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8-22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隨著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召開。低碳經濟成為人們議論的熱點,各行各業也開始探究產業“低碳化”問題。而作為“十大振興產業”之一的物流業如何踐行低碳,也成為物流企業和相關行業所關注的重點問題。目前,針對低碳物流的研究得到了普遍重視,但是現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在低碳的角度下對綠色物流等進行理論探討,如低碳經濟下我國物流產業的綠色發展趨向、從低碳經濟談包裝業如何實現綠色經濟等,尚未對低碳物流進行系統化的分析。 為此,本文在物流系統的基礎上,針對“低碳”的特性,提出低碳物流管理一些思考和建議,以期為低碳物流的進一步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1 低碳物流的思考 目前學術界尚未對低碳物流做出一個定義。我國物流標準術語中也未對低碳物流做出定義。但低碳物流的定義必須建立在科學、合理的依據之上。低碳物流不是單純的綠色物流,也不是單純的物流低碳化,而是要在物流系統的基礎上,對低碳物流進行合理的分析。 物流作為一個系統化的概念,包含了倉儲、運輸、配送、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以及物流信息等諸多要素,是一個整體。因此。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去分析低碳物流,低碳物流是一個系統,在解決系統的問題時,任何一個要素都要考慮到。因此,我們不但要考慮低碳運輸、低碳包裝等一些物流系統的低碳化問題,還要從一些更加實質化的角度去思考低碳物流。 2 實現低碳物流的有效途徑 如何實現低碳物流,筆者認為應從物流信息化、逆向物流、構建供應鏈和實現綠色物流等途徑進行思考。 2.1 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物流過程中產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進行采集、分類、傳遞、匯總、識別、跟蹤、查詢等一系列處理活動,以實現對貨物流動過程的控制,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動。 物流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的靈魂,是現代物流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 物流信息化是實現物流低碳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實質就是用有效的信息流代替多余的物流。 (1)在公認的碳排放量最大的運輸領域引入信息技術,不僅可對運輸業務進行有效的整合,極大地提高運輸質量,避免運輸過程中的空載,降低物流成本,還可以真正的實現運輸過程的節能減排。 (2)在庫存管理的過程中,用信息庫存代替物料,使倉儲和庫存成本降到了最低。DELL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用供應商信息網絡,有效地控制原材料和零配件庫存的供需信息,不但降低了物流成本,還最大限度的挑戰了“零庫存”。 (3)在物流領域實現信息化,還可以減少一些紙質的浪費,如在EDI平臺上進行電子數據交換,可以通過電子訂單等一些電子單據有效的替代傳統的紙質單據。不但減少浪費,還可以提高檢索效率,真正的實現低碳。 2.2 有效的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是一種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執行供應鏈中從供應商到最終用戶的物流的計劃和控制等職能。從單一的企業角度來看。是指企業通過改善上、下游供應鏈關系,整合和優化供應鏈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以獲得企業的競爭優勢。 供應鏈的作用可以使其節點企業對于資源的利用最大化。有效的供應鏈可以減少其節點企業的浪費,使其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1)構建有效的供應鏈。選擇合適的供應鏈合作伙伴對于企業的意義是至關重要的,如豐田公司借助供應商的力量實現了JIT生產、JIT采購等,減少了倉儲、運輸和裝卸搬運環節,實現了物流過程的低碳。 (2)在供應鏈上,我們可以尋求一些產能過剩的供應鏈合作伙伴,并借助他們閑置的資源、設備和技術力量,不但減少自身的運作成本,還可以幫助合作伙伴實現節能減排,增加利潤增長點。 (3)如果結合信息化整合供應鏈將大大降低供應鏈內各環節的交易成本,縮短交易時間,降低存貨水平,降低采購成本。減少物流活動的循環周期,實現低碳發展。 2.3 發展綠色物流 綠色物流是指在物流過程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對物流環境的凈化,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它包括物流作業環節和物流管理全過程的綠色化。 從物流作業環節來看。有綠色運輸、綠色包裝、綠色流通加工等;從物流管理過程來看,主要是從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的目標出發。改進物流體系,既要考慮正向物流環節的綠色化,又要考慮供應鏈上的逆向物流體系的綠色化。