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10-28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誰不想有個喬布斯和蓋茨夢,誰不想在青蔥之時便得資本和大佬青睞。在中國,亦不乏如此的天才少年,一技之特別長并以此一戰成名。 昨日由紅杉資本和真格基金共同出資組建的Peak Labs,推出了其三款令人眼前一亮的應用:多維非編程可視化數據分析工具Jigsaw、重新書寫架構的猛犸5瀏覽器以及一站式多內容呈現搜索產品 Zine。而該實驗室的創始人正是年僅20歲的北京大學生季逸超,他最初名滿IT圈個故事還要從就讀北大附中時推出猛犸瀏覽器說起。 如此的少年極客還有誰?我們將要介紹的下述三位,在傳統意義上并不是中國家長眼中絕對“品學兼優”的孩子,他們有的并未進入高校讀書,有的在學校中偏科嚴重,但這都不阻礙他們在自身領域的翹楚: 季逸超:開發猛犸 19歲獲紅杉青睞的高端技術宅 19歲的高中生季逸超因為猛犸瀏覽器而在極客圈一炮走紅,成為少年極客的典型。 2012年10月24日21:37,季逸超在他的微博上公布了猛犸瀏覽器5.0版本的發布視頻和下載地址。也就是在這天下午,他的實驗室Peak Labs首場發布會(Event Zero)在藍色港灣“傳奇時代”影城順利舉辦。 在這次發布會中,他也充分體現出了自己的極客范,一邊宣稱不請配音,另一邊“產品設計、代碼、美術、視頻、制作、錄音一如既往地自己干”。而由這位92年出生的資深技術宅開發的猛犸瀏覽器早就被國際知名測評網站App Advice評價為“重新定義了瀏覽器的標準”。公開數據顯示,它是iPhone 上個人開發的瀏覽器里下載量最大的產品,每天下載量在100到200次左右。 除了猛犸瀏覽器,季逸超還在2012年年初推出了iPhone手勢鍵盤Rasgueado,這款手勢鍵盤帶來的革命是它已經不僅僅是一款文本編輯器,還是一款便捷的APP。6月,Rasgueado已經更新到3.0版本。 季逸超目前在北京念大學,他在微博上的自我介紹是“90后碼農,廢柴Hacker,資深深深深深深死宅.Peak-Labs Labmen 001, El Psy Congroo…”介紹中提到的El Psy Congroo…即“保持冷靜的思維”,是日本動漫《命運石之門》中的主角岡部倫太郎的口頭禪。岡部倫太郎自稱“狂亂的瘋狂科學家”,是片中未來道具研究所001號成員。有趣的是,熱愛動漫的季逸超也自封“Peak-Labs Labmen 001”。 Peak Labs正是他成立的以貝爾和施樂為目標的實驗室,這個實驗室已經獲得紅杉中國和徐小平創辦的真格基金的天使投資。他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說過,這個實驗室“要做最狂最新鮮的事”。 劉靖康: “聽”出周鴻祎手機號碼的掛科生 南大學生劉靖康通過記者采訪時的撥號聲,分析出360董事長周鴻祎的手機號碼。 “如何從撥號音中聽出360總裁周鴻祎的手機號碼”,9月初,這條長微博被瘋狂轉發。帖子的作者詳細記錄了自己破解周鴻祎手機號的過程:從一則網上流傳的采訪視頻獲取撥打周鴻祎手機的撥號音、然后使用軟件把它轉換成頻譜圖、再通過軟件放大撥號音、最后分析獲取手機號碼。 為了驗證分析結果,他還撥打了這個號碼,事實證明這也確實就是周鴻祎的手機號。不少網友驚呼:“技術宅要逆天了!” 不久周鴻祎轉發了這條微博,并感慨地說“這位同學確實能干”,還邀請他去360實習。李開復也在微博上向他拋出橄欖枝。 帖子的作者是南京大學2010屆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劉靖康。此前他初嘗“走紅”滋味是因為盜用7000張圖片做出南京大學各院系的“標準臉”,還被網友稱為“標準哥”。這次破譯周鴻祎的手機號碼,則是受了《名偵探柯南》中類似情節的啟發,也參考了貝爾發明電話的原理。 不過有趣的是,雖然劉靖康在網上以“標準哥”、“技術帝”的名頭走紅,專業成績卻不怎么好,2011學年有三門專業課不及格。私底下,他對軟件學院的專業課并沒有那么上心,反而喜歡鼓搗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發明設計。 張瑞冬:“捕獲”馬化騰微信賬號與其談笑風生 90后張瑞冬發現微信密碼漏洞,通過破解騰訊CEO馬化騰、主持人柳巖等名人身邊人的微信賬號,和名人親密“對話”。 除了周鴻祎的電話號碼被90后極客分析出來之外,9月4日,馬化騰的微信賬號也被一位年輕的極客找出。這次被破解的是微信的漏洞,而破解技術帖最早由一位ID為 “only_guest”的網友發表在國內漏洞報告平臺WooYun論壇。他的真名叫張瑞冬,只有21歲。 據《現代快報》報道,張瑞冬的破解過程前后不到1個小時,就是利用已知的綁定微信的電話號碼,繞過驗證碼進行密碼修改。通過幾個試驗證實之后,他通過 WooYun論壇立刻向騰訊微信方面反映。晚上 12點多,“@騰訊應急安全響應中心”騰訊官方微博對此漏洞進行轉發確認,承認了張瑞冬所做的補漏工作。 這是一位自學成才的極客:14歲就在黑客網站做管理員,中學畢業以后就出來從事網絡安全工作,21歲的他已經正式工作四年。至于為什么樂意查找漏洞,他覺得自己把漏洞找出來,能讓互聯網產品更完善。 短短兩年時間,張瑞冬已經在WooYun論壇提交了62個漏洞。而出于保護隱私的需要,對于一般漏洞他都是拿自己的賬戶作為試驗對象。出現類似于微信這樣涉及公共信息的,一旦證實漏洞存在,他會立即向廠家反映。 |
上一篇:新浪微博會員體系與盈利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