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7-09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作者簡介:繆鈞瑋 用戶需求和技術創新的關系是一個老話題。 產品人市場思索的一個問題就是:到底是用戶需求促生了技術創新,還是技術創新,能夠引領用戶需求? 以流行的產品為例,可以總結現代企業解決用戶需求的三種類型方:1、跟風,主要指仿造已經得到市場證明的產品;2、把握,主要指發現了已有亟需解決的需求,快速的提出產品;3、創造,主要指那些新穎的產品,直到出現后人們才發現原來自己有使用該產品的需求。 前兩類企業的產品,很明顯源自于用戶需求,互聯網巨頭們幾乎都屬于第二類,Google、Facebook、Amazon等,都是抓住了用戶明確的需求,提供的優質產品。 隨著蘋果的成功,越來越多的人憧憬著建立第三類技術創新企業——創造用戶的需求。這樣的企業,往往能夠拓展出一個全新的產業,創造極高價值,極“酷”。例如,在Airbnb成功之前,誰會想到能夠復出較少金錢就在陌生人家住上一晚,又有誰想到這樣的看似不安全的行為有著如此多需求;Snapchat提出了閱后即焚,新穎的理念讓人們意識到圖片分享的并不明顯的需求:看看就好,永不儲存;Vine推出的6秒視頻(引發了Facebook做15秒視頻),產生了很多精彩而有趣的小巧視頻;而設計師作品團購網站Fab,則提出了便宜銷售設計師作品的概念,讓人們能夠同時獲得品質的生活和價格的實惠…… 雞和蛋的關系? 如上所述,用戶需求和技術創新似乎成了雞和蛋的關系。然而真的是這樣么? 我想說的是:不盡然。從本質上講,至少是絕大部分的技術創新是源自于需求:無論支持者如何宣稱喬布斯預見了未來,我們仍然很難說對于iPhone的需求是憑空產生的。即使我們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一個設計精良的智能手機,也并不意味著自己真的不需要。iPhone開創了手機,甚至是移動終端的新紀元,從本質上來說還是基于設計者對于人的深刻把握,發現了隱藏在人類內心深處的需求。換言之,即使是iPhone,仍然是需求用戶驅動著技術創新。同樣,前文提到的Airbnb、Snapchat等產品,所做的,只是把潛藏于用戶內心深處的需求發掘出來并滿足。 與之相對的,那些針對想象出來的需求而做出的技術創新,則很難帶動需求的產生。例如下圖中的“果凍象棋”,不知道有誰想試試呢? 可以看到,需求和創新幾乎是一個單向的圖:有需求則有創新,單純的創新卻不能帶動需求的產生。也就是說,簡單地用雞和蛋的關系來進行類比,實際上是不恰當的。 凡事皆有例外 容易發現,以上都提到的是“絕大多數”,然而還有極少數的單純技術創新,能夠帶來完全不存在的需求。有很多除了能夠滿足學者自身的滿足感的研究,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人們都不知道其能夠用在什么地方,能夠滿足怎樣的需求。 凱文·凱利在《失控》中說,人類只是進化的選擇,也就是說,即使人類不存在了,進化依然不會停止。進一步的,技術的進步將不斷的產生,不管人們需不需要。數學、物理等基礎理論,諸如黑洞、弦……他們中很多有經歷時間的流失和技術的進步,產生出了人們從沒想過的需求,而有的卻直至目前也沒有合適的應用場景。 如何產生這樣的技術創新?我很難給出答案。這正如《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蘭德,拋棄妻子,放棄優越的生活,僅僅只是因為他感覺自己“要畫畫”而已。在小說的結尾,思特里克蘭德畫出了傳世杰作,卻立下遺囑將其焚燒;蛟S這樣的技術創新,只是人們內心深處的一種渴望吧。 普通的創新,由淺層的或者深層的用戶需求驅動。同時,也有一些沒有理由的、遵從心靈指示的創新,不知從何而來,他們或湮滅,或改變了世界。 |
上一篇:個人網站建站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