綠色物流的最終目標是可持續性發展,實現該目標的準則是經濟利益、社會利益和環境利益的統一。 很多人認為綠色物流就是低碳物流。其實這是遠遠不夠的,但是綠色物流作為一種能抑制物流活動對環境的污染、減少資源消耗、利用先進的物流技術規劃和實施運輸、倉儲、裝卸搬運、流通加工、包裝、配送等作業流程的物流活動。又能夠有效地成為實現低碳物流的途徑之一。綠色物流的內涵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集約資源。這是綠色物流的本質內容,也是低碳物流發展的主要指導思想之一。通過整合現有資源,優化資源配置,企業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 (2)綠色運輸與配送。運輸配送過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氣排放,是物流活動造成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想打造低碳物流,首先要對運輸配送線路進行合理布局與規劃,通過縮短運輸配送路線,提高車輛裝載率等措施,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另外,還要注重對車輛的養護,使用清潔燃料,減少能耗及尾氣排放。 (3)綠色倉儲。綠色倉儲一方面要求倉庫選址要合理,有利于節約運輸成本;另一方面,倉儲布局要科學,使倉庫得以充分利用,實現倉儲面積利用的最大化,減少倉儲成本,實現低碳發展。 (4)綠色包裝。包裝是物流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綠色包裝可以提高包裝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有效控制資源消耗.避免環境污染。 2.4 實現逆向物流 實現逆向物流是促成低碳物流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前從事逆向物流的企業比較少,一個很大的原因是逆向物流在短期內很難產生巨大的效益。但從另一個角度來審視逆向物流,卻是刻不容緩的。 2.4.1 逆向物流可以將廢棄物再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GB/T18354-2006))中規定,逆向物流(Reverse 這種物流管理系統主要針對那些由于環境問題或產品已過時的原因而形成產品、零部件或物料回收的過程。它是將排泄物中有再利用價值的部分加以分揀、加工、分解,使其成為有用的資源重新進入生產和消費領域。 逆向物流管理強調了全局和長遠的利益,強調全方位對環境的關注,是低碳物流管理發展的重要途徑。 2.4.2 逆向物流可以降低物料成本 減少物料耗費,提高物料利用率是企業成本管理的重點,也是企業增效的重要手段。更是發展低碳的要求之一。然而,傳統管理模式的物料管理僅僅局限于企業內部物料,不重視企業外部廢舊產品及其物料的有效利用,造成大量可再用性資源的閑置和浪費。由于廢舊產品的回購價格低、來源充足。對這些產品回購加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業的物料成本。 2.4.3 逆向物流能改善環境行為,塑造企業低碳的形象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環境意識日益增強,消費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顧客對環境的期望越來越高,人們越來越多的在不經意之間提到低碳。另外,由于不可再生資源的稀缺以及對環境污染日益加重,各國都制定了許多環境保護法規,為企業的環境行為規定了一個約束性標準。企業的環境業績已成為評價企業運營績效的重要指標。為了改善企業的環境行為,提高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許多企業紛紛采取逆向物流戰略。以減少產品對環境的污染及資源的消耗。 3 低碳物流的誤區 3.1 低碳不等于落后 一提到低碳,很多人認為就是單純的減低碳排放,其實這種觀點有很強的局限性,畢竟社會經濟要發展,就難免必要的碳排放,而不能因為提倡低碳而回到落后的時代。如果過分限制碳排放,運輸配送活動將受到限制,生產制造將受到限制,物流業的發展乃至社會經濟的發展都會受到影響。 3.2 低碳物流不是限制高能耗 低碳物流不是限制高能耗物流設備的引進和發展,只要這些設備的技術水平領先,就符合低碳物流的需求。有些高能耗物流設備往往伴隨著高收益,要優于分散消耗,而且集中消耗還可以進行集中處理,降低的物流成本,這本身也體現了低碳物流的要求。 3.3 低碳物流不一定成本很高 有很多人認為發展低碳物流一定會增加成本,其實,低碳物流不一定成本很高,物流是一種此消彼長的管理活動,從物流系統的角度出發考慮,選擇一個最佳的“點”,不只能實現低碳物流,還能在優化物流流程的基礎上節約物流成本。 3.4 不要用一些不低碳的手段去解決低碳物流的問題 很多人為了提倡所謂的低碳,往往用一些不低碳的行為去解決低碳物流問題,如過分強調運輸過程的低碳化,轉而使用一些不合理的分散配送代替合理的集中運輸等。 4 結論 低碳物流對于物流業來說,既是一個機遇,同時也會面臨挑戰。文章從系統的角度提出了發展低碳物流的建議;從物流信息化、有效的供應鏈管理、發展綠色物流、實現逆向物流4個有效的途徑出發。對如何發展低碳物流進行了探討和思考;最后,提出了一些關于發展低碳物流的認識誤區。但是,對于如何具體地從4個有效途徑出發進行低碳物流的對策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的探討。
|
上一篇:我國物流信息化標準體系研究
下一篇:全球供應鏈下的采購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