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8-23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商謀子 - 小 + 大
一個聰明的老板要使他的員工具有對工作團體的向心力,可以依照下列八個方法來提高內聚力。 1.給予員工全體合一的認同 不論在會議的場合或指派命令的時刻,要在談話中強調“我們”、“我們這個部門”或者“我們這個團體”,如此,才能使得員工覺得老板與他們同一陣線。如果一味的講“你如何……”或“我怎樣……”,員工的心目中便會覺得工作團體不甚重要,所以也容易顯得滿不在乎。 2.建立團體的傳統 一方面在適當的場合偶爾可以把過去一些好玩、特殊而刺激的事件,不露痕跡地向員工敘述或娓娓道來;另一方面每當員工生日或其他值得祝賀的事件發生時,老板應該主動安排慶祝會,這樣日子一久,團體的歷史逐漸形成,有了歷史,工作團體自然增加對員工的吸引力。 3.強調團體工作的重要性 老板應該以身作則地表示“只要我們贏了,誰應該居功都無所謂”的觀念,換句話說,老板時時刻刻要關心這個工作團體是否能達到目標,而不必擔心誰出風頭誰居功的問題,如此,大家都會全力以赴。 4.適當對優良的員工給予認可褒獎 老板必須小心翼翼揣摩員工的心理,觀察員工的表現,隨時給予協助、認可、鼓勵與贊揚,明確地向員工說明他對團體的重要性。如果有哪一位員工贊美同仁的表現,那么也應該褒獎這一位員工的建設性行為。久而久之,這個工作團體的氣氛就會顯得和諧而融洽。 5.設立清楚而容易達到的團體目標 在建立公司的長期目標藍圖后,應該摘要其大綱傳述于員工,但是更應該在這項長期計劃的參考架構內,制定一些短期而明確的目標,這些短期的目標應該讓人一目了然,而且具體可行唾手可得。如果目標過于籠統而高不可攀,則員工的斗志容易喪失。 6.實施團體激勵的措施 除了個人獎金的制度以外,應該設定一套獎賞的辦法,以便配合團體激勵的政策;此外,公司得到特殊的獎勵,也應該與員工共享成果。 7.心理上與員工保持親近 要采用參與觀察態度與員工保持聯系,適度參與員工的團體,以了解他們的感覺與想法,同時必須保持距離,否則過度的深入參與會帶來彼此的相稔,而相稔容易招致員工的輕視。 8.把員工當做人來看待 許多老板養尊處優,己貴人賤的觀念難免乘淂在腦海里生根,于是容易期望員工多付出一點,也認為應該如此。如果把員工當人來看待,就容易產生彼此的諒解。 另外,與員工增進共同的體驗也可產生伙伴意識。此項共同的體驗,如果是共當勞苦,則更可增進密不可分的伙伴關系。所以,與其與員工共進午餐,不如當員工晚上在公司加班時,你也加入他們之中,如此必能加強同甘共苦的患難意識。 例如,某公司管理部的某經理,有一天因工作需要,將兩名員工派往與其業務方面有接觸的公司,處理有關業務索賠的問題,而該經理當天湊巧也留在公司加班。此時,兩名員工打電話回公司報告事情已處理妥當,經理正好得以在電話中加以慰勞及鼓勵一番。該員工在日后談及此事時即一再表示:經理擔心我們事情處理不好,所以留在公司里等候消息。經理在無意間聽到這句話,雖感到相當難為情,但這件偶然的事情卻也發揮了共同體驗的效果,使得該公司上下的伙伴意識大為增強,所有人員的學習意愿與工作效率也自然獲得相應的提高了。 小團體是一個很有效的改變工具,要促使員工改變工作行為(不是工作態度,因為態度較難改變),把他納入小團體的范疇之內,然后,慢慢使得團體意識鞏固起來,繼而使團體的凝聚力提高。但是如果水到渠成,老板應該耐心地予以支持。 在一個企業組織里,各種團體如具有高度的凝聚力,那么,員工之間的隔膜會消失,產量會提高,工作會有效率,而且看重團體的名聲,如此一來,整個組織的目標易于達到,企業得以生生不息。 |
上一篇:聚焦戰略
下一篇:影響世界的100個管理定律(1)