是安吉創新的商品車交接電子簽收系統。 莫金康介紹說,在商品車的物流過程中,汽車從主機廠到用戶手中有很多交接環節,采用紙質交接方式往往存在很多問題:一是交接過程不可控。在交接完成后,交接單是留在駕駛員手中的,要回到運輸公司后進行結算時才提供交接單,交接單的回收周期非常長,在此過程中還存在交接單遺失的可能。二是交接的系統要求經銷商在交接以后把信息填入系統,這種被動方式往往造成反饋不及時。三是在交接時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回收以后還要錄入我們的系統,同時對這些交接單需要大量的人工處理。 針對這些問題,安吉探索物聯網技術應用,2009年開始實施商品車交接電子簽收系統。 安吉考慮到通過把所有商品車交接過程的信息,通過用物聯網技術,實現信息及時的傳遞。主要把各個交接點的交接信息通過手持終端設備,采用了RFID、GPS、條形碼的掃描進行信息采集,經過GPRS的通訊網絡,傳輸到安吉管理中心,管理中心的信息和安吉業務系統對接,及時更新訂單交接完成的狀態。同時,安吉把信息及時通過系統對接,傳輸給主機廠,使客戶第一時間了解商品車交接信息。這些數據同時會進入數據中心,數據中心會做一些相應的數據的分析,來發現一些問題,采取一些整改的措施。 這個系統主要是通過三個主要的功能模塊來實現:一是,車輛訂單的監控和進度的實時監控和狀態預警,通過整合車載GPS、GIS、運輸車輛數據和訂單數據,對每一運輸車輛及其所屬訂單的時間、路程進度進行實時監控,通過既定的算法規則判斷車輛和訂單的運輸進度實時狀態,對處于落后進度的車輛或訂單進行預警提示。二是,在每次交接貨時都形成一個惟一的數字簽名,涵蓋了收/發貨方和運輸方信息、貨物信息、交接時間、地點等信息,并通過無線通訊實時發送給汽車物流企業。為了保證數字簽名信息的準確性,通過運輸車輛的GPS定位數據對數字簽名進行雙重驗證。三是,集成條形碼掃描功能、RFID感應接收功能、GPS信息接收功能、GPRS通信功能為一體的手持移動電子設備。通過RFID識別運輸貨物與目的地是否一致,掃描商品車條形碼信息確認收車,通過GPRS將上述信息連同電子簽名發送至汽車物流公司的服務器進行數據校驗和狀態更新。 莫金康說,該項目實施可能會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會帶來一定的好處。 從企業經濟效益上看,項目實施以后,一是人力成本減少,采用電子報交,運輸后臺數據整合系統進行數據的自動收集、整合和更新。工作人員只需按照所需利用系統進行查詢即可,替代了原來人工訂單手工錄入等。二是紙質單據支出費用減少,每年可減少300多萬元的紙質單據費用。新系統完全采用軟件系統自動進行整合分析判斷,所有信息一目了然,保證了信息傳遞的及時性與準確性。由此形成的動態報表,徹底解決了由于數據滯后而帶來的管理漏洞,有效解決了查詢困難等問題。三是實現及時糾錯。原來采用人工操作時,不乏由于人為因素而造成的工作失誤,新系統采用電子設備和系統自動判斷來確認交接數據,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為失誤的風險,一旦發現與指令不符的問題可以及時通知相關人員,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糾正錯誤,避免經濟損失。四是提高了用戶的滿意度。系統運用自動識別技術以后,最大限度地克服了物流作業移動特性造成的數據問題,使數據能夠及時準確。系統能將報交信息同現有的運輸管理系統、倉庫管理系統、經銷商的管理系統相連接,形成數據鏈路,大大縮短響應時間,從而滿足公司管理需要并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從社會效益上看,項目的實施將提高汽車物流效率和服務水平,降低物流空載率和運營成本,減少紙張耗用,提高社會總資源的利用率。一是,促進相關法規的實施,國家已頒布實施《電子簽名法》,推行商品車交接電子簽收系統有助于促進法規實施。二是,利于物聯網技術應用的推廣。該系統運用移動信息實時收集貨物信息,通過無線網絡連接物聯網,通過后臺系統自動處理數據,使信息能快速準確地得到運用。三是,有利于對物流業資源利用率的改進。四是,具有一定的示范效應并促進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提升汽車物流行業的服務能力。 莫金康還告訴記者,經上海市發改委、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和市財政局組成的評審小組研究審議,安吉物流商品車交接電子簽收系統項目,作為物聯網技術在整車物流業務當中的典型應用案例,已被列入上海市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的支持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