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1-09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一、2011年中國域名網址十大事件回顧包括了下列10件事: 1、李曉東博士跳糟ICANN任副總裁:中國科學院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年輕的副主任、研究員應邀去全球互聯網地址和域名分配機構(ICANN)擔任副總裁。 2、CNNIC與北龍中網徹底一分為二:北龍中網把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屬于《中國互聯網絡域名管理辦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關于中國互聯網絡域名體系的公告》中沒有管轄的互聯網基礎技術服務承載了下來。 3、新類別域名(new gTLD)撲面而來:2012年1月12日起,數以千計的新類別域名將獲得申請,全世界的域名業界人士都在為此而興奮,而更多的是憂心忡忡地關注著事情的進展,因為每一個機構真的是需要啟用這么多新類別域名嗎? 4、上海域名法律會議澄清域名本質:最高院的大法官認為現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并沒有明確域名可以作為一種民事權利(域名權),但是域名具有一定知名度、有一定影響的域名可以作為一種在先權益來保護。域名爭議解決制度不是一個法定程序,它只是域名管理制度中的‘自清程序(Self Clean)。 5、.中國中文域名大量啟用訪問爽:2011年在全球任何地方、不論是IPv4還是IPv6網絡,所有互相網支持的瀏覽器使用電腦訪問類似“光明網.中國”(中間的逗號是實心還是空心都一樣影響使用)的中文域名已經很爽快。這是ICANN推出了國際化域名之后迎來的第一個中國用戶應用暢爽年。 6、第23個類別域名.xxx正式啟用:這個聲稱是成年專用域名,經過10年波折終于露出水面,但是,至少在中國是難以獲得政府在經營許可上的批準。 7、中國.CN域名使用自設重重關卡:從注冊成功到備案成功,一個中文域名和.CN域名使用的實名審批手續,不亞于申請考汽車駕證牌照的時間表。這是一種不符合低碳原則的管理法規,其貌似有效的事前審核流程,實際上既達不到減少面向中國用戶的不良應用信息量入侵,更多地是迫使中國機構、個人用戶選擇外國域名空間注冊服務機構,大量的中國機構、個人用戶網絡動態信息處于受國外、境外監控、輕而易舉竊取的狀況。 8、手機網址風生水起投訴詐騙多:2011年的中國手機網址己超過域名收益絕對值,這種服務的投訴也見諸各媒體的報道中。選擇有政府背景的機構購買手機網址服務,是用戶利益的最好保障。 9、微博網址有望成為尋址新財路:幾億中國微博用戶,事實上也是平臺提供商可以把實名認證微博網址當作收入的網絡標識。如果要引入中文域名跳轉,則工信部必須宣布取消2009年12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 《加強域名管理 打擊手機淫穢色情》通知(見附錄)中的相應限制,否則是難以廣泛應用推廣。 10、沈陽因報道IPv9被謝建平起訴:此案的意義在于從新聞傳播工作者角度,準確地介紹我國工信部關于互聯網域名、IP地址的基本技術政策必須走“互聯互通、信息一體化、符合全球標準,才能產業化”基本意見的意義。 二、 2012年中國域名網址產業十大展望 2012年4日,美國IT網站ComputerWorld撰文稱,2012年將有五大歷史性事件對互聯網產生重要影響,包括根服務器運營商變更、新增近千種頂級域名以及歐洲IPv4地址耗光等。而這一系列的影響和變化,均緣于大規模技術的升級,特別是IPv4向IPv6的過渡。分別是:1、根服務器可能迎來新運營商,2、或有新企業負責.com域名注冊工作,3、新增近千種頂級域名,4、新增1萬家支持IPv6的網站,5、歐洲耗盡IPv4地址 這幾個問題從中國域名網址產業從業者(經營者)角度,只有第3和第4點比較有直接關聯。下面是本人認為有比較重大影響的10件事: 1、工信部深思熟慮終于開放.cn與中文域名給個人注冊。