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6-25 點擊: 次 來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一)市場定位策略 (market-positioned strategy) 市場定位策略是指將倉庫選在離最終用戶最近的地方。倉庫的地理定位接近主要的客戶,會增長供應商的供貨距離,但縮短了向客戶進行第二程運輸的距離,這樣可以提高客戶服務水平。 市場定位策略最常用于食品分銷倉庫的建設,這些倉庫通常接近所要服務的各超級市場的中心,使多品種、小批量庫存補充的經濟性得以實現。制造業的生產物流系統中把零部件或常用工具存放在生產線旁也是“市場定位策略”的應用,它可以保證“適時供應”。 影響這種倉庫位置的因素主要包括運輸成本、訂貨周期、產品敏感性、訂貨規模、當地運輸的可獲得性和要達到的客戶服務水平。 (二)制造定位策略 (production-positioned strategy) 制造定位策略是指將倉庫選在接近產地的地方,通常用來集運制造商的產成品。產成品從工廠被移送到這樣的倉庫,再從倉庫里將全部種類的物品運往客戶。這些倉庫的基本功能是支持制造商采用集運費率運輸產成品。 對于產品種類多的企業,產成品運輸的經濟性來源于大規模整車和集裝箱運輸;同時,如果一個制造商能夠利用這種倉庫以單一訂貨單的運輸費率為客戶提供服務,還能產生競爭差別優勢。 影響這種倉庫位置的因素主要包括原材料的保存時間、產成品組合中的品種數、客戶訂購的產品種類和運輸合并率。 (三)中間定位策略 (intermediately positioned strategy) 中間定位策略是指把倉庫選在最終用戶和制造商之間的中點位置。中間定位倉庫的客戶服務水平通常高于制造定位的倉庫,但低于市場定位的倉庫。企業如果必須提供較高的服務水平和提供由幾個供應商制造的產品,就需要采用這種策略,為客戶提供庫存補充和集運服務。 倉庫選址所要考慮的因素在某些情況下是非常簡單的,而在某些情況下卻異常復雜,尤其是在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儲備倉庫的選址時,這種復雜性就更加突出。 |
上一篇:倉庫網點規劃的主要內容
下一篇:倉庫選址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