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0-23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多少說(duoshaoshuo) - 小 + 大
文|岳忠 10月20日360云盤宣布2016年11月1日起停止云盤上傳服務,包括上傳、轉存等數據寫入功能均關閉; 2017年2月1日起不再保留云盤數據,關閉所有的云盤賬號并清空數據。繼華為、迅雷、新浪,115等網盤之后,以安全著稱的360也宣布關閉個人云存儲服務。這場發起于2013年的個人網盤大戰至今,硝煙漸退,只剩下百度云盤和騰訊微云。 今年以來關閉的個人網盤匯總: 2016年3 月,115網盤關停部分功能; 2016年3月, 阿里巴巴旗下的UC網盤公告稱UC盤宣布將終止存儲服務,停止UC網盤的上傳服務/離線資源存至網盤功能/視頻轉碼服務; 2016年4月, 新浪微盤停止普通用戶存儲服務,所有用戶數據保留至 2016年6月30日; 2016年4 月,迅雷快盤停止個人用戶的存儲服務,所有用戶數據將保留到2016年6月30日; 2016年5月, 華為網盤宣布停止用戶數據存儲分享服務; 2016年10月,360云盤發布公告,宣布決定停止個人云盤服務。 1、為什么當初爭得頭破血流的各企業如今先后關閉了個人網盤呢? 每一個不同網盤關閉公告中的關閉理由幾乎都驚人的一致:配合監管部門互聯網整治行動。誠然,今年三月份,5部委聯合發起了互聯網專項整治行動,網盤成為盜版、色情等違規資源重災區,網盤運營者面臨一定程度監管壓力,但這并不是個人網盤相繼關閉的主要原因。 因為歷史上類似的專項治理行動不勝枚舉,但都沒有出現今年集中的關閉潮,另外,早在3月份360就被監管部門點名,而360在官方微博中以藏頭影名的方式暗示“不會關”。 2013年之前的個人網盤都采用付費模式,自金山宣布免費提供100G的空間后引發了一場個人網盤用戶的爭奪戰,免費模式成為主流。 然而個人網盤無論是帶寬、硬件還是維護費用,都是一筆巨額支出。隨著用戶和存儲容量的提高,成本也愈發龐大,再加上監管加強,也讓網盤的審核壓力加大,成本持續攀高。 由于網盤并不具有搜索、音樂、播放器等軟件的高頻使用屬性,導致其并不能依靠諸如廣告等第三方收費模式來實現盈利,不虧本的唯一方法只有收取會員費,會員服務容量更大,下載更快,同時也會有一些其他增值服務。但尷尬的是主流網盤提供的免費存儲空間已經很大,有些甚至達到數百T,這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完全夠用,付費意愿必然很低。而在另一方面,網盤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付費項過多就會使用戶選擇對手產品。迅雷網盤曾經計算過,其個人網盤付費率達到10%才能勉強維持收費平衡,而實際上用戶付費率根本達不到10%。因此個人網盤是個賠本的買賣,甚至賺不到吆喝。 考慮到賺不到錢是一個拿不上臺面的理由,因此我們就看到各家云盤關停的官方公告中都以監管為由順水推舟。 2、個人網盤往后如何發展 經過慘烈廝殺后,個人網盤如今格局既定,百度網盤占據了絕大部分優勢,要找到盈利點并不困難,畢竟已經完成了從競爭者到壟斷者的轉換。事實上,百度已經在嘗試會員付費模式,通過賦予會員更多的流量和空間來刺激用戶付費,并且以捆綁其他產品的方式來增加生態產品的下載量,例如云盤下載器等。收費和捆綁程度取決于市場的競爭程度。 而對于非生態型企業的云盤產品從目前看來似乎只有向企業端轉型這一出路。國際上亞馬遜、微軟、谷歌等在企業云服務上都已經創造了不菲的成就,國內阿里巴巴也從企業云上嘗到了不少甜頭,這是目前最為成熟的方向。 微信公眾號:多少說(duoshaosh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