這是十年前,即2002年就做了市場調研的應該開放政策(本人曾經參加了二次專家會議并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與看法)。這一次應該是邁出了可喜一步。 2、域名網址交易納入電子商務交易監管范疇。既然最高院的大法官認為域名可以作為一種在先權益來保護。就意味著它有商業附加值可以進入交易市場交易,但是基于域名網址都是虛擬服務標識的特征,把域名網址交易納入電子商務交易監管范疇應該是符合它的產品特征。 3、新增數千種頂級域名2012年底陸續獲得批準。新頂級域名“狼來了”,機構及一般公眾應該如何應對,對中國域名網址產業從業者(經營者)將是一次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再教育,值得關注的是:小心忽悠人的說詞把手伸進了你的腰包。 4、域名應用進入“可控、可管、可信”階段。“可控”是指資料完整齊備,符合ICANN的域名信息庫(Whois)規范要求。“可管”,即“白名單”、“黑名單”制度的實施,有效地降低因域名的不良應用對中國互聯網用戶的傷害。“可信”域名是可信網絡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可信網絡就不是可信。只有可信網絡,可有誠信的電子商務法治環境。而這個過程,留給域名注冊服務機構的商機遠遠超過注冊域名網址服務收益。 5、手機尋址服務規范可能出臺。由于手機尋址服務良莠不齊,隨著投訴、詐騙典型案例逐漸進入公眾視野,討論了幾年的工信部電信管理局關于手機尋址服務規范可能會出臺。事實上,手機尋址服務的監管缺失,正給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埋下很大的隱患。 6、中文域名應用將迎來新的春天。隨著“.中國”域名服務越來越好,2012年它將更多地被中國用戶受落。例如,訪問光明網只要輸入“光明網.中國”(這么易記住)就直接到達。業內估計,現在“.中國”域名注冊量己經超過100萬個,好的中文域名也需要注冊服務商去做更多的技術支持與使用引導。 7、建立IPv6網站工作進入提速。根據國務院的部署,2013年年底前,我國將開展IPv6小規模商用試點,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演進路線,2014年至2015年,開展大規模部署和商用,實現國際互聯網協議第4版與第6版主流業務互通。在中國現在只有二個互聯網絡:一個是純IPv4協議的網絡,我們絕大多數用戶就跑在這個網上,我們訪問的網站也是用IPv4協議建立起來的,所以我們不會發現有什么異常。另一個是純IPv6協議的網絡,以中國教育科技網為主的網絡。目前絕大多數公共互聯網應用,例如:收發郵件、使用即時通訊(例如:QQ、MSN、Skype等)都還不太正常。這涉及的技術問題遠遠比“千年蟲”(2000年到達時)更為復雜。 8、三網融合可能帶來尋址新商機。2012年1月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三網融合第二階段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新增試點城市包括2個直轄市、22個省會城市和17個其他城市,覆蓋人口超過3億,一些廣電運營商擔心電信運營商IPTV沖擊其數字電視業務,從而導致其與電信運營商的差距越來越大。有人認為:“IPv4全面升級至IPv6尚需時間,只有當IPv6商用發展成熟,三網融合才能迎來黃金發展期”。不過,以中國三網融合的機制,這種觀點是對IP地址分配政策的誤解。本人認為:三網融合可能帶來尋址新商機才是所有從事三網融合業務的機構應該研究的問題。 9、去域名化尋址業務進一步延伸。可以肯定的是:類似“通用網址”、“無線網址”、“信息名址”這些不是ICANN的域名體系(DNS)尋址業務將進一步延伸,給用戶的服務機會將更多。 10、工信部將開始依據《中國互聯網絡域名管理辦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關于中國互聯網絡域名體系的公告》規定,對在中國境內從事互聯網絡域名服務的機構進行執法監管。 |
上一篇:2011中國互聯網十大事件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