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6-17 點擊: 次 來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一)倉庫數量決策 倉庫數量的多少主要受成本、客戶要求的服務水平、運輸服務水平、中轉供貨的比例、單個倉庫的規模、計算機網絡的運用等因素的影響。 (1)成本。影響倉庫數量的成本主要是物流總成本和失銷成本。 倉庫數量對物流系統的各項成本有著重要影響。一般來說,隨著倉庫數量的增加,運輸成本和失銷成本會減少,而存貨成本和倉儲成本將增加. 首先,由于倉庫數量的增加,企業可以進行大批量運輸,所以運輸成本會下降。此外,在銷售物流方面,倉庫數量的增加使倉庫更靠近客戶和市場,減少了商品的運輸里程;這不僅會降低運輸成本,而且由于能及時滿足客戶需求,提高了客戶服務水平,減少了失銷機會,從而降低了失銷成本。 其次,由于倉庫數量的增加,總的存儲空間也會相應地擴大,因此倉儲成本會上升。由于在倉庫的設計中,需要一定比例的空間用于維護、辦公、擺放存儲設備等,而且通道也會占用一定空間,因此,小倉庫比大倉庫的利用率要低得多。 最后,當倉庫數量增加時,總存貨量就會增加,這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存儲空間,相應的存貨成本就會增加。 由此可以看出,隨著倉庫數量的增加,運輸成本和失銷成本的迅速下降導致總成本下降。但是,當倉庫數量增加到一定規模時,庫存成本和倉儲成本的增加額會超過運輸成本和失銷成本的減少額,于是總成本開始上升。當然,不同企業的總成本曲線不盡相同。 (2)客戶服務的需要。較高的物流服務需要較高的物流成本支持,其中的措施之一就是設立較多的倉庫網點。對于企業來講,商品的可替代程度與所需的客戶服務水平之間存在著很強的相關關系。當企業的服務反應速度遠遠低于競爭對手時,它的銷售量就會大受影響。如果客戶在需要的時候不能買到產品,那么再好的廣告和促銷活動都不起作用。當客戶對服務標準要求很高時,就需要更多的倉庫來及時滿足客戶需求。 (3)運輸服務的水平。如果需要快速的客戶服務,那么就要選擇快速的運輸服務。如果不能提供合適的運輸服務就要增加倉庫來滿足客戶對交貨期的要求。 (4)中轉供貨的比例。中轉供貨比例的大小對倉庫需求的影響非常大,當一個地區或企業中轉供貨的比例小,而直達供貨的比例大時,這個區域或企業需要的倉庫數量就會比較少,而單個倉庫的規模則會比較大。反之,當這個地區或企業中轉供貨的比例大,而直達供貨的比例小時,這個區域或企業需要的倉庫數量就會比較多。 (5)計算機的應用。計算機的普及和使用成本的降低使應用模型及配套軟件在現代化倉庫中得以應用,利用計算機可以改善倉庫布局和設施、控制庫存、處理訂單,從而提高倉庫資源的利用率和運作效率,使倉庫網點規劃中空間位置與數量之間的矛盾得以緩解,實現以較少的倉庫滿足現有用戶需求的目標。物流系統的響應越及時,對倉庫數量的需求就越少。 (6)單個倉庫的規模。單個倉庫的規模越大,其單位投資就越低,而且可以采用處理大規模貨物的設備,因此單位倉儲成本也會降低。因此,從倉庫規模來看,當單個倉庫的規模大且計算機管理運用程度高的時候,倉庫數量可以少一些;反之,則應增加數量以彌補容量及業務能力的不足。 (二)確定各倉庫規模 通常情況下,倉庫的規模以面積、容積和吞吐能力來表示。倉庫的空間規模主要受以下因素面影響: 客戶服務水平、市場大小、最大日庫存量、庫存物品尺寸、所使用的物料搬運系統、倉庫日吞吐任務量、供應提前期、規模經濟、倉庫布局、過道要求、倉庫辦公區域、使用的貨架類型以及需求水平和模式。 |
上一篇:倉庫網點規劃的原則
下一篇:倉庫選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