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8-16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作業切換時間的劃分圖 在生產流水線的運作過程中,我們發現,經常需要變換生產以適應生產新產品的需要,這就涉及到作業切換的時間問題。切換動作包括模具、刀具、工裝夾具的切換,組裝生產之零部件、材料的切換,基準變更的切換和制造前的一般準備作業。 如圖4-2所示,作業切換時間主要可以劃分為內部和外部的切換時間。在JIT方式下,流水線的換線只需要將新的產品送到第一道工序,后面跟著生產線流動,這樣就能順利地完成換線。因此,流水線的換線屬于外部切換,不需要停機,切換時間較短。但是,模具、刀具和工裝夾具等的切換必須停機,流水線將會中斷。 圖4-2作業切換時間的劃分圖 縮短作業切換時間的改善要點 “一個流”生產的關鍵是如何縮短作業切換的時間。如表4-1所示,為了縮短作業切換時間,就需要注意一系列的要點。對于外部切換,主要是要徹底進行作業準備和附屬設備的事前準備;對于內部切換,則可以通過規范和簡化基本作業、標準化模具以及相應的調整來縮短切換時間。 表4-1縮短作業切換時間的改善要點
生產節拍的制定 同步化生產中的另一個重要概念是生產節拍(tacttime)。所謂生產節拍,是指生產一個產品所需的時間,即一天的工作時間除以一天所生產產品的數量。這里一天的所需生產數量是根據生產計劃來確定的,而生產計劃是基于市場預測和訂單情況制定的。因此,每天的生產數量并不是一定的,而是不斷變動的。 在傳統的生產管理中有一種觀念:由于機器設備的造價較高,成本折舊費也很高,所以為了避免損失,應盡量讓設備的開工率接近100%,即想方設法使生產量適應生產能力。而在JIT生產方式中則認為:如果為了提高其利用率而生產并不需要的產品,這些過剩產品所帶來的損失更大。因此,最重要的應該是“只生產必要的產品”。 |
上一篇:“一個流”生產的八大要點
下一篇:什么是柔性生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