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學是當代最熱門的學科之一,也是當代最有影響的新學科之一。它以物的動態流轉過程為主要研究對象,揭示了物流活動的內在聯系,使物流系統在經濟活動中從潛隱狀態顯現出來,成為獨立的研究領域和學科范圍。
德國的R·尤尼曼說:“物流學(logistics)是研究對系統的物料流(material flow)及有關的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進行規劃與管理的科學理論。”
物流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如何降低物流活動的成本并保證物流服務水平的提高。這個二律背反問題困擾了企業界和學術界多年,因為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物流服務水平的提高這本身是一對矛盾,服務水平的提高意味著更多的投入,成本相應要增加,而物流作為第三利潤源泉,又是企業降低成本的最后一塊處女地,所以二者之間關系如何協調、平衡,正是物流學要研究的基本問題。
簡而言之,物流學科就是運用物流系統的基本原理,研究物流系統的約束條件、物流系統的內部結構和物流系統的功能,在這過程當中會產生大量的研究技術、方法和策略。
物流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概念和理論形成過程中要借鑒大量其他學科的理論,例如,經濟學、管理學、工程學、系統論和運籌學是物流學科的主要理論支柱。從我國目前物流學研究方向看,可以大致劃分為四塊:物流基礎理論、物流管理理論、物流技術理論、物流產業理論。
物流學又是門交叉學科,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問的交叉,是經濟與技術相結合的綜合學科。系統性是物流學的最基本特征。
物流學的研究方法可以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是通過問卷、面談、案例研究等方式,針對具體情況的社會性和心理性側面的研究方法,屬于管理類方法。但這種方法也越來越多地結合對調研結果的數量化處理,通過統計分析獲得數量化分析結果。
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是運用運籌學中優化理論、博弈論及統計分析規劃最優運輸路線、庫存、物流網絡等;建立組織利潤最大化模型,模擬組織間的競合關系,尋求最優的契約設計。有的還運用數理統計方法分析市場狀況,構造各種數量模型,分析物流市場供求調查結果、企業物流評價指標等,此外,仿真方法也在物流學的研究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仿真方法一般是對系統的可執行的模型進行實驗。仿真方法具有實驗經濟學的思想,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物流環節優化和組織優化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