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法約爾( Henri Fayol,1841—1925)出生于法國,1860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法國國立采礦學校,并以采礦工程師的身份進入康門塔里福爾香包采礦冶金公司。由于其出色的組織管理才能很快被提升為公司經理、總經理和礦業集團總經理。法約爾不僅有長期管理大企業的經驗,而且還擔任過法國陸軍大學和海軍學校的管理學教授,晚年又創立了研究機構,為推廣自己的思想和泰勒的思想而不懈地努力。1916年出版了《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一書,為闡述其基本思想的代表著作。 (一)法約爾一般管理的主要內容 法約爾的管理思想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企業的六大職能活動 法約爾將“經營”和“管理”的概念區分開來,他認為經營是指導或引導一個整體趨向一個目標,而管理則是經營的一部分。經營包含六種活動: ①技術活動,包括生產、制造和加工; ②營業活動,包括購買、銷售和交換; ③財務活動,包括資金的籌集、控制和運用; ④安全活動,包括設備和人員的安全; ⑤會計活動,包括編制財產目錄、制作資產負債表、成本核算和統計表; ⑥管理活動,包括計劃、組織、控制、指揮和協調等要素(職能)。 法約爾認為,與六種活動相對應的六種能力,即技術能力、營業能力、財務能力、安全能力、會計能力和管理能力應是所有經營人員所必須具有的,但因其活動不同而有所側重。一般的原則是:對基層工人主要要求其具有技術能力;對管理人員,隨著其在組織層次中職位的提高,技術能力的相對重要性就降低,而管理能力的要求則逐步加大,并且隨著企業規模的增大,管理能力顯得更加重要,而技術能力的重要性則降低。 2.管理的五大職能 ①計劃職能。它包括預見和計劃兩部分。預見未來成為決策職能的一部分,而計劃則發展成為計劃職能。計劃的制定不僅應該考慮各方面的因素,還應將全面計劃和專門計劃相結合、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相結合、靈活性和精確性相結合。 ②組織職能。它包括有關組織結構、活動和相互關系的規章制度,以及職工的招聘、評價和訓練。組織活動就是要為組織提供所需的原料、工具、資本、人員等,以確保組織目標的實施。 ③控制職能。控制是核實情況的發展是否與計劃、原則相符合,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和錯誤,并加以解決和糾正,保證實際情況與計劃活動始終一致。法約爾強調,為了進行有效的控制,必須做到迅速、及時、公正、獨立和全面。 ④指揮職能。指揮是管理者使組織中的成員履行其職責,并通過組織運轉而實現組織整體的目標。法約爾還歸納出指揮者必須遵循的原則:正確擬定雇傭合同;充分了解下屬并要求其團結、努力、忠誠和富于主動性;實行不充分的授權;解雇不稱職者;堅持以身作則;定期檢查工作;充分利用助手;避免陷于瑣事。 ⑤協調職能。協調是讓企業人員團結一致,力圖使組織的所有活動和努力得到統一與和諧。法約爾認為收入與支出之間、計劃與組織之間、授權與集權之間都需要協調,這就像機器的運轉不能缺少潤滑油一樣。 法約爾對于管理職能的分類以及部分管理職能的分析,為現代管理理論奠定了基礎,直到現在還對管理理論產生著重要的影響,現代管理理論仍然沿襲著法約爾的管理理論框架。 3.一般管理的14條原則 法約爾在他的《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一書中,提出了一般管理的14條原則如下所述。 ①勞動分工。實行勞動的專業化分工可以提高效率。這種分工不僅適用于技術工作,也適用于管理工作。但專業化分工要適度,不是分得越細就越好。 ②權力與責任。權力與責任是互為依存、互為因果的。權力是指“指揮他人服從的力量”。而責任則是隨著權力而來的獎罰。法約爾認為,一個人在組織階梯上的位置越高,明確其責任范圍就越困難。避免濫用權力的最好辦法是提高個人的素質,尤其是道德方面的素質。 法約爾將管理人員職位權力和個人權力劃出明確的界限。職位權力由個人的職位高低而來。個人權力則是由個人的智慧、知識、品德及指揮能力等個性形成的。一個優秀的領導人必須兼有職位權力及個人權力,以個人權力補充職位權力。 ③紀律。法約爾認為,紀律是企業領導人同下屬人員之間在服從、勤勉、積極、舉止和尊敬方面所達成的一種協議。紀律是領導人創造的。無論哪種社會組織,其紀律狀況取決于領導人的道德狀況。一般人在紀律不良時,總是批評下級。其實,不良的紀律來自不良的領導。高層領導人和下屬一樣,必須接受紀律的約束。 ④統一指揮。無論什么時候,在任何活動中,一個人只能接受一個上級的命令。多重命令對于權威、紀律和穩定性都是一種威脅。 ⑤統一領導。凡是具有同一目標的全部活動,只能在一個領導和一個計劃下進行。這對于正常組織中的行動的統一、力量的協調和集中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⑥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集體的目標必須包含員工個人的目標。但個人均不免有私心和缺點。這往往使員工將個人利益放在集體利益之上。如何協調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在管理上至今仍然是個難題。 ⑦合理的報酬。薪給制度應當公平,對工作成績與工作效率優良者應有獎勵。獎勵應以能激起職工的熱情為限,否則將會出現副作用。 ⑧集權和分權。提高下屬重要性的做法就是分權,降低這種重要性的做法就是集權。集權與分權作為一種管理方法,無所謂好壞。一個組織機構,必須有某種程度的集權,但程度如何將決定管理的效果,這需要根據組織的規模、條件和管理者的個性、道德、品質以及下屬的素質來決定。 ⑨跳板原則。企業管理中的等級制度是從最高管理人員直到最基層管理人員的領導系列,它顯示出執行權力的路線和信息傳遞的渠道。從理論上說,為了保證命令的統一,各種溝通都應按層次逐級進行,但這樣可能產生信息延誤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法約爾提出了“跳板”原則.
在一個企業里,并行的相鄰部門發生必須兩者協商才能解決的問題時,可先由這兩個部門直接協商解決;只有在兩者不能達成協議時,才各自向雙方上一級報告,由雙方上級再協商解決。這樣,一般的問題就能在較低的一級層次解決;只有在各級都不能達成協議以及下級難以處理時,才需由高級層次做出決定。跳板原則既能維護命令統一原則,又能迅速及時地處理一般事務,是組織理論上的一個重要原則。 10秩序。法約爾認為秩序是一種對應關系。“凡事各有其位”,如設備、工具要排列有序,人員要有自己確定的位置。合理的秩序是按照事物的內在聯系確定的。他認為要使人們做到這點,不僅有賴于有效的組織,而且也有賴于審慎地選人。 11公平。法約爾認為公平和公道是有區別的,公道是執行已訂立的協定。制定協定時人們不可能預測到將來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因此,要經常地補充、完善它,克服它的不足之處。公平就是由善意和公道產生的。公平對待下屬是領導者特別要注意的基本原則。 12保持人員穩定。一個人要有效地、熟練地從事某項工作,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領導者的工作更是如此,熟悉工作的過程需要更長的時間。人員多有變動的機構必然是不成功的。人員不必要的流動是管理不善的原因和結果。鼓勵和保持各級員工相對穩定地為企業工作是極為重要的。 13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是創立和推行一項計劃的動力。全體成員發揮創新精神,對整個組織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動力。 14人員的團結。一個機構內集體精神的強弱取決于這個機構內職工之間的和諧和團結情況。培養集體精神的有效方法是嚴守統一指揮的原則并加強情況的交流,多用口頭溝通。在一個企業中,全體成員的和諧與團結是這個企業發展的巨大力量。 以上的14條管理原則是法約爾一生管理實踐經驗的結晶,后來的很多管理文獻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他的思想和有關術語。因此,它被認為是管理思想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 (二)對法約爾一般管理思想的評價 1.一般管理的貢獻 與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相比,法約爾管理思想的系統性和理論性更強,他對管理的五大職能的分析為管理科學提供了一套科學的理論構架。后人根據這種構架,建立了系統、完整、科學的管理學并把它引進了課堂。 法約爾是以大型企業最高管理者的身份自上而下地研究管理的。他的管理理論是以企業為研究對象建立起來的,但由于他強調管理的一般性,就使得他的理論在許多方面也適用于政治、軍事及其他部門。 法約爾的管理原則,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證明,總的來說仍然是正確的,這些原則曾經給實際管理人員以巨大的幫助,現在仍然為許多人所推崇。這些原則在將來也一定有其實用價值。 2.一般管理的局限性 法約爾一般管理理論的主要不足之處是他的管理原則缺乏彈性,以至于有時實際管理工作者無法完全遵守。例如,某一分廠的會計人員,在組織上隸屬于這個分廠。按照統一指揮的原則,總廠財務部門必然無法指揮分廠的會計人員。同樣,一個地區政府的各個職能部門,由于隸屬于地區政府,如果上級職能部門遵守統一指揮的原則,也必然無法對地區職能部門進行指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