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即引文出處)的類型以單字母方式標識: M——專著,C——論文集,N——報紙文章,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報告,S——標準,P——專利;對于不屬于上述的文獻類型,采用字母“Z”標識。
參考文獻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為: (一)專著 示例
[1] 張志建.嚴復思想研究[M].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藹理士.性心理學[M]. 潘光旦譯注.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二)論文集 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論選[C].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2] 別林斯基.論俄國中篇小說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說[A]. 伍蠡甫.西方文論選:下冊[C].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凡引專著的頁碼,加圓括號置于文中序號之后。 (三)報紙文章 示例 [1] 李大倫.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報,1998-12-27,(3) (四)期刊文章 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學史觀散論[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3). (五)學位論文 示例 [1] 劉偉.漢字不同視覺識別方式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1998. (六)報告 示例 [1] 白秀水,劉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術三大要素市場培育與發(fā)展研究[R]. 西安:陜西師范大學西北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1998. (七)、對論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性的注釋,置于本頁地腳,前面用圈碼標識。
參考文獻的類型
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guī)定,以單字母標識: M——專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論著) C——論文集 N——報紙文章 J——期刊文章 D——學位論文 R——研究報告 S——標準 P——專利 A——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Z——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 電子文獻類型以雙字母作為標識: DB——數據庫 CP——計算機程序 EB——電子公告 非紙張型載體電子文獻,在參考文獻標識中同時標明其載體類型: DB/OL——聯(lián)機網上的數據庫 DB/MT——磁帶數據庫 M/CD——光盤圖書 CP/DK——磁盤軟件 J/OL——網上期刊 EB/OL——網上電子公告 一、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1 、期刊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2、 專著作者.書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3、 論文集作者.題名〔C〕.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 、學位論文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5 、專利文獻題名〔P〕.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6、 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7、 報紙作者.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8 、報告作者.題名〔R〕.保存地點.年份 9 、電子文獻作者.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文獻出處,日期 二、文獻類型及其標識 1、根據GB3469 規(guī)定,各類常用文獻標識如下: ①期刊〔J〕 ②專著〔M〕 ③論文集〔C〕 ④學位論文〔D〕 ⑤專利〔P〕 ⑥標準〔S〕 ⑦報紙〔N〕 ⑧技術報告〔R〕 2、電子文獻載體類型用雙字母標識,具體如下: ①磁帶〔MT〕 ②磁盤〔DK〕 ③光盤〔CD〕 ④聯(lián)機網絡〔OL〕 3、電子文獻載體類型的參考文獻類型標識方法為:〔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例如: ①聯(lián)機網上數據庫〔DB/OL〕 ②磁帶數據庫〔DB/MT〕 ③光盤圖書〔M/CD〕 ④磁盤軟件〔CP/DK〕 ⑤網上期刊〔J/OL〕 ⑥網上電子公告〔EB/OL〕 三、舉例 1、期刊論文 〔1〕周慶榮,張澤廷,朱美文,等.固體溶質在含夾帶劑超臨界流體中的溶解度〔J〕.化工學報,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劉仲能,金文清.合成醫(yī)藥中間體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細化工,2002(2):103-105 〔4〕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專著 〔1〕蔣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 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論文集 〔1〕郭宏,王熊,劉宗林.膜分離技術在大豆分離蛋白生產中綜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屆全國膜和膜過程學術報告會議論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 4、學位論文 〔1〕陳金梅.氟石膏生產早強快硬水泥的試驗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學大學,2000 〔 2 〕 Chrisstoffels L A J .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 5、專利文獻 〔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 〔 2 〕 仲前昌夫, 佐藤壽昭. 感光性樹脂〔 P 〕. 日本, 特開平09-26667.1997-01-28 〔3〕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 1999-11-22 〔4〕廈門大學.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備方法〔P〕.中國發(fā)明專利,CN1073429.1993-06-23 6、技術標準文獻 〔1〕ISO 1210-1982,塑料——小試樣接觸火焰法測定塑料燃燒性〔S〕 〔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霧度實驗方法〔S〕 7、報紙 〔1〕陳志平.減災設計研究新動態(tài)〔N〕.科技日報,1997-12-12(5) 8、報告 〔1〕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密相氣力輸送技術〔R〕.北京:1996 9、電子文獻 〔1〕萬錦柔.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